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每天写1000字散文
李克富 || “装”出完美的人生

李克富 || “装”出完美的人生

作者: 李克富 | 来源:发表于2018-09-15 05:45 被阅读3101次

“社会是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在此舞台上扮演一定的角色。人们在社会互动中表现自己,整饰自我形象,达到一定的目的。”也就是说,人人都在扮演,都在“装”。

装:狗模人样!

就昨天我在涂鸦中提到的“虚假接受行为表演技术”,某学员让我给她具体做出解释,我没有答应而是让她先去查阅资料。在接下来的交流中,话题却由“虚假”扯到了作为社会化代名词的“装”。

她显然不认同我的观点,觉得为人应该诚实也应该真实。我无言以对,因为我知道她谈的是一种主流价值观——属于道德或伦理,而我所言的“装”或“不装”却是隶属于人的心理层次。跟她开玩笑说:“看到您对‘装’能够‘装’出一副不屑一顾甚至义愤填膺的样子,我就放心了。”就在她琢磨时,我赶紧再次转移话题,否则只能争论,因为话不投机。

今晨又想到了“装”,觉得有很多想说的东西。

曾经和儿子有段对话——

有一次我批评他,他反驳说:“我去朋友家,人家的父母都说我好,可就是在我们家,我自己的父母总是看到我的错误和不足!”

我说:“那是因为你在人家父母面前会装啊。”

“那我在你们面前也装好不好?”这孩子再次反驳。

我马上跟进,说:“好啊!好啊!你如果能在我们面前能装就好了,比如每天都装着不看手机,每天都装着打扫卫生,或者每天都装出努力学习的样子,哪怕成绩考倒数第一,我和妈妈也就不唠叨你了。”

“如果我在外边装,在家里还装,你们还叫我活不活了!”说完他不再恋战,拂袖而去。

我当时有些生气,今晨想起来,觉得儿子的心理挺健康,因为他知道什么时候装,什么时候彻底脱掉伪装。而当我进一步想到儿子能够彻底脱掉伪装时,突然感到了家的温暖和身为父母的合格,心中便热起来。

这眼泪不是悲伤。

接受培训时曾听到一个故事,说有个姑娘觉得自己特别丑陋,因内心极度自卑而不敢见人,就被建议去求助于一位大师。大师了解情况后送她一个漂亮的面具,让她时刻戴着并想象着自己被人喜欢的样子。姑娘表示会严格按照大师的要求去做,离开了。

N多天之后,大师与姑娘相遇,十分惊讶于她还戴着那个面具。姑娘说,她不敢摘下来,怕恢复到原来模样。大师只好动手。之后,又把摘下面具的姑娘带到镜子面前——她惊讶地发现,自己竟然变得像面具那样美丽!

记得老师讲完这个故事后让我们自由发言,大家所谈的都是“塑型”——足够长的时间会将一个人的面容塑造自己所戴的面具的样子。而我则不同,由“面具”联想到了荣格心理学的“原型”。原型有多种,但最重要和最突出的是人格面具(Persona)、阿妮玛(Anima)和阿妮姆斯(Animus)、阴影(Shadow)。而且,我知道“Persona”这个英文词的意思是“人物角色”或“伪装的外表”,自然也就将其与社会心理学的那个重要概念“社会角色”联系起来。

我说:“‘社会是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在此舞台上扮演一定的角色。人们在社会互动中表现自己,整饰自我形象,达到一定的目的。’(心理咨询师,2012年版,第11页)也就是说,人人都在扮演,都在‘装’。”

所谓内心强大,不是伪装而是真装!

自此,我就坚信“装”不但没有贬义,而且是人生之必须。

自此,我也就对那些在社会生活中不会装的人越来越讨厌,对那些因自己不会装而讨厌别人装的人越来越同情,当然,我本人也越来越善于伪装了——无论受多大的苦遭多大的罪,我都会装出无所谓的样子,有时候把被打掉的牙和着血往肚子里吞时也能够装出一副笑容。

前不久看了部电影,有个镜头是一个母亲临死前嘱咐自己的女儿:“你要笑,不要哭!这样,世人才不会觉得你可怜,欺负你!”从此,那个失去了母亲的女孩子想笑的时候就笑,想哭的时候也装出笑的模样,果真就没有人觉得她可怜,也没有人欺负她,她成就了自己完美的人生。

我若不装出坚强,岂不成了你希望看到的模样!

对此,我丝毫也不怀疑,因为完美的人生就(都)是装出来的。

相关文章

  • 女儿、妻子、母亲 --论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

    李克富 || “装”出完美的人生 - 简书 https://www.jianshu.com/p/1d0a44fd...

