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9084874/a11b89195f745610.jpeg)
笔名:雨有雨书
年龄:生于1999年
位置:山东济南府
职业:大一学生,未来将从事相声行业
一直都想写一篇文章,独立于其他所写的散文,小说,诗歌之外的文章,只是为了与更多可以相知的朋友更好地相遇,相识。
从小时候起,我就选择了一条和许多人都不相同、也是许多人都不看好的一条路。两岁多的时候,天天在家和姥爷听马三立老先生的相声,也不记得那时候到底能不能够听得懂,听母亲和姥爷说,听到包袱点的时候,还能够“哈哈哈”地笑。
周围人都说我小时候是个话痨,可能因为这个,现在偏好安静了吧,总得找个平衡,小时候把话都说去了,现在上台还是要说,台下总该享受一下安静。到了四岁时,不知道别人家的孩子都学了什么特长,偏偏我学了相声,其实那时候都不知道相声是什么。那个时候,郭德纲老师还没有被熟知,相声还处于低迷期。这些都是后来知道的,四岁的孩子并不懂,只觉得这个有意思,为了它,挨打挨骂也都情愿。
之后四年,一直跟着一位天津的老先生学习,学的都是传统,绕口令,贯口,数来宝,传统大小段,太平歌词……老先生很严厉,但是从来没有打过我,打我的事被母亲包圆了,从小因为相声挨的打骂根本数不过来,现在来说,这一行不严厉是不出活的。
老先生教了我四年,跟母亲说我的底子已经打好,应当先好好上学,每天练习基本功,练习传统,只要基本功不放下,相声就永远在身上。临了,老先生不愿意透露自己的姓名,只说自己姓赵,想来现在应当也是高寿了,那时候就已经要有六七十岁了。除了相声,先生也教了很多其他的,为人处世,人品艺德。也不知道老先生到底姓不姓赵,现在也明白了,大概是只想传艺,不愿留名吧。这是一段戏剧性的缘分,后来谈起来,总有命中注定的感觉。
![](https://img.haomeiwen.com/i9084874/390dcfde320566b8.jpeg)
因为从小受熏陶,爱好与同年龄的大多数人大不一样。有一回在家听黄梅戏,奶奶几乎惊讶地告诉母亲。喜欢听京评曲梆大鼓,地方戏曲;也喜欢合口味的流行音乐、古风还有纯音乐。吹过几年小号,对音乐一知半解。
曾经一天不少地练习基本功十多年,真的是一天也不少,哪怕这一天只有半个小时空闲,也要抽出来练习,如果一天没事,就一天关在屋里练,累得能倒头就睡。到了初二,常是迷茫的年纪,那时候忽然不想说相声了,也不知道以后要干什么,就荒业了两年左右,直到二零一五年,文哏大师苏文茂先生去世,才彻底下定决心,说服父母,以后要说相声。
说相声应该不是一件被鄙夷的事,但我真真地感受到周围许多人的冷嘲热讽,甚至演化成恶意。我想在相声上有所建树,能够创建一流的相声团队,能够更好地继承发扬传统艺术。这样的目标也会被嘲笑。定十分目标,或只能够实现五分;定到五分,所实现也只不到三分了。如果我想混个人生,大可早早改换一条阻力不这么大的路;一心走这条路,就是要在这条路上实现最大价值。
若说我的心里平淡,平淡到只剩最后一点执念,我希望是相声,写作,还有真情。
真挚大概是我最欢喜找寻的东西。
我一直以来称道的都是真情,可以不深,但是情要真挚,要细水长流。朋友要真挚,爱情要真挚,亲情要真挚。这些感情不是可算计的。人总是要算计的,这些感情就是让一颗心能够有返璞归真的地方。因此善恶向来平衡,善人与恶人,善念与恶念。
唯有真情才能与心相通,才能使灵魂触碰。世间多的是假意,真情实在太值得珍惜;世间来往常是匆匆,真希望感情可以慢下来,认真对待。
![](https://img.haomeiwen.com/i9084874/86738688b05dcc77.jpg)
文章至此,总该提一提与写作相关的事。写作是一直以来都很欢喜的事,只是没能写出什么吸引人的文章。写文章时心里并没有多大的起伏,写出来的东西也就淡一些,平静一些,“朴野”一些。原来没有发现简书时,一直在空间写些东西,给感兴趣的人看,后来有些人在讽刺相声的同时,也要讽刺一下文字,说文字“矫情”——这是合理的,每个人有不一样的角度,只是他们明明白白地告诉我,屏蔽了我的空间,我就不能够理解了。不喜欢就不去看,屏蔽掉;告诉我有什么意义呢?要我放弃写作吗?其中还有人前段时间找我,要我帮忙写一些东西,我都回绝了,理由也统一:文字矫情,不堪入目。
其实在写作群,在简书,包括上了大学之后,相遇了很多道合的朋友,也是受他们的影响,我才会写这样一篇文章,找到更多的同道。我记得有一个朋友对我说:看完你的文章后我感受到一种情绪,不是文章里的,是文字下的,和文章无关的情感,那应该是你的情感。如果有人看完文章,有这样的感觉,那我也就欣然了——这就是我写文章的初心,用文字去引起心灵间的共鸣。
文字嘛,总不能是干瘪的,总要与什么有些联系。我的文字没办法去作科普,去宣传,去歌颂,它们只能轻声地,带着胆怯与真挚,尝试着去触碰感情里头最温暖柔和的地方。它们不渴求被多么认可,只希望让两颗相互理解的心灵来一回对话。
雨有雨书,这个名字个人比较满意。“风有风情,雨有雨书。”其实“风雨情书”般的美好,常常是存在的,只是我们通常只看到“风雨”,没有感知到“情书”。我们感受到各种各样的误解与冷暖炎凉,却忘了去找寻简单的相知相伴。
关于雨书,大概就只够写这么多,毕竟才不到二十年的经历,总也写不出发人深省的东西,只希望能够欣于每一次所遇。若是能够相知,便一定不要当面错过。
风有风情,雨有雨书。愿心和心的路过终成生活里的碰撞,遂相识,相知,相伴,一生不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