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秋,护理实习生。
在校期间示教课,操作从来没让老师满意过,甚至有时被当作反面例子盘点错误。这样的我,迎来了实习期。无可避免。真的想躲在校园里一直上理论课。当时的确是这么想的。
我被分到一所骨科医院,开始了科室轮转。
第一个轮转的科室是骨病矫形,苏老师把我们一个个亲自送到科室,交给护士长。
“护士长好,我叫小秋。”
“小秋对吗?不用紧张,我们科室的人都很好的。我先带你去见你的带教老师。”
护士长很和蔼可亲,让我想起童年刚入学时见到的班主任,也是类似的情景和开场白,甚至,心情都如此相似。
穿过长长的走廊,到达护士站,在一群忙碌的身影中我看到了安老师,我人生的第一位实习老师。
安老师是一个很利落的年轻女人,短发,戴眼镜,声音甜美,在科室中很有威信,同事和患者都很信赖她,谈起来言语之间多有溢美之词。跟着这样有能力的老师,既觉得十分幸运,又担心自己笨手笨脚惹恼老师。心里十分忐忑。
“有实操过静脉穿刺吗?”
“老师,没有实操过,以前示教课练过,总是手抖,但我真的想好好学……”我越说越没有底气,唯恐遭到嫌弃。
“没事,刚开始都会手抖慢慢来,我一点一点给你教,先从简单的来。”
看到老师亲切的笑容,心里顿时安定了不少。
熟悉病区之后,先量体温摸脉搏,学会使用机器之后,就开始接手简单的治疗任务,激光,迈能,骨伤,中频,肢体气压,冷敷,每日必做的几项。科室的病人大多是锁骨,下肢骨折,膝关节,髋关节置换,这些仪器的治疗功效是促进骨骼修复,预防血栓。很有针对性。
负责这些之后,安老师抽空教会了我拔针,换液体,配药,打肚皮针。骨病矫形科实习生科室其他老师也很好,忙里偷闲跟去观摩她们的操作,想尝试的,只要我开口说想学,都乐意教我。就这样,我逐渐上手测血糖,做皮试,打胰岛素。我向来只跟自己比。在实习之前,我因为自己操作差而自卑的一塌糊涂,对着示教室的假人都紧张得发抖,从没想过像现在这样,能做好一些事,得到认可。
网络上经常有推送医患矛盾的新闻,多如牛毛。在校期间,一些实习过的前辈也讲过自己遇到的不讲理的患者做了过分的事情。实习前也在担心这方面的问题。
可这世界上的人们,大多是善良的。
我护理的病人,并不会因为我是实习生而刁难于我,他们看到我的认真,会心怀感激。会关心我有没有好好吃饭,会和我微笑聊天,会在我紧张的时候说“:没关系,慢慢来。”
有一位大叔,每天要做很多治疗,因为语言不通,最开始我们之间很难交流,一个手势要猜半天。现在看到他的表情和手势,我就能快速知道他要做什么。“宝得吗?”中频强度调到二十的时候我问他。他两手在空中做着往下压的动作。OK,明白,调小。“宝得宝得!”他点了点头,指示针停在了十八。出门的时候,他刚上学的儿子拉着我的手说“早上好!”他只会说这一句,每天都兴致勃勃地说好几遍。说的时候大眼睛扑闪扑闪的,很可爱。
有刚做完手术的老奶奶,儿子是人民教师,非常孝顺,每次做治疗的时候都会主动询问照顾母亲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我提醒他不要让病人压迫到包扎部位,晚上关注体温变化,他说:“你放心,我今晚眼睛都不会闭一下的。”他告诉我家里兄弟姐妹有八个人,不过从老奶奶住院到手术后,我只看到了这个儿子。
一位阿姨,全身多处骨折,女儿一直在身边照顾。长期卧床导致排尿困难,三天没解出小便,不想插尿管。稍有便意,女儿为了接尿,拿着尿壶在床边守了两个小时,接上尿的时候才感觉到自己胳膊酸。
家属们陪着患者的时候,真的觉得很温暖。人在生病的时候,总是很脆弱,很容易感到孤独,这种时候家人和朋友的陪伴最重要。护理病人的时候,我常常会想去我的母亲。母亲出车祸的时候,在ICU躺了整整五天才醒过来,而那时候我正在复习期末考试,学院也不批假。除了每天打电话问父亲情况,什么都做不了。看到无助的家属,我会教他们给病人按摩,护理皮肤,擦拭,有时也会亲自做,可在母亲徘徊在鬼门关时,这些我都没能为她做过。所幸最后终于转危为安,否则真的无法原谅自己。我想做个孝顺的人,可我从不标榜自己是个孝顺孩子。对父母,我亏欠太多。
实习的第一周结束了,每天坐在凳子上的时间不超过半小时,手机放在口袋,运动计步日均4500+忙起来连饿都感觉不到,饭也顾不上吃,往嘴里胡乱塞上几个小面包填肚子。上下班坐一小时公交车,上坡下坡,转弯急刹车,晃晃悠悠,即使什么都没吃,下车的时候依旧觉得胃里翻江倒海。但,真的是忙碌且充实的生活,让我觉得一切都有意义。加油吧,护理实习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