  • 李克富 || “装”出完美的人生

    “社会是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在此舞台上扮演一定的角色。人们在社会互动中表现自己,整饰自我形象,达到一定的目的。”也...

  • 提问与回答

    (李克富老师点评训练营25/90) 李克富||学生是心理老师的掘墓人而非跪拜者 - 简书 李克富||吾爱吾师,吾更...

  • 李克富点评训练营12/90

    李克富//“通感”就是“联觉”? 李克富//李克富//文学让我完成了对心理学的启蒙 作业:(1)反复读《荷塘月色》...

  • SST一次性心理咨询

    李克富|SST:我的粗浅认识 李克富 || SST:我的粗浅认识 李克富 我很快就接受了原来极度排斥的短程和快速心...

  • 李克富 || 假装与真装

    从真装经不装过渡到假装,心理成长所遵从的就是这个轨迹。不装是由真装到假装的桥梁。我们之所以颂扬假装,是因为那些假装...

  • 人生残缺,你可以选择温柔以待

    李克富 || 装:假作真时假成真 - 简书 https://www.jianshu.com/p/3c67c978...

  •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李克富 || 假装与真装 - 简书 https://www.jianshu.com/p/827ce224c5f8...

  • 2018-10-07 - 草稿

    会装是一种能力 2018年10月7日 星期日 晴 李克富老师关于“装”曾经写过三篇文章《装:假作真时假成真》、《“...

  • 李克富点评训练营16/90

    李克富‖我想静静却不能 李克富‖当心理咨询师的帽子绿了 “如果您高考成绩不理想,会不会抑郁啊?”——李克富 用封闭...

