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词后李清照(5)

作者: 快乐人生老陈 | 来源:发表于2022-06-13 15:32 被阅读0次

    让我们继续欣赏清照的作品,感悟她中年以后的心路历程。

    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殷勤:关心的样子。谩有:空有。吹取:吹得。三山: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

    词意:

    海天相接,云涛雾海,千叶白帆在翻转的银河中舞动飘移。这壮观的景象让我的梦魂仿佛抵达了天庭。果然天际传来清晰的声音,亲切地问我将去哪里。

    我汇报说:求索之路曲折漫长,空有才华却生不逢时。请求天帝让那举鹏高飞的九万里长风来辅助,别停息,要将这一叶小舟带到理想的目的地。

    这首词,与清照前期作品的风格明显不同。它将梦幻与生活、历史和现实融为一体,思路之阔,境界之大,想象之奇,令人惊叹,是李词乃至五代两宋以来难得的浪漫主义名篇。

    李清照本是婉约一派的代表人物,写出如此豪放之作是有深层次原因的,最主要的一点是她本就思维活跃性格直爽,血液里流淌着抗争、反叛的因子,而国破家亡的客观因素以及恶劣现实的种种束缚和不堪更唤起了她想要摆脱困厄、追求自由的强烈渴望。

    让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创作背景。任何艺术,离开了时代,脱离了生活,都不再鲜活,将变得苍白无力。

    那次清照夫妇俩闹了点别扭不欢而散后,赵明诚策马回到莱州。照例是迎来送往公务应酬,自然有美人投怀,花天地酒。但夜深人静之时,浮现在脑海的竟然全是清照昔日妩媚的笑脸以及近阶段幽怨的眼神。他开始了反思。

    扪心自问,清照才是真真正正对他好的女人,而他也一直对清照抱有深情。于是,他终于将她接到了任所,开始了另一段较为平静的夫妻生活。

    可惜好景不长,1127年,金兵的铁蹄踏进了开封,继而势如破竹一路南下,青州危在旦夕。

    此时的明诚几经调迁,正任江宁知府,无奈中,清照只好独自一人整理携带了15车的古籍珍藏,匆忙加入了南逃流亡的大军,余下的十多间书册均在金兵攻陷青州时为战火所焚。遗憾的是,当清照一路颠簸赶到江宁与明诚回合时,丈夫却因城内叛乱、处置不力被朝廷革职查问。

    李清照是个刚毅、坚强、勇敢的女人,而赵明诚却是个明哲保身缺乏大义的一介书生。

    被撤职后,他俩继续逃亡,但往日的鱼水和谐消失了。

    当他们行至乌江-当年项羽兵败自刎之地,面对浩荡江水,清照再也无法抑制内心起伏的波澜,脱口而歌咏出那篇传世名作《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很显然,她不只是借此指责丈夫临阵脱逃的懦弱和无能,更多的是借助项羽的宁死不屈来讽刺控诉南宋王朝的委曲求全和丧权辱国,表达出强烈的爱国情怀,体现了她积极主张北伐收复中原的豪情壮志。

    此刻,赵明诚就站在她身边,闻听之后羞愧难当,深深自责。从此,他便郁郁寡欢一蹶不振。不久,奉诏前往湖州任上路过南京时,他突发急病不幸身亡,年49岁,一段近三十年的美满姻缘就此落幕。

    那是1129年夏季的一天。

    那天,她哭哑了喉咙,流干了泪水,哀叹此后阴阳相隔、人间天上。然而,斯人已逝,活着的人还得继续赶路。

    向南,一直向南,人在旅途,心却在流浪。

    一年后的一天早晨,清照身不由己,随着流亡的人群飘荡到了海边。

    一幅海天一色的壮美图卷映入眼帘: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船摇帆舞、星河欲转,这一切如梦似幻,让清照仿佛羽化成仙,直达天庭。

    失去亲人的悲伤,在天帝慈祥的问候中慢慢消解,但对恶浊现实的愤懑,对怀才不遇的苦闷,清照再不掩饰,直截了当。不仅如此,她还殷切希望乘万里长风,离开让人伤痛的凡尘,去往一个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美好世界。

    可她真能忘了相濡以沫的挚爱吗?这世上真有那样的好地方吗?

    鹧鸪天

    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仲宣:即王粲,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其《登楼赋》抒发去国怀乡之思,驰名文坛。随分:随意、随便。

    词意:

    深秋惨淡的阳光照着镂刻花纹的窗户,梧桐树叶怨恨夜晚侵袭的寒霜。酒后更喜欢团茶的苦味,梦醒时分最好嗅闻瑞脑沁人心脾的余香。

    秋天快要结束,白昼依然非常漫长。遥想王粲登楼怀远、临风堕泪,只觉得如今的自己还要凄凉。罢了,不如端起美酒,随意痛饮,别辜负了盛开在东篱的菊花黄。

    显然,这不是普通的伤秋词。因为除了伤时念旧的怀乡愁绪,隐约还有一种悼亡的情感寄寓其间。但与相同题材一味的凄苦哀痛相比,这首词没有一般的哭诉呻吟、扭捏作态,相反却有一丝倜傥悲慨之气,而这也正是李清照的性格特征之一,即柔与刚的完美统一。反映到作品,自然立体感更加丰富明显,艺术魅力大大增强了。

    赵明诚的离世对重情重义的李清照无疑是个巨大的打击。她曾经游离在虚幻缥缈的梦境,以此麻木神经、缓解苦痛,希望乘着鲲鹏、御风万里追寻仙山琼阁,结果,终究只是徒劳。

    这世上从来没有世外桃源,哪有什么救世主?最终,流血的伤口只能默默舔舐,孤独的日子全靠自己独撑。

    又到了萧瑟清冷的深秋时节。

    半死的梧桐,让她情不自禁地联想起失伴的鸳鸯;山河破碎,背井离乡,更使她深怀王粲登楼泣赋时的忧郁和惆怅。但清照毕竟是清照,她没有过多的哀怨,没有幽叹呼号,只是频频举杯,将满腔忧国之愤、追怀故人之情寄托到对菊一醉中了。

    清照爱酒,少女时代就爱:曾在荷塘溪亭喝得沉醉迷途,因不忍看海棠花落而“浓睡不消残酒”。婚后,酒喝得更多了。不消说与明诚相伴与共的“酒意诗情”,即使独自一人,也多次在东篱菊丛把酒临风。

    醉了,回家的路上,那轮满月将她清瘦的身影拉得很长。

    那些年因为明诚在,守候虽然漫长但还有希望。如今人间地下,所有的念想都成了回忆,而回忆总是让人唏嘘感伤。

    那么还是喝酒吧,除了酒,清照再也找不到自我慰藉的其它办法了。

    (待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千古词后李清照(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uuom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