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做一个评判者总比学习者容易。以往遇到不顺的事,常常喜欢抱怨和评判,似乎在宣告责任不在,抱怨的结果就是弄得自己和倾听的对象都不舒服。采用ABCC法则可以让我们平静而理性地看待事物,让我们从烦恼中开辟出一条新路径,让自己走在学习者的道路上。
ABCC法则使用步骤如下:
①首先,觉察(Aware)。发现自己产生了情绪。
②停下来,呼吸(Breathe)。一旦产生情绪,马上叫停,深呼吸。
③好奇(Curiosity)。问自己,到底发生什么?我在做什么?为什么产生这样的情绪,在当下的情形是合适的反应吗?
④选择(Choice)。我是要继续带着这样的情绪走下去还是有别的选择?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化解当下的问题?我当下可以做些什么,让事情朝好的方向发展?
当自己情绪失控时,低落时,产生烦恼时可以使用ABCC法则。比如:
A1:今天下午在公园里散步,突然觉得烦躁,可能中午吃的东西比较燥热,静不下心来。想起来家里还有嫂子长期住着,生活习惯,作息不一样。有时候出来跟她聊天也挺浪费时间。莫名其妙觉得她住在我家不是一件好的事情。我就有点毛躁的情绪。
反思之前如何处理:
A:我觉察到了自己的情绪,但不知道如何解决,外面花园又冷,就走回了家。B:我并没有停下来,深呼吸,而是觉得好像一切不顺;C: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不知道,就是觉得不舒服,觉得老公原生家庭关系复杂得很,让人难以理解,很头疼,希望早日摆脱;C:似乎我没有选择,成为了一个受害者。
A2:运用ABCC法则来思考:
A:我产生了焦躁和不安的情绪,或许还有点担心,担心以后我的生活会受干扰。
B:停下来,深呼吸。接纳自己的情绪,一个正常人遇到这样的事情多少都会有些想法,承认自己不是圣人。
C:发生了什么? 我烦躁是仅仅是因为嫂子的事情?还是孕期激素?还是目前没有专注于事业,反而让鸡毛蒜皮的家常事钻了空子?
C:我又哪些选择?
1.我可以跟嫂子吵一架,抱怨她给我生活带来的不良影响
2.告诉嫂子我的作息,让她尽量不在我工作时间段打扰我
3.我可以做个冥想,平复一下心情。
4.我转移关注点,把不重要的事情搁一边。把重心放在事业上,真正重要的事情上,比如完成论文,规划未来事业。
显然,后三者给我带来的回报更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