网友评论

  • 清晓视野:B=f(PE),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性别,性别角色,都有自己的社会角色。会装,就是社会化比较成熟的表现
  • 辛迪Cindy:曾经,我嫌弃老公情商低,不会说好听的话讨人开心。老公说,那是因为我在家啊,如果在家和外面一样累,那家还是家?
    想想老公说得也很有道理。
    在外面装,那是社会化需要;在家里不装,那是身心放松的需要。
  • 漂亮的花:明确自己的角色与职责,是做好每个角色的前提。
  • 丁金波波种快乐:装是必须滴
  • d5c390caf068:人们在社会互动中找好自己的定位才是真正的心理健康,并且根据场景变换而改变自己的社会角色,就怕在一个角色里陷得太深,需要角色转换时却出现适应不良了
  • 猫猫在路上:完全不装的人和一直都在装的人都不讨人喜欢。最好的状态是在装与不装之间游刃有余,拥有装的美好和不装的可爱。
  • 在温暖的阳光下:读了老师的文章,让我觉得自己原来没那么差劲,可能在某些方面还很优秀,当务之急,内心还要修炼的更强大一些,更要善于伪装,你装我也装,装装更健康,耶!
  • 晋春77:何时装,何时真实,因环境不同而变化。人生原本变化无常,装又如何?
  • 英子zhufu:每天在这个社会大舞台扮演不同的角色,慢慢慢慢就成为了自己希望的角色!
  • 兔莴苣:角色理论根据人们所处的社会地与身份来研究和解释个体的行为及其规律。人人都在扮演,都在“装”。人生来就有角色比如建立在先天因素基础上的先赋角色。随着社会化程度的加深,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多。不是每个人,也并不是每个人每个时候都能清楚并且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角色偶有失调也很正常。那心理层面的“伪装”里有没有对角色失调的否认压抑呢?处理很多的心理问题“接受”不是基础步骤吗?
    兔莴苣:@兔莴苣 在弱弱地说一句:其实我不苛求完美的人生。
  • 唐铭含:完美的人生本就是装出来的,是否可以理解为没有完美的人生?那趋向的完美的装,对自己是接纳还是不接纳?
  • 方圆fg:你相信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并且证明你是对的。请看《信念决定命运》
    https://www.jianshu.com/p/67dfb8166bcd
  • 清净_6584:老师打开了我的心扉,明天下午准备去装一下。在适合的场合讲一些适合的话...
  • 王振法:原来完美的人生就(都)是装出来的。
  • 528d3a56da7f:‘装’是种心态。是给自己面对困苦的强心剂,是各种角色的准确定位,是对关系高度认同。
  • cc2aa2a9d081:"有时候假装坚强,久了,就真的坚强了"。如果用心理解释,是不是暗示在起作用?
    "你要笑,不要哭,那样就没有人觉得你可怜,没有人欺负你"。是不是也是暗示的作用?如果哭是对自己情绪的宣泄,我们能不能认同呢,不哭装笑,长期的压抑,是健康的方式吗?我在反思,哭的人,我同情ta,我曾欺负过哭的人吗?请教李老师及各位
    梳雨_8fee:@淡泊宁静_3e03 你不会欺负哭的人,但是你确定所有的人都会跟你一样吗?
    兔莴苣:@淡泊宁静_3e03 我也有此疑惑🤔
  • 衡润心怡:我就坚信“装”不但没有贬义,而且是人生之必须。
  • 大力133338:装着装着就成了真的,这是什么样的心理过程呢?除了老师说的“原型”,还有没有其它的呢?思考中……
  • 漠上苍穹:装着装着就成真的了!所以我们得装一切美好的东西!
  • 王秀美心理咨询师:突然想到,为什么有的人在外边是一个好人,回到家里反到成了一个“恶人”,就是在外面他会装,在外面把自己装成一个强大的人,这是自我保护。在家里不装,回到原始的状态,是因为家让他觉得安全,完全不需要装。
  • 不辨_:一直装也挺累的,偶尔也需要不装……所以我们需要在装与不装之间自由切换。
  • 付海霞_3107:假装坚强久了,内心也就真的强大了
  • 唐山赵建慧:装是社会人的专利,家是本色的出演,人往往不自觉的丢掉了一些东西,而让社会行为影响到了家庭环境,让家失去了温馨!努力学会家与社会的切换,让自己做个会‘装’的人!
  • fae30bc1dc89:“塑型”——足够长的时间会将一个人的面容塑造自己所戴的面具的样子。
    有次在课上老师讲这个面具的故事,就很受启发,也在生活中学着应用😊 。
  • 79d35d37693a:‘’对那些因自己不会装而讨厌别人装的人越来越同情。‘’呵呵,我是文章中的被同情者,不装,知道随性知道何时自律的人生难道不好吗?
    老师说:装,一个是人格层面,一个是心理层面。也许我还没有领悟,装与不装,全凭自己作主。
    如果能装一辈子,没准儿也能“装”出完美人生。只是,会不会很累?
  • 穆占叶1:在社会上混,不装是活不下去的,精神病人因为太真实被归拢到一起生活了。而心理健康的人,知道什么时候装,什么时候不装,切换越自如心理越健康。
  • 曲晓岩:开始的时候是装作很开心,后来的时候是真的很开心……
    不知道是装的时间太长都忘了自己装的初衷?还是因为装带来了改变最终装变成了真实?
  • 闻岱:装,是一种塑形技术。关键知道什么时候可以装,什么时候不装。社会支持系统很重要。
  • 心语花香:想起那些善意的谎言,假装背后是真爱
  • 张素娟_心理咨询师:老师到底还有多少东西没有被挖掘出来,教给我们?什么时候开高级班?
  • yy点点:有时候假装坚强久了,内心也就真的强大起来💪
  • 梳雨_8fee:能装会装,心理健康!
  • 聆心2016:装是必须的,一旦对此形成认知,剩下的技能问题就相当简单的多,因为这都属于自己掌控范围内的事。而能够不装的社会支持系统却是必需又容易被忽略,哪怕意识到了,也还涉及到不光是自己的情况,相对而言,它引发的心理问题更多。
  • 苗尔平:原来一个是“社会道德伦理”层面,一个是“人格”层面。
    还有,将“虚假接受行为表演”作为技术,和作为委屈自己‘’讨好‘’他人的委曲求全、寻求接纳和安全,这二者是不是人格成熟度上的不同呢?
  • 七月的简书:老师,你说人生来真的就是各种学吗?各种认知之后不是本性生存而是各种纠正,适应,改造。为什么本性是不让自己舒服的,而学习后的各种修正却可以改变很多让人被动的感觉?总是不断的否定自我好吗?当然目的是让自己更好一些,可是有点饶,你一定知道我其实想说啥,大体感觉是觉得自己明明还不错啊,怎么就各种对自己的否定呢😄😅😅
  • 于丽萍_ylp:对那些因自己不会装而讨厌别人装的人越来越同情。
    “装”出完美人生😋
  • 呵呵无言:装的艰难,不装的舒坦。二者的界限很难分清。只有自己不纠结,便是健康。世人都笑我太痴,我笑世人太痴狂。
  • 李宜秦:你要笑,不要哭……看完心里也热热的
  • 464b9300fc8e:装是印象管理的方法之一

本文标题:李克富 || “装”出完美的人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wlu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