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幼儿园园长天地每天写1000字
六大班主任治班妙招,看完受益无穷

六大班主任治班妙招,看完受益无穷

作者: 园长头条 | 来源:发表于2017-09-01 16:47 被阅读9次

当老师的,有谁能不遇见几个“不服管”的学生?其实,在与这样的学生沟通的过程中,师生双方都经历着丰富的心理活动,时而和谐,时而交锋;时而坦诚相见,时而拉起心理警戒线……

您苦口婆心,和学生斗智斗勇,却管理不好班级,究竟问题出现在哪里呢?今天推荐的这篇文章或许能帮你拨开乌云,真正找到治理班级的策略。收藏起来开学用吧!

谈话时多用“我们”——自己人效应

班主任在和学生谈话时(无论是个别谈心还是在全班讲话),特别是在说到一些不良现象时,习惯于说“你们怎么会这样……”“我要求你们……”,仿佛师生是对立的双方。因此,班主任在与学生说话时,班主任要经常提醒自己:多用“我们”,实在需要特指学生时,也尽量改用“大家”这样委婉的称呼。

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产生自己人效应您可以这么做:

1、把师生平等的观念落到实处

师生之间要想沟通顺畅,贵在真诚、平等。教师不要认为自己永远比学生高出一大截,要尊重学生的思想,尊重学生表达不同意见的权利。

2、善于寻找和学生的共同语言

教师和学生谈话,不仅仅是对学生施以帮教,还有大量很生活化的交流。这些交流,可以增进师生感情,维系师生之间良好的关系。良好的关系有助于教育问题的解决,实现良性循环。

3、学会对学生的事“感兴趣”

对学生感兴趣,其实就是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感兴趣,对人的心灵世界充满好奇心。这些既是班主任战胜职业倦怠感的有力武器,也是博得学生信任的很有效的办法。

4、试着使用一些改善人际关系的小技巧

比如,适当改变一下对学生的称呼;在了解学生脾气的前提下使用一些肢体动作,比如拍肩膀、摸头发、握手、拥抱;在学生的一些重要的日子(如生日),给学生制造一点惊喜,等等。

“数学老师说你很棒!”——第三人效应

心理学上把通过第三人佯作无意间转述他人的某种意见,或创造某种条件让对方间接地听到你对他的评价与关注,从而产生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或劝说效果的现象,称为“第三人效应”。

这种迂回战术在师生交往中非常有用。第一种情况,说话者(第一人)转述第三人的话,可以增强说服力;第二种情况:自己(第一人)不出面,由第三人转述第一人对第二人的看法,或创设条件假借第三人的话表达第一人的意思,可能在师生间有敏感问题或处理矛盾时发挥作用。

但第三人效应不是万能的,若把握不当,不仅效果不好,甚至还可能产生负面效果。教师在运用第三人效应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第三人”要投其所好

学生(第二人)和第三人的关系要良好,否则,第三人说话的可信度就比较低了。

2、对个性强的孩子可能效果差

如果学生的性格比较独立,个性较强,平时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那么第三人的作用就会大打折扣。

3、用滥了就可能无效了

不要在一个学生身上反复使用第三人效应。如果听多了第三人的话,学生就会变得敏感、警觉,会加重对第三人信息的过滤,第三人效应的作用也就会降低甚至失去。

4、千万别“穿帮”

如果第三人的话是无中生有,一旦“穿帮”,无论是第一人还是第三人,学生对他的信任度都将大打折扣。

好老师都是好的倾听者——格林斯潘效应

格林斯潘做过一项研究:如果对具体的语言回答,实验者用“嗯、嗯”等反应,被试者的语言行为会受到明显影响。事实上,行为举止、语调风格、言语方式等其他方式也会对对方产生影响,产生格里斯潘效应。

