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水印象

作者: 简之宁 | 来源:发表于2017-03-18 07:39 被阅读167次
    图片来自网络

    这几日清晨,总是被窗外的鸟儿唤醒,呼朋引伴,啁啁啾啾着叫个不停。循着声音望去,却不见半点身影。好似在这棵树上,又好似在那棵树上。窗外正对两株翠柏,稍远些还有梧桐。它们娇艳地绿着,正值青春。

    住处与其说是宾馆,倒更像个农家大院。三排长长的平房,之间有走廊相通,足不出户便可游走其中。院子东北是一个不大的鱼塘,水碧绿,不时冒着泡泡,旋开几朵涟漪,静悄悄的如昙花般开了即落。

    塘边几株柳树,枝条浓密,垂到水面上,好似对镜临妆。院子四周种着树,中间是菜畦和花园。休息时,我们常在这里随意游走,闲适惬意。

    这次培训选择这里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此地有温泉。这个小镇也因此得名——热水。

    吃过晚饭,刚过六点。正值夏日,太阳明晃晃,还有些许炎热。几个人结了伴出去,向北穿过一条横街,便到山脚下了。

    沿着山路上去,两边是碧绿的梯田,玉米伸展着宽大的叶子,含着苞,吐着穗。这个时节,苞蕾尚显几分清瘦,却翠绿着一片生机。想着秋收时节,漫山青翠会变成怎样的饱满金黄,耕种的人儿又是怎样丰足的笑脸呢。

    山是缓的,并不高,不知不觉便到了顶。北望,是又一座山,遮了视野,看不到山的那边是什么。也许是一个村庄,一条河流,或者,山外还是山。因为看不到,反倒生出无数想象。

    向南,整个小镇尽收眼底。小镇南面还是山,苍翠绵延。只有两条街的小镇好似掩在一道绿谷里,青山碧野,绿树红墙,宛若一幅迷人画卷。同行的许教授来自湖南,不禁感叹,分明一派江南风光!

    下得山来,沿住所一路向西,有三两农人在路上晾晒植物,褐色,结穗。同行几人都不知何物,猜是药材。讨教后方知是草籽,打好后喂羊的。

    两头毛驴悠闲走过,一大一小,应是母子,黑色毛皮泛着亮光。小毛驴显然出生不久,圆头圆脑,煞是可爱。

    同伴洁胆小,怕被踢到,躲得远远。竟然不识,指驴为马,引得笑声一片。想起小外甥女在幼儿园学到的常识,“驴的耳朵长,马的耳朵短”,拿来教之,伊人且笑且惭。

    眼前出现一条小河,河上有桥,异常简陋,只容一人通过。河那边是一片树林,羊肠小道蜿蜒其中。脚下不时有黑色毛虫爬过,引来胆小同伴尖叫声声。更有欲打退堂鼓者,遭大家批评与鼓励后,方硬着头皮,战战兢兢前行。

    穿过树林,一片屋舍跃入眼帘。有人笑道,真个是“古道西风瘦马(驴),小桥流水人家”呢!众人大笑。

    图片来自网络

    走近一户人家,但见院后一片碧绿,过人高的玉米长势喜人。紧挨着几畦豆角,架上串串豆荚如风铃一般。门前一棵沙果树,不高,却结满了果子,无人看管。偷摘了几颗,竟如儿时般兴奋。咬上一口,青涩得很。

    前面一户人家,院门敞开。我们按捺不住,欣然造访。许教授亦兴致盎然,欲了解些风土人情。

    家中大嫂迎接了我们,还有一对大爷大娘,拄着拐杖,立于窗下,好奇地看着这群不速之客。我们打过招呼,说明来意。他们便笑盈盈地和我们聊起家常,不存丝毫戒备,亲切自然宛如旧日相识。

    环顾整个小院,座北朝南三间正房,东侧一排门房。甬道上晒着两盖帘果干。界墙边一棵杏树,枝头杏子繁密,尚未熟透,一半泛红,一半吐翠。

    一棵枣树,枝叶间枣子点点,尚小且青。窗下不远处,还有一棵桃李,嫁接一起。一半是桃,一半是李。不知谁嫁谁娶,红红绿绿,很是甜蜜。

    园里种满了蔬菜,青翠喜人。同伴燕从未见过蔬菜如何生长,分不清哪个是辣椒苗,哪个是茄子苗,也不识南瓜秧和豆角架,不时引来笑声。

    大嫂也淳朴含笑,耐心地有问必答。看着满院果蔬,一行人不禁向往起来,什么时候也能拥有这样一处小院呢。大嫂随即答道,村里有卖的,现在就可以买啊。

    心下思量,这样小院,小住几日,或可觉得美。长住下去,基础设施不比城里,果真习惯并喜欢吗?大嫂一脸真诚,让我陡生惭愧。感觉自己有点叶公好龙。

    站在果树下,大嫂热情邀我们采摘果子。虽正中下怀,却有些难为情。见我们迟疑不前,大嫂引我们来到屋后,指着一棵缀满了金黄的杏树说,这棵树上的杏子已经熟透,不似那几棵入口尚酸。

    边说边摘给我们。树的周围已经落了一些熟透的杏子。大嫂热情地劝我们自己动手,说自家根本吃不完的。大家这才放开手脚,每人都摘了一些,边摘边吃,又甜又美。

    回头不见许教授,退回前院。见他正一边和大爷大娘聊天,一边不时用手机对着小院拍照。送他杏子,赞不绝口。

    天色渐暗,告别了这家人出来。一路都在感慨小镇人家的淳朴热情。在城里,有谁敢让一群陌生人随意造访登堂入室呢?

    人心不古,世风不古。在这个美丽小镇,或者可以“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吧。这样想着,一种美好却又久违了的情愫油然而生。

    第二天,许教授向我们打听镇里药店,说那家老大爷常年哮喘,他已答应给他买药送去。我们转遍小镇的两条街,竟然没有寻到药店。

    第三天培训结束,我们匆匆离开热水。没能帮许教授达成心愿,不仅是他的、也是我们的遗憾了。

                                         2008年7月25日

    《踏莎行  热水人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热水印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wqun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