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评”不可怕,可怕得是没有“争议”的差评。这可能是营销推手们最担心的。
就如用绯闻博眼球的十八线明星们,炒作性的“丑闻”目的不是为了让所有路人快速形成负面共识,而是要让人群有分化,形成阵营,不断保持“争论”的热度。
同样,再去看春节档电影,某部票房先锋快速被舆论指出“低于预期”,而不是“差到不要再看了”,这就留给多数在犹豫是否掏钱看买票的人一个想象空间。
当你想的越多,好奇的越多,票房收益就会越好。
这是一条很难跳脱出来的思维路线:
如果《唐探3》不及预期,它到底有没有像别人说的那么差?到底有多差?在我看来差不差?
如果看过《唐探3》后真的很差,我是不是可以从其他电影那“弥补”一下这种遗憾?《你好李焕英》好像听说不错,要不要去看一看?咦,好像又有很多人说这一部也一般,但也有很多人特别感动,这是为什么?它到底能不能让我感动?
简单地总结“差评”营销,它应该是一种利用“争议”引起你我好奇,从而通过想“亲身参与”(消费),以验证个人观点的常用手段。
之所以说它是物质富足时代的产物,是因为只有物质相对富足,消费者才有闲功夫,闲钱去“验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