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如来的“离相”论,是佛教修行的开始,伴随着修行的整个过程,但不是终点,离相论强调修行者不但要离一切相,还要离法相与非法相。“一切相”在《金刚经》被归纳为“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和中国古代用“金、木、水、火、土”来代表物质的基本组成论理一样,“四相”代表了一切相的基本组成原素,也就是一切相。什么是“法相”,就是佛教本身及其组成因素,比如经文,佛像、佛法、甚至佛祖如来,这就是世人很难理解的问题,佛祖如来要让我们信仰佛教,可又让我们不住佛教诸相,那怎么修行呀?其实,佛祖如来注重的是世人的修行,佛教只是世人修行的载体,并不是修行的终点;佛法经文只是世人修行的理义与根据,并不是修行的结果;佛祖只是世人修行的引路人,不是修行的顶峰。如果世人修行时执著于佛教、佛法、佛祖,那么修行永远在修别人曾经修过的行,而无法找到本我与回归本性,因为你走的是别人路,而没有走自己的路,佛教为你提供了强大的组织后盾,佛法为你提供了强大的修行方法,而佛祖为你打开了修行的大门,一切还需要你一个人勇敢的往下走。
修行还要离“非法相”,因为佛的世界,就是“道与德”的世界,本身就具有包容性,所有有“法相”自然就有“非法相”,就像我们生活的社会,有善就有恶,有高就矮,有热就有冷,有穷就有富,有饱就有饿,德的品性就是能够包容下事物的阴阳两方。“非法相”说的直接一些就是佛教的反面教派,就是邪教,请注意这里的“佛教的反面教派”不是指基督教、伊斯兰教、儒教、黄教等劝善向上的宗教,真正的宗教是没有排它性的,一定是具有包容性。《金刚经》名句“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就证明了佛祖如来的和谐思想与佛教的包容性。离非法相,就是要让修行者远离邪教的诱惑,笃定精神,虔诚皈依,一心修行。
修行离相的目的,就是要修得六度上乘之法,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六度之法,如果你住财相与贪相,则修不成布施度,如果你住色相与邪相,则修不成持戒度,如果住我相住嗔相,则修不成忍辱度,如果住人相住懒相,则修不成精进度,如果住寿者相住非法相,就是修不成禅定度,如果住众生相住痴相,则修不成智慧度。其实,离相是为了更好的修行,不受其它人、事、物的影响,能够专心致志的修行,终获六度之智慧。修得六度之法,既是离相修行的目的,同时,修行六度之法反过来又加强加快了“离相”的强度与速度,而这样“离相”状态,又加强加快了修行的步伐,所以修行与离相是相辅相成的,是相互促进的作用,这是佛教区别与儒教的地方,中国传统的儒家学说讲的是阴阳对立统一,而佛教是互助统一,从这一点来说,佛教教义更接近中国传统的优良传统。以站在更高的角度看,“佛、道、儒”其实是一家,均以“无为法”作为自家修行的目的与方法,只不过佛教重在自身,道教重在自然,儒家重在社会,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与阐述及顺用“无为法”。佛教想达到身与心的和谐,道教想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儒家想达到人与社会的和谐,总之,都是要让世人顺势而为,这个势是自身发展之势、自然发展之势、社会发展之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