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里的书指的是非课本类的书籍。对于读书这件事的态度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转变,和部分极其讨厌学习的学生经过不断地磨合而渐渐喜欢上学习有些相似。
记忆中第一次注意到课外书是初中的时候,上课的时候总有部分的学生趁老师不注意的时候偷偷地瞄几眼课桌里的课外书,有小说,明星图集等。结果一不留神便沉迷于其中,忘了所处的环境,结果被老师撞了个正着,证据在手,真是百口莫辩。尽管如此,但他们依旧对手中的书籍爱不释手,只要有时间总会拿出来看上一会。当时只觉得课外书没什么好看的,既学不到什么又耽误学习简直有些得不偿失。因此对他们的这种做法不屑一顾。
读高中时,发现有个同学特爱看小说。虽然高中课业紧张,连学习的时间都有些不够。但丝毫不影响她看小说的热情,一下课好多同学都会适当的放松一下下,或是去操场上遛上一圈,或是趴在桌子上睡上片刻,或是和周围的同学聊聊天,亦或是爱学习的学生也正忙着刷上课内容。然而她却总是静坐在桌子上专注于她手中的小说。发现她看的大多都是近期热播剧的原版小说。有天和她聊天,便和她聊起为什么她如此喜欢看小说,看电视剧不是更好吗?她说读小说可以发挥自己想象力,边读边想,电视剧刷得太快了而且有些地方有些变动,小说才是原汁原味的。之所以下课不休息是因为看小说本就是一种放松方式。当时虽有些赞同但还是有些不理解。对于看课外书这件事,那时候的我是十分抗拒的。说来有些惭愧,读到高中就连中国的四大名著纸质版小说都未曾完整地看过一本,电视剧倒是刷了好几遍。
大学军训时认识了一个同学,而且是同一个专业的,很快我们就成了好朋友,好多时候都形影不离。她有看书的习惯而且很爱看书。平常她经常约我去图书馆,做完作业之余,她总会看看各种类型的书。刚刚开始时,她在我旁边专心致志甚至是享受地看着书,我总感觉有些无聊。后面她就会跟我聊读书的好处,但我还是不太感兴趣。可能是经常和她呆在一起受她的影响,我也会像她一样不时地从图书馆借书。刚开始时,不怎么看,到期了她总会提醒我然后还回图书馆,感觉那段时间的自己犹如书本挪窝小能手。有时她会和我小聊最近读的书籍,我还挺感兴趣的,因为听别人讲故事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然后她也会顺便问我读得怎么样,当然我只能皱眉。她有些生气,说分享是相互的。因为我喜欢旅游,所以她给我推荐了一些比较好读的书籍,都是图文结合的有关旅游类的。最开始时我只是看图画,慢慢地我居然对文字感兴趣了,开始能静下心来读一段时间。再加上那段时间上了外国文学,里面涉及到了很多的外国书籍,因此也会在老师的推荐下找来读,因为与考试有关便也耐着性子读了一些。读的时间长了便也不排斥了。
刚开始时,对于书籍的选择真的是一点头绪都没有。选了一本书,或许是因为听过这本书作者的名字;或许是因为封面图片或者文字吸引了眼球;或是因为学习要求要用到的;亦或是因为心血来潮等等。总之没什么方向,看到什么感兴趣就拿来读一下。慢慢地也能和她分享和讨论读过的部分书籍了并且很喜欢这个过程。知道的作者也越来越多了,也因为书籍记住了些许的名言警句,还可以随时拿出来使用一下,感觉挺不错,也初步体会到了读书的乐趣。所以大学的后两年有很大一部分空闲时间都是和课外书一起度过的。
毕业后,因为工作性质总会有许多的空闲时间,所以读书也成了闲暇时光的主角。但这个时候选的书籍更有针对性了,会看一些专业类书籍,功能性书籍,还会特意买一些外国文学涉及到的但还未看过的书籍等等。所以偶尔会去书店逛逛,看一下有没有自己感兴趣的,需要的或是最近一直想看的书籍然后把它们收入囊中。
以前听过一句话,忘记所有学过的东西然后剩下的才是属于自己的东西。有时候,会觉得看过一本书随着时间的推移都快记不得讲了什么。但这似乎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读过并且知道它会对你的生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刚开始时可能没有感觉,但读得多了,自然会察觉到,正所谓量变引起质变。正如三毛所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希望在读书的这条道路上一去不复返,既能享受,也能有些许的小惊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