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副业项目自由职业无本创业想法
人人都有,认知吝啬鬼 - 谈谈生活中的理性

人人都有,认知吝啬鬼 - 谈谈生活中的理性

作者: 百万机器猫 | 来源:发表于2019-05-24 16:46 被阅读89次

你,是理性的人么?

想想下面的问题吧,在看答案之前试着独立解决这些问题:

  1. 杰克看着安妮,安妮看着乔治。杰克已婚而乔治未婚。那么是否有一位已婚人士看着一位未婚人士? A)是的 B)不是 C)不能确定

  2. 一支球棒和一个球一共1.1美元。球棒比球贵1美元。问,球多少钱?

这是来自多伦多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家赫克托·莱维斯克的研究工作。

第一题,超过 80% 的人会选择C。第二题,麻省理工、哈佛大学大部分被选中的高材生们给出的答案是 0.1 美元。

正确答案是A 和 0.05 美元。

答错,是不够聪明,并不是,因为聪明人同样掉坑。

问题的背后,是一种先天特征,人人都有的:认知吝啬鬼。

如美国哲学家戴维·赫尔所说:人类大脑所遵循的准则是,能不用,则不用,该用脑时也不用。

一不小心,就买了

生活不是做题,但比做题真实,认知吝啬鬼在无时不刻影响你我。

说一件近来的遭遇。

上周出门溜娃,在购物城门口,小朋友突然拉住了我「爸爸,我要去看看」,我抬头一看,是一张大海报,一个游泳池。

一看就是广告,我本能拒绝,但天大地大小朋友最大,所以还是凑了过去,原来是一个健身房新开,做推广。

一来二去,和营销人员聊上了。

看到我带着娃,她立马展开攻势,「咱们这里有漂亮的游泳池,四季恒温,小朋友每周都可以和爸爸来游泳」,小朋友开始跃跃欲试。

接着又开始第二招,指点那里:「现在买,送大礼盒,还有商场礼券,拿着礼券可以去买那边的小车」,小朋友开始躁动。

看我还是不为所动,再出招:「原价是6000一年,现在亲子套装,买大卡送小卡,而且这两天活动,再买一年送一年」。

我升起了支付宝的冲动。

结局是,我拉着小朋友离开了。

并不是抵抗住了诱惑,也不是故意扩大小朋友的心理阴影面积。

而是我想起,去年办过一张类似的卡,只去了一次就再也没用,哈哈。

往日的记忆在脑中呈现,那时,一不小心,就买了。

做一个小小的复盘,短短的对话,暗藏了许多认知吝啬鬼。

第一句:想到游泳,会触发愉快的亲子体验,人们往往会利用记忆中最容易提取的信息进行主观估计。但每天都游,还会有愉快体验么,未必吧,这是「可得性偏见」。

第二句:因为要奖品,所以会购买,人们在处理复杂问题时倾向于替换成简单问题。这是「代表性偏见」。

最后一句:就厉害了,原价多少和我并没有关系,但设定了一个高原价,让我产生赚了的感觉。最后再来个限时购买,设计终点线,让我产生不买就亏的感觉,去掏钱,这是「锚定效应」。

不看不知道,一看居然发现了这么多的认知偏见,怪不得一不小心,就买了。

生活处处是论证,有的论证是与人达成共识,有的论证是强使他人,接受自己的主张。

要学会理性分辨,少被收割韭菜。

套路你,没商量

套路仅止于此么,生活中也是常见,是不是的会逐渐免疫,切不可掉以轻心,因为高级的还在后面。

想到了最近,一则刷遍朋友圈的广告,在看答案之前试着独立分析一下问题。

这是RX咖啡的标语。在论证分析课上被选为了分析案例,我才意识到中招,因为我第一时间扫描了二维码。

这是一个高级的套路,细看每一个论点都言之有理,但却暗藏玄机,触发的是更高级的认知吝啬鬼。

为了方便识别问题,可以做一个小实验:把「小蓝杯」这个词换成一个其他的词,比如说「机器猫咖啡」,再读一遍,是不是发现,没有违和感。

这段论证的做法是,大结论是正确,但大结论之前的中间结论是无效,却对自己有利的「小蓝杯,谁不爱」,传说中的夹带私货。

认可咖啡文化的大结论,本能会压制理性心智,但「喝RX咖啡」却是无效的,这是「多重心智冲突」。

这是比较高阶的认知吝啬鬼,即使深思熟虑仍然难以克服,多观察周边,会发现已是常见的韭菜收割法,套路你,没商量。

理性障碍

「可得性偏见」、「代表性偏见」、「锚定效应」、「多重心智冲突」,这些都是认知吝啬鬼,人人都有,随处可见。

《超越智商》中,称其为「理性障碍」,起源于 作者 斯坦诺维奇 综述了大量研究后的发现:

