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6229025/17edb64e4a7fc6ca.jpg)
“你做得很对”!
“你做得很对!”这是我经常对我家灯灯说的一句话。
早上刚醒,顶顶在床上玩玩具,结果,啪嗒就掉床下去了。顶顶指着床底下,嗯嗯的对着我喊,求助。
我对正在床上跟我玩闹的灯灯说:“妹妹玩具掉了,你可以帮她捡起来吗?”
灯灯很乐意的下床给顶顶捡起玩具,送到妹妹跟前,然后向我邀功:“爸爸,我捡起来,还给妹妹了!”
我看似无意,实则有心的说:“你做得很对!长大真好,能做到很多妹妹做不到的事。”
灯灯很受用,得意的卖弄:“我还会唱歌,还会跳舞,还会搬椅子呢!”然后,开始摇摆,小屁股扭来扭去,嗨唱,蹦跳,笑。
顶顶看着姐姐跳舞,笑。指着玩具,对灯灯啊啊的喊。
我帮她翻译:“顶顶想要跟你分享玩具!”
灯灯马上停下来,跪坐在顶顶面前,说:“那我们一起玩吧!”
俩人配合得很愉快。灯灯回过头对我表功:“爸爸,你看,我陪妹妹玩,妹妹喜欢我!”
我笑着回应:“我看见了。太好了,你做得很对!你很会照顾妹妹,挺有姐姐样儿的!”
她起范儿:“我是大姐姐了!”
我就势顺着她说:“是啊,你早就是个不错的姐姐了! 你陪妹妹,我去厨房,有事儿叫我!”
不等她回答,我下床,去厨房,她俩就一直玩。隔着客厅,我很放心的干自己的事儿,她俩高一声低一声的笑,喊,说话。
![](https://img.haomeiwen.com/i16229025/1e36a2afd23e328d.png)
下楼的时候,我对灯灯说:“等我一下,我把厨房的垃圾带下去,扔掉。”
灯灯问:“为什么呀?”
我回答:“扔了,家里就干净了呀! 难道你想要家里都是垃圾吗?”
她马上回答:“不要!”
陪我下楼,我让她在单元门口等我,我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
回到她身边时,灯灯赞许我:“爸爸,你做得很对!”
我也皮,回答她:“我也觉得我做得很对! 但是你能告诉我,为什么我做得对呢?”
她愣了,然后回答:“你把垃圾桶喂饱了,它就不饿了!”(我以前这么跟她说过)。
我吹捧她:“你做得也很对,能记住爸爸给你说过的话! ”
她来劲:“我全都能记住!”
我假装疑惑:“真的吗? 全都能吗?”
她自豪:“对呀,全都能!”
我结案:“那最好了。 我喜欢你!”
![](https://img.haomeiwen.com/i16229025/d7a9361c01f5da80.jpg)
我不喜欢把我跟孩子的每分每秒都变成教育的契机,但我确实比较注意,交给孩子工作去做,然后借机赞许她。
赞许的模式为“我看到”“我觉得”“我期望”
大概的案例如:“我看到你会收玩具了呢! 我觉得你工作的样子,很像个大人哟!真希望你能做我的帮手!”….
孩子的自信,不是来源于大人的吹捧,“你很乖”“你很棒”这样的字眼,用得多了,孩子也就没有感觉了,这样毫无根据的吹捧,无法建立孩子的自信,用得多了,要么孩子会失去对这些语言的敏感,要么,会滋生玻璃心,输不起,哪天一批评,或哪里做得不足,他们很难接受这样的自己,大闹一场,大人难以安抚。
我会大胆的把工作交给孩子去做,当然,交出去之前,我会度量孩子是否能完成,一般交给孩子的工作,都是他们努力下就能做到的。例如,孩子的工作能力是5,我就交给她难度是6的工作;让她工作前,会教她怎么做;她做的时候,我会一旁观察,随时出手指点或搭把手,但不代劳。事后,我会点评:“挺好,看你还挺有本事呢,有点难,但你居然完成了!”多数时候,她会自豪的说:“我觉得一点都不难…..”
不要交给孩子难度太高的工作,努力半天完不成的,她就不参与了;也不要交给孩子难度太低的工作,没有挑战的工作,孩子不会感受到成就感;她工作的时候,知道有大人在关注,随时提供帮助,会没有后顾之忧;事后有恰到好处的点评,表达大人的赞赏,孩子会在成就感中建立起自信和愉快的情绪,而这种自信来源于“我努力了,我做到了,我很棒!”的心理逻辑,这种由内心深处的成就感升华出来的自信,才是长久支撑孩子内心健康的基础。
![](https://img.haomeiwen.com/i16229025/fce0f547015e59d8.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