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文元
No.78/第七章/5
第七章北洋政府特任陈箓为都护使,充驻扎库伦办事大员;陈箓作为民国任首驻库大员,努力维持中国之宗主权
第五节 成立库伦商会,调和华商内讧,保全在蒙商务
内地商民到外蒙经商始于清康熙年间,最初只有12家华商来到库伦。库伦三面环山,整个城市分为西库伦、二里半滩和东营子三个区域。华商最先在东营子建房开店,并逐渐扩展到西库伦,后又向库伦以外地区发展。
有一传说,讲述曾有华商三人同往乌里雅苏台做生意,但却苦于没有本金。时值岁末,三人正愁年关难度,忽有一喇嘛飘然而至,寄存白银500两,约定明春来取。但翌年春去冬来,喇嘛却杳无音信。于是三人取出存银,用作本金,开设商号,取名“大盛魁”。数年之间,获利数万。至清末民初,已拥百万资产,并在科布多、库伦、归化等多处开设分号,成为外蒙地区最大的商号。于是,大盛魁遂将送银喇嘛奉为财神,总号始终设在乌里雅苏台,以便每年香火祭祀不断。
其实,在蒙华商起初都是小本经营,其日后所以发达,虽有运气和狡黠的成分,但主要还是由于华商精打细算、吃苦耐劳所至。到了清朝晚期,外蒙政治、经济中心已由乌里雅苏台移至库伦。至民国初期,西库伦一带商号林立,东营子形成大宗集贸市场,库伦全城共有内地商民6000余人,大小商铺近600家。
但是随着在蒙商务的发达,华商内部由于商业竞争而逐渐演变成帮派之争,出现西帮、京帮两派势力。西帮是指以山西太原、大同等地的晋商为主,与直隶的天津、宣化、张家口及察哈尔、多伦等地商人合伙而成的商务组织;京帮则专指北京安定门外外馆各商号在库伦所开设的分号。从时间上看,西帮中的晋商早在清初康熙年间就已进入外蒙经商,直隶商人继之;而京帮则在清末咸丰年间才得进入,远在西帮之后。从经营范围看,西帮专营大宗批发业务,进口货物以牲畜、皮毛、蘑菇为大宗,出口货物以砖茶、生烟、绸缎、布匹为大宗,其余日用百货生活必需品无一不有,甚至象纸烟、牙粉、胰皂、毛巾这样的舶来品也成为出口货物的一部分,至于酒醋、蜡烛、面粉等物则就地制造后转售蒙人,分运各旗;京帮的经营范围与之相比则极为有限,所售货物以绸缎为大宗,其余货物多从西帮手中批发,再分批零售。从势力范围看,西帮以库伦东营子买卖城(即集贸市场)为主要货物集散地,向西库伦及库伦以外地区辐射,销售网点星罗棋布,销售渠道四通八达,势力遍及内外蒙古,是当时西北关外地区最大的商务组织;京帮仅有五六十家商号,主营零售业务,多集中在人口稠密的西库伦一隅。总之,西帮实力远高于京帮,在外蒙商务中占居绝对主导地位。
西帮中的山西商人多属朴实安分之辈,所以数百年来,蒙地虽屡经变乱,却仍能维持商务正常运转,与当地蒙民相安无事。但是西帮过于保守,世代旧法相承,不识潮流,无所创新,难于进步。京帮商人表面似较开通,但浮夸虚伪,不讲道德,善于排挤同类。二者文化传承和经营理念相去甚远,所以彼此无法相容,不能合作。而双方冲突的最根本原因是,西帮欲保持其商业领袖地位,不屑与京帮平起平坐;京帮则自视甚高,不自量力,欲以少驭多、以蛇吞象,争夺西帮数百年以来形成的统治地位。华商帮派之争对外蒙经济产生不良影响,引起当地各界反感,给俄方可乘之机,而且也不利于华商自身发展。
库伦商界原有称作“甲首”的商务组织,在甲首中设立甲董四名,其中西帮晋商占三个名额,京帮占一个名额,职责是管理商界公益事务。但时间一久,弊端丛生,更无化解内部矛盾的机能,所以长期遭到华商一致指责,而甲首办事章程也与北洋政府主管部门制定的商会规则多有不符。
1915年冬陈箓莅任后,对外蒙商务颇为关注,认识到在蒙华商不能合作的危害及旧有甲首组织有失规范,于是就首倡组织正规商会。1916年5月23日,陈箓通知库伦甲首限期组织商务总会。这期间,库伦华商内部因权限问题屡起争端,西帮晋商与京帮各怀成见、互不相让,加之甲首从中破坏,致使组织商会一事久拖未果。后经陈箓多次派员分头开导,限期办复,到这年秋天,西、京两帮华商才被迫按照政府主管部门章程,选举出会长、副会长及会董。12月2日,库伦商务总会勉强成立。陈箓到场演说,剀切劝谕华商要乐于合作、热爱国家。
库伦商会成立后,尽管很快制定并通过了库伦商会章程及办事规则,但就在陈箓将商会章程及会长、副会长人选报政府主管部门批准时,西、京两帮争执又起,相互攻讦,以至无法开会议事。陈箓先派公署秘书长开导无效,继派卫队营长调停无功,不得已只有亲自召集两帮主事人员进行开导,但见双方形同水火,势不两立,于是就根据章程规定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在库伦商务总会之下,分设东西两个事务所这一变通办法。当时东营子和西库伦虽同为库伦商业区,但两区相距十余里,交通不便,在东营子是西帮晋商经营的大宗批发业务,而西库伦则是以京帮为主经营的门市零售业务,所以,库伦实际存在着两个地理位置相对独立、经营业务迥异的商业区。据此,陈箓拟定在东营子设立库伦商会东事务所(实际由西帮晋商控制),在西库伦设立库伦商会西事务所(实际由京帮控制),经费各自承担,互不干涉。陈箓本以为此举会息事宁人,但晋商却要求允许西库伦的晋商划归东事务所管理。陈箓认为这实属无理取闹,但从照顾晋商起见,还是表示认可,并当即声明,凡在西库伦营业的晋商,如愿归东事务所管理,听其自便。但对于在西库伦应尽的公益义务,则应按照京商指派一律担任,决不能置营业所在地的公益义务于不顾。晋商仍吵吵闹闹,不肯接受。陈箓大怒,拂袖而起。是日之议,仍无结果。
陈箓认为华商内讧对外蒙商务危害最甚。为保全华商在蒙商务,陈箓于1917年3月另订六条变通规则,最终实行“一会两所”办法,将西、京两帮组成正规商会,但又从内部机构、印信、文牍、人员、会计、经费诸方面将两者分开,这样既可以平息华商纷争,保全在蒙商务,又可以将在蒙华商形成一个整 体(最起码在形式上如此),以利日后合作。真可谓用心良苦、煞费周章。中国人窝里斗的劣根性,即使是在孤悬边地、虎狼环伺的危局之中,仍一如既往,毫无收敛。陈箓与俄蒙交涉剿匪、入贡、册封、税负、电报等事尚游刃有余,惟有调和华商内讧虽逾经年,却愈感无奈。
(未完待续)
(本文属作者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弱势守土》实体书已绝版,感兴趣的读者可直接简信联系我购买)
文元和他的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