理性和智力是相互分离的,和个人成就相关更大的是理性,而非智力。

围绕着智力可塑性有着旷日持久的争辩,但已有种种迹象表明理性比智力更具有可塑性,训练理性,无疑是提升个人能力的捷径。

如何训练理性,有指南。

人类学家 彼得·理查德 和 罗伯特·博伊德 讲到:所有动物在严酷的自然选择法则的重压之下,都愚蠢到只残留了可以快速逃生的智能。

但人类不同,虽然认知吝啬鬼是天生的,但可以克服。

斯坦诺维奇讲认为,认知吝啬鬼是先天存在的思维缺陷,无法完全,与其盼望「完美理性」,不如依托认知研究,一点一点击破。

多学案例,多做训练,都可以让你去一点点避免。

就像健身房的案例,由于血泪教训,避免了第二次相撞,这是学习带来的力量。

记录、反思会让我们更理性,生活是最好的训练场。

斯坦诺维奇同样给出了训练的路径:聪明人只有在被告知如何做的情况下才会表现优异。

如果要告知何为理性,要告知理性思维所需遵循的特定规则,比如 不要过度自信,避免框架效应 等,然后再完成一个涉及该规则的理性任务,会有显著提高。

比如广告的案例,在生活有意识去寻找,去识别,会逐渐形成理性意识。

此外,多接触高水平的论证,多参加论证分析的课程,理性会逐渐提高。

理性的力量

今天的案例,你中招了么,不要气馁,我也一样,人人都是认知吝啬鬼。

理性源自刻意练习,不会一蹴而就。

这是我的尝试和反思,

也是我的理性和摸索。

在《黑客帝国》中,尼奥面临了人生转折:红药丸或者蓝药丸,这是理性的大考。

你我的人生也终会面对。

希望你我,远离韭菜,赢得生活中的小考。

也希望接着写,成系列,赋能远方的大考。

相关文章

  • 人人都有,认知吝啬鬼 - 谈谈生活中的理性

    你,是理性的人么? 想想下面的问题吧,在看答案之前试着独立解决这些问题: 杰克看着安妮,安妮看着乔治。杰克已婚而乔...

  • 认知吝啬鬼

    心理学家Daniel Kahneman总结“人人都是认知吝啬鬼”。他指出,当人们在接收信息、对他人进行认知的过程中...

  • 人人都是认知吝啬鬼

    人类在进行信息加工时,大脑对认知资源的分配和使用极为吝啬,倾向使用低能耗的信息加工方式,称为认知吝啬鬼。 人类进化...

  • 认知升级——5

    1、认知吝啬鬼,利用直觉判断系统,以减轻认知负担,人类大脑遵循的原则是能不用,则不用,该用脑时也不用————生活中...

  • 人的认知为什么会出错

    “人类本身就非常不靠谱。认知吝啬鬼和意义寻求者使人类成为有限理性者。” --王芳,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 认知吝...

  • 【哲学微缩景观-13】“入门哲学”的基本问题

    “生理性聪明”,人人都有的,“差异”也是明显的,正所谓“天赋人权”。 “哲理性高明”,人人也是都有“宝剑锋从磨砺出...

  • 超越智商:人人都是认知吝啬鬼

    引言,斯坦斯诺维奇的这本书框架优美,将20年来的认知心理,理性,行为经济等成果融入到一本书中实属不易。但是,本书语...

  • 认知吝啬鬼的生死逃亡

    大脑在使用认知资源时极为吝啬,喜欢走捷径,我们简称之为“认知吝啬鬼”,人类在大多数的时候都是认知吝啬鬼,常常使我们...

  • 对付拖延

    人人都有拖延症的时代,了解拖延,才能更好的了解自己,从容生活。 心理学中,拖延指:主动选择,不理性且长期不做的行为...

  • 还有吗?还有别的xx吗?

    古典老师提过“认知吝啬鬼”这个概念。它是指大脑遵循能耗最小原则运行,理性是高耗能的,能不启动就不启动。所以有那句话...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人都有,认知吝啬鬼 - 谈谈生活中的理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wcnz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