在学生和你说话时,请别忘了看着对方,并不时地做出回应。这对于融洽师生关系、提升师生对话效果十分重要。

“是的,是的,可是……”——可是效应

“可是效应”是指当我们试图让对方改变观点或接受自己的观点时,对对方的观点先采取“是”的态度(肯定),后采取“可是”的态度,对方就比较容易接受己方意见的现象。

1、让学生说话,不急于否定

在谈话中,无论学生说了什么,教师都不要立即下结论或简单否定,尊重学生表达思想的权利,在他们表达完自己的观点后,班主任不失时机地点头称是的同时,以“可是”转折。因为尊重是相互的,老师首先尊重了学生,学生焉能不给老师面子?说到底,这就是一种互惠心理——你对我理解宽容,我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回报你。

2、“可是效应”的典型例句

理解——“你说的我都听懂了。”

同情——“你也够倒霉的。这事儿不能都怪你。”

温和——“我建议你不妨这样……”

褒贬适度最和谐——黄金分割效应

如果是以教师为主导的师生谈话,那么师生说话的比例用黄金分割比例最合适,即6∶4左右。教师不能一言堂,学生说话必须占一定的比例,这样师生才能很好地互动。

在一次谈话中,批评和表扬的比例为4∶6最合适。如果你要进行一次以批评教育为目的的谈话,批评的内容也不能超过60%,另外40%应是肯定、鼓励和希望。把六成的批评用四成的鼓励串联起来,学生就不易产生逆反情绪。

先抑后扬,渐入佳境——阿伦森效应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往往更喜欢对自己先持批评态度后持肯定态度的人,而不是一直都持肯定态度的人。换句话说,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最不喜欢相反的情况。这种现象被称为“阿伦森效应”。

和学生谈话时,教师先“把丑话说在前头”,学生心里必然紧张、焦虑,担心老师对自己的印象不好。随着谈话的进行,褒奖的成分开始增加,学生的心情也随之变得晴朗。

另外,学生对老师提出一些要求时,老师可以先予以拒绝并指出存在的困难,和学生进行一番讨价还价后再“勉强答应”,并可就此约法三章,这样学生会更加珍惜机会。

——END——

插画 | 来源网络

相关文章

  • 六大班主任治班妙招,看完受益无穷

    当老师的,有谁能不遇见几个“不服管”的学生?其实,在与这样的学生沟通的过程中,师生双方都经历着丰富的心理活动,时而...

  • 读书|做好班主任

    《治班有道—班主任智慧手册》钟杰 钟杰老师是我很佩服的一名班主任老师,她干练、精致、独特,尤其是管理班级妙招高招频...

  • 在最苦的岗位上做着最快乐的小主任

    4月8日,带着学习的态度聆听了九位优秀班主任的治班管理故事与经验,同仁们治班的智慧,艺术让我受益匪浅;站在舞台上的...

  • 求助

    跪求能治姨妈痛的小妙招

  • 【班主任基本功】“无为而治”治班理念

    浅谈“无为而治”的治班理念 汪小燕 我做班主任已有14年了,作为初中班主任,到目前已带完四个毕业班循环。我带的班班...

  • 14个治班妙招,教你成为最好班主任!

    当老师的,有谁能不遇见几个“不服管”的学生?其实,在与这样的学生沟通的过程中,师生双方都经历着丰富的心理活动,时而...

  • 班主任治班策略

    班主任治班策略:通过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在班级中的地位 初中班主任张老师 9月14日 上高中的时候,我是一个很...

  • 班主任治班策略

  • 共读书目《治班有道》

    《治班有道》是钟杰老师做班主任智慧的凝聚,从中可以看出她的治班智慧,她生活的精彩,她教育的用心。在教书育人中,...

  • 一个班主任在偷窥学生……

    现在的中学生自觉性太差,作为班主任工作压力很大,为了能管理好自己班的学生,班主任都有自己的妙招。 夜幕如同黑色的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六大班主任治班妙招,看完受益无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wdk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