
“爱子需深,教子需严;爱子有度,教子有方......”,念不完的育儿经。自从有了孩子,就迈进了一个庞大的群体,那就是“育儿群体”,教育孩子成了头等大事,采取哪种育儿风格,遵循哪种育儿理念,大到为人处事原则,小到具体事件处理方式,都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实践。
传统观念里,孩子是不能夸的,夸多了怕孩子骄傲止步不前,认为应该多多批评,狠狠批评,并且教会孩子自我批评,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字不断地要求进步,在这种观念下成长的孩子往往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缺乏自信,对自己要求完美、严苛。
还有人说,不就是夸孩子吗?跨个人还不简单,什么你很聪明、很漂亮、很可爱等等,这是我们最擅长的。然而斯坦福大学的卡尔德韦克教授做过一个实验,显示了不同的表扬方式对孩子的影响。
实验选择纽约的12所学校,参加实验的是400米五年级学生,每次每个班选一个孩子,让孩子做一个相对容易的测验,这个测验包括数个非语言类题目。孩子完成测试后教授告诉他得了多少分,然后简单的表扬了一句,一半的孩子受到的表扬是:“你在这方面表现的很聪明”,这种说法是称赞他的智力;另一半孩子收到的表扬是“你解题一定很用功”,这种说法是称赞他的努力。
研究者告诉孩子,他需要再做一个测验,而且可以从两套测验中选做一套。一套测验比较难,但是能从中学到很多东西,套餐比较简单,与刚刚做过的那套非常相似。最初设计实验时,德韦克教授预计表扬形式的影响相当有限,毕竟只有简单的一句话而已,后来很快发现,表扬形式显著影响了孩子随后的选择。因为在努力方面收到吧小样的孩子,90%选择了较难的测验;而在聪明方面受到表扬的孩子,大多选择了较易的测验。德伟克写到:“当我们称赞孩子的智力时,我们给孩子传递的信号:聪明点,别犯错”
接下来教授又做了一轮更难的测试,想看看面对挑战,孩子们的而反应有何不同。先前因努力受到表扬的孩子,非常专心的解题,德韦克说:“他们很积极,当中有很多人无缘无故的说:我喜欢这个测验”。而先前因为聪明受到表扬的孩子,遇到困难后很快就气馁了,失败对他们意味着“或许实际上我并不聪明”。
这个较难测验过后,研究者让孩子选择是否要拿自己的成绩与其他同学对比。因聪明受表扬的孩子通常会和比自己成绩差的同学对比,以增强自尊;而因努力受表扬的孩子,通常会与那些表现比自己好的孩子对比,他们想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并从中总结经验,想着如何提高自己。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赏识孩子的时候,应该赏识孩子的努力和礼貌等等,而不应该赏识孩子的聪明与漂亮等。因为聪明与漂亮是先天的优势,而不是值得炫耀的资本和技能,但努力则不,然斯坦福大学的卡尔德伟克花了几十年的时间证明,教育成功的要素是从错误中学习。不幸的是,人们教育孩子的方式却恰恰相反。他们经常给她一个孩子的先天智力,聪明,而不是后天努力。鼓励、引导学生把错误看成愚蠢的表现,而不是构建新知识的基石,这种结果是孩子永远学不会如何学习。
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恰当的表扬和鼓励是必不可少的。但有些表扬是无效的,甚至有些表扬就像德韦克教授实验中显示的,是有害的。那么什么样的表扬是有效的呢?怎么才能正确的表扬孩子呢?

我们都知道孩子分不同的气质类型,所以应该根据不同的气质类型,选择适合孩子气质类型的表扬方式:
胆汁质的孩子以“强烈”为主要特点。也称“兴奋型”。胆汁质的孩子,认为自己是来改变这个世界的,而不是来适应这个世界的。很容易傲慢自大目中无人,以自我为中心,很难接受别人的指令和操控。过分的不合适的夸奖,更会增加他们的"嚣张“气焰。而且胆汁质的孩子对表扬不太在意,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本身就很棒,只要他做得好的时候,简单的点个头赞赏一下就可以了。
多血质的孩子已“活”为主要特点也称“活泼型”。多血质的孩子听不到赞赏,会认为父母不认可不喜欢自己,并不利于孩子的发展。他们认为赞美和欣赏代表着被爱,是四种气质类型中最需要赞美和欣赏的,特别是当场当众表扬。他们喜欢新鲜事物,喜欢有趣的东西,不喜欢做规律、枯燥的事情。虽然喜欢新鲜的事物,但专注力不好,不持久,所以家长一定不要吝啬鼓励,帮孩子坚持下来。
粘液质的孩子以“慢和稳”为主要特点,通常比较安静、沉默。更关注自己的内部世界经常体验自己的情感体验。粘液质的孩子,可以跟孩子说:“我相信你,你可以做到的”。或者教孩子对着镜子对自己说:“我能行,我可以的”。
而抑郁质的孩子需要温和表扬,不需要大张旗鼓,如果当众表扬会让他们觉得很尴尬、害羞,特别是表扬过头言过其实、夸张会让他们很愤怒,会觉得你不是真的在欣赏他们,而只是为了做做样子而已。他们比较注重细节,如果表扬到细节部分会让她们更有动力,更受用。比如孩子拿来一幅画给你看,你可以说宝贝,你第一次画就能画出轮廓了,已经非常不错了,妈妈为你高兴。
每个孩子的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每个孩子面对同一件事情的反应也会千差万别,家长是保持沉默、是批评、是鼓励、是夸奖都需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纵然育儿理论千千万万,,没有千篇一律的标准,育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状况,都要具体到日常的桩桩件件,因为每个家长地独一无二的,每个孩子也是独一无二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