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老子》辩证法简义六十三:不为大

《老子》辩证法简义六十三:不为大

作者: 一灯山人 | 来源:发表于2024-05-17 11:06 被阅读0次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一、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治国理政要为无为,以无为为根本,治国以顺应自然尊重百姓的创造性、积极性为根本出发点。从哲学的角度而言,人的一言一行都是带有主观性的,这本身又是一种客观存在。这就要求,圣人(高觉悟者)在治国理政和为民服务时,一定要既注重克服自己的主观性、又注重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就是“为无为”。

平天下要事无事,以无事为根本,以天下百姓太平无事为根本出发点。“事”,古字形像手持权杖插在口的中间,口,表示口角争执,也表示物质的或精神的利益需求。寓意着处理百姓之间的(民间)纠纷和満足或平衡百姓之间需求时,为争执双方主持公道,立场中立,不偏不倚。所以说,“事”也表示各种纠纷与矛盾,而“无事”就可以理解为平衡或调和各种矛盾。

修身要味无味,以淡泊(无味)为根本,以淡泊宁静、少思寡欲为根本出发点。

大是由小发展而来的,也会由大变小;多是由少积累而成的,也会由多变少。百姓有了极小的埋怨,圣人也要用大德迅速回应和化解。否则,小小的“民怨”积少成多,由小变大,进一步升级为民愤而怨声载道,局面就必然失控。同时,“怨”是一种需求的体现,也是一种矛盾的体现,而满足老百姓的需求和解决老百姓的矛盾的过程也是积大德的过程,更是广得民心的过程。得民心者,得天下;德广者,得天下。

因此,有觉悟的领导者要善于遵循大道规律,遵循唯物辩证法规律,善于遵循事物的根本规律,必然成就伟大的事业。

二、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攻艰克难就要从相对容易的地方开始,要想做大事就要从最细节的地方开始。天下再难的事无不是从最容易的小事发展而成的,天下再大的事无不是从最细微的小事发展而成的。

正因为如此,圣人始终如一地不自大,循道而行。所以,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才能实现崇高的志向。

因为,事物的运动是矛盾的运动,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运动。这种运动规律称为“质量互变规律”,亦称“量变质变规律”“量变到质变的转化规律”。是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也是唯物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规律之一。《战国策》:“积羽沉舟,群轻折轴。”的论述就体现了量变引起质变的辩证法思想。

量变是事物数量上的增减,是一种不显著的、非根本性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突变、飞跃。量变是质变的准备,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量变超过一定限度必然引起质变,使旧质变为新质,然后在新质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新的量变超过一定限度又引起新的质变,如此往复不已,推动事物不断向前发展。这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是由于内部矛盾运动引起发展的。

三、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这样,轻率的承诺事后必然难以兑现,由此而丧失人民的信任。简单的看问题,困难必然更加大。往往自认为事情十分简单,到最后事情就会发展到举步维艰的困难程度。

正因为如此,有觉悟的人事先重视困难,看到问题的重要性和艰巨性,所以困难会变得很小,到最后一切困难都会迎刃而解。

所以说,有觉悟的领导者善于全面的发展的看问题,成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伟大的事业,无条件的重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然深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得民心,得天下。万众一心,所向披靡,无坚不摧。

(郑裕波 校注)

相关文章

  • 也说老子:老子“大”义

    《老子》经文中关于“大”或与其相配的词很多,其中不少地方意旨深邃值得探究,下面仅就老子如何全面地以“大”示道...

  • 阴阳、是非、黑白……辩证法

    有人称老子的辩证法为诡辩论,这是中的的。 辩证法混淆真假的能力是巨大的,没有任何问题不能被辩证法完美解决。 “要努...

  •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图片发自简书App 《道德经》 第六十三章,老子认为,要有作为就必须“无为”(即顺应自然,不妄为),要做成大事就必...

  • 老子的思想

    老子的主要思想是朴素的辩证法。 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

  • 《道德经·道中包含的辩证哲理》教案

    教学目标;1,通过七章的学习,初步了解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2、引导学生利用辩证法去看待问题,处理事情,提高自己...

  • 《道德经.道中包含的辩证哲理》教案

    教学目标:1、通过七章的学习,初步了解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2、引导学生利用辩证法去看待问题,处理事情,提高自己...

  • 老子的辩证法思想

    (本章为《老子及《道德经》研修感第五章) 提示:本章共包括六个方面 一、对立与统一 二、转化与包含 三、相对与绝对...

  • 《道德经》里的智慧

    第六十三章(节选)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 成于义,败于义,只叹生不逢时――谨以此篇浅析秦之文信侯吕不韦

    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或许传统的历史哲学原本就有瑕,不善于运用区分功过的辩证法。 ​​天道有常,不为尧存,...

  • 罗大伦《道德经》282

    第六十三章7 差不多就行?那可不行! 天下之难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天下的难事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子》辩证法简义六十三:不为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uwif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