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职场菜鸟成长记人在职场读书
在办公室外思考,做自由空间的高产者

在办公室外思考,做自由空间的高产者

作者: 陈章鱼 | 来源:发表于2016-08-29 15:52 被阅读170次

Scott Young,一位加拿大的学习探索者。他最为人熟知的是曾经用了 12 个月的时间,修完了 MIT 计算机科学的 33 门课程。而这只是他探索快速学习的一次实验。其他时间,他经营自己的博客,探索学习的更多可能。

《在办公室外思考》这本书,是 Scott Young 总结自己的经验,为学生、创业者、自由职业者等等在常规的办公室以外工作的人给出的建议。很薄的一本小册子,大致一个小时的时间可以读完,给出的方法简单、有效、易于上手。

一、简单有效的任务管理

在办公室外工作,意味着不必受朝九晚五工作制的约束。但是过于宽松的时间有可能让拖延症蔓延。作者的第一个建议,就是从时间管理转向任务管理,而且他的任务管理方法极其简单——每周/每日目标法

使用每周/每日目标法,只需要列出两个清单:当日任务清单本周任务清单。列清单的规则只有三条:

每晚列出明天的任务清单,其中的待办事项均来自于本周的任务清单;

当你完成了任务清单上的内容,日程就圆满结束,绝不给自己添加额外的任务

当一周结束时,准备下一周的任务清单。

列出任务清单,可以迫使自己将自己的计划进一步简化。一个人脑中可能放着无数件想办的事情,而为了列出清单,人们会主动驱使自己理清思路,找出自己最需要完成的目标。

在清单的帮助下,工作时可以只专注于下一个目标,这与 GTD 工作法的「心如止水」,只关注当下行动的理论是一致的。

而清单代表了和自己定下的一个协议,如果在完成所有任务后,又任意添加更多任务,那么协议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大脑就会不自觉的恐惧和抵触完成所有目标,再一次陷入拖延的怪圈。

所以,当完成了每日和每周的目标后,要抛开羞愧感,好好享受接下来的闲暇时光。

当然,对于刚刚使用每日/每周目标法的人来说,如何确定强度适中的目标数量,是一个难题。作者也给出了他的建议,就是依靠记录每项工作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

以及「伪工作」的时间,把握自己的生产率,为接下来确定目标给出参考,避免某天一小时就完成目标,另一天却要为了当日目标忙到深夜。

遗憾的是,每日/每周目标法里,没有针对突发时间的应对机制,可能是因为在作者看来,自由职业者能完全掌控自己的工作,没有讨厌的老板突然来布置任务吧。

二、关注精力管理

Scott Young 接纳了 Jim Loehr 的「精力管理」理论:工作中,精力才是更重要的资源,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在于有效管理精力而非时间。

作者将精力拆分成三个方面:体力、动力、创造力。对于每个方面的维护给出了相应建议。

体力:

健康饮食;

有效锻炼;

有机会地休息;

动力:

拥有明确的目标;

整洁有序的工作环境;

管用日程,养成习惯;

创造力:

应用「双流原理」,将工作分为创造的工作流(发散思维,产生新想法)和摧毁的工作流(严谨思维,产生具体作品),有意识的将工作「一分为二」,避免两个工作流杂糅而产生的创作障碍;

弄清自己当前的产出能力,有意识的设定更高目标,像锻炼肌肉一样锻炼自己的创造力;

广泛阅读,大量积累;

T型学习,广博与专精结合;

拓展创意来源,而非信息量。

对我来说,提高创造力的建议非常实用。运营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以来,如何每天产出一定质量的内容(虽然回过头看,质量未必很好),是一件让我极其头疼的事情。应用「双流原理」,确实可以减少写作时的不少纠结与障碍。

三、梳理任务,学会有选择性的偷懒

变身工作狂并不能实现高效工作,有选择性的偷懒反而更能帮助你达成目标。

作者建议在工作中将任务分为三类:

第一类:对未来产生五年以上的影响;

第二类:对未来产生六个月以上的影响;

第三类:对未来产生六个月以下的影响。

大部分人往往把大部分时间投入第三类任务,而对于第一类任务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所谓偷懒,也就是适当减少第三类任务的过程。

同时,分清哪些是你想要实现的目标(结果),哪些是正在进行的项目(努力),哪些是手头的任务。如果一个项目对于实现目标并无太多帮助,果断终止。对于与任何一个项目都没有联系的「孤儿」任务,要加以警惕,避免过多精力浪费在它们上边。

除了以上三点之外,书中对于如何避免在互联网浪费大量时间已经如何有效休息也给出了建议。有需要的小伙伴们,可以参照阅读。

对于书中给出的大量方法和技巧,作者建议,一次只实践一条,用为期 30 天的试验期重复新行为直到将他纳入为自己的习惯。以下是他给出的改进工作模式「路线图」:

第一个月:每周/每日目标法;

第二个月:有意识的精力管理;

第三个月:提升第一类和第二类任务比例;

第四个月:应用「双流原理」;

第五个月:记录工作日志;

第六个月:限制网络使用;

第七个月:限制每周/每日工作量。

相关文章

  • 在办公室外思考,做自由空间的高产者

    Scott Young,一位加拿大的学习探索者。他最为人熟知的是曾经用了 12 个月的时间,修完了 MIT 计算机...

  • 在办公室外思考:活用另外8小时,做自由空间里的高产者

    最近突然闲下来,结合之前看过不少的时间管理书籍,也想整理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我一直记得一句话“你拥有的时间是十分充...

  • 在办公室外思考

    在繁忙的工作中,如何去学习才能得到新的技能?每天有那么多琐碎的事情,如何才能专注于目标?从小到大,我们都定过很多计...

  • 在办公室外思考

    1、每周任务 ①分清三类事 第一类:影响超过5年,比如学习一门语言,参加职业技能培训 第二类:影响超过6个月,比如...

  • 《在办公室外思考》

    第一次接触Scott Young是在知乎Live上,一个学神级的人物,主要表现在一年修完MIT4年的课程,且均以高...

  • 《在办公室外思考》

    《在办公室外思考》满满干货,如何高效工作,如何提高自控能力,对生活,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下面归纳作者讲的几种对我来...

  • 在办公室外思考

    “人的差异源自业余时间”,只在工作中勤勉是不够的,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只有在业余时间也努力培养技能、拓展知识面...

  • 【0705读书感悟】3366-引力-HR-合肥

    书名:《在办公室外思考》作者:斯科特·扬金句:成功多源自勤奋和高产。分享:一度被很多大号抵制“低水平的勤奋”的观点...

  • 比术法更重要的事

    【标题】比术法更重要的事 【字数】510 【正文】 如何在办公室外,仍然能坚持做一件事情呢?《在办公室外思考》这本...

  • 《在办公室外思考》|读书

    ——非办公时间,如何提高效率,充实自己? 每周任务 时间管理有四象限法,把事情按“重要”和“紧急”程度做区分。 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在办公室外思考,做自由空间的高产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unxe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