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看《麦兜响当当》,选这部片子是因为印象中这部动画片有点搞笑,好多年前看过,正好可以放松一下。片子开始了,W看到有个“小猪”,很感兴趣,也跟着我一起看起来。
看着看着,我发现这个片子不是印象中那么轻松的,以前怎么没发现呢?片中麦太为生活奔波的场景和麦兜的各种境遇,特别是母子俩为了能让对方好,都愿意不吃鸡的那一段,让我心痛得要命,这是一部给成人准备的动画片啊!
W刚开始看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只是因为看不懂,老是来问我这样那样的问题。
影片放到麦太带着麦兜离开香港到武汉的那一段时,W开始紧张起来,不断的问:妈妈,他的妈妈要带他去哪里?他们坐车车要去哪里?我回答说:他的妈妈带他离开家到别的地方了。W问为什么?我说,因为他妈妈想到另一个地方工作,重新开始生活。

影片接着放到了麦太送麦兜去学武,母子告别的那一段,W着急的问:妈妈,他妈妈要做什么?他妈妈要去哪里?他妈妈不要他了吗?我边看边忙回答:他妈妈是送他去学习武功,学好了就回来接他。W不作声了。
动画片继续的放着,我却发现身旁的W安静了下来,不再提问。转头一看,发现他已满眼泪花。W抬起头看着我,说道:“妈妈,妈妈,他们怎么了?麦兜哭了……” 呀!我太粗心,忘了W现在只是一个2岁多的小孩,根本无法看懂这样的动画片呀!想来他是不明白为什么麦兜的妈妈会离开麦兜,为麦兜难过了。此时的W,不就像麦兜一样的善良单纯吗?这样的他,当然不会明白影片中的麦兜会为了能争气,为了妈妈不用挤眼泪,不用有更年期,为了得到A ,为了妈妈开心,而愿意“以后再也不吃最喜欢吃的快快鸡”!要知道,麦兜他最喜欢的事就是和最喜欢的妈妈一起吃妈妈跟他都最喜欢的快快鸡啊!
我似乎明白了我为什么会在几年后再看这部动画片时莫名心痛,为影片里麦兜和他妈妈把一根鸡腿让来让去而心酸了。影片中麦太虽然几番投资失败,但对于儿子麦兜却一如继往的呕心沥血,为了自己和儿子的幸福,她在暑假把儿子送到武当山“太乙春花门”,准备独自在大陆作最后的努力,但结果却没有 “叮!的一声,变成别的东西”。影片里的麦太,是现实中许多女性的缩影,作为一个普通的为人母的女性,在面对强大的社会压力、健康压力、抚养教育孩子的压力时,要自由的穿梭在做人与做女人之间,是不易的。能自如一点的,也是身边有人在替着负重前行。作家龙应台曾写过这样一段话:“谁能告诉我做女人和做个人之间怎么平衡?我爱极了做母亲,只要把孩子的头放在我胸口,就能使我觉得幸福。为了怀里喂奶的那个婴儿他将来的幸福,你会去横眉冷对千夫指;你往往是因为心中有爱,才会去做怒目冲冠的事。”我十分敬佩她作为一个人和作为一个女人的果敢与胆识,只是我们大大部分人(女人)都只能像麦太一样普普通通又“差那么一点”的活着。

这样普普通通又“差那么一点”的我们,能给孩子什么呢?
麦太在片中有一段话—— “妈妈在外面其实也不是一头成功的母猪,我每天四处奔波从早到晚,回到家最开心最开心的一件事就是能做一顿好吃的,看着你吃的样子,这个是我能够给你的最简单、最基本的幸福。所以,如果你以后再也不吃妈妈做的鸡,妈妈再也见不到你吃鸡的样子,那妈妈的一切,就没有了。不再出卖自己的鸡!儿子,不要紧,快吃鸡,以后你争气最好,但如果真的不行,咱们母子俩,就一起使劲吃鸡!”
或许,这就是所有平凡母亲的心声吧!
网友评论
应一些家长的要求,我们正在尝试做一个共创式的【家长写作社群】,通过写作记录孩子的成长故事,写自己在教育方面遇到的问题和分析,写自己的教育理念,写与教育相关的任何事情。通过写作让孩子的成长有迹可寻,让家长自己在教育方面的认知成长有迹可寻,最终让整个家庭的成长有迹可寻。
详情可阅读:https://www.jianshu.com/p/f7ca2f9dd2b3
如果您有兴趣,希望能和您一起共创这个社群,期待您的参与!
微信号为:qq378558645(这个不是qq号),加微信备注“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