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旅行·在路上艺术之家
1988,美国和中国都有一辆Fast Car

1988,美国和中国都有一辆Fast Car

作者: 秦颂 | 来源:发表于2017-03-08 20:49 被阅读0次
特蕾西·查普曼(Tracy Chapman)

你知道特蕾西·查普曼(Tracy Chapman)吗?

你听过《Fast Car》吗?

1964年, 特蕾西·查普曼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的克利夫兰的一个工人家庭。

黑人,女性。这两个标签注定了她一生的不同。而她的未来也将这两个标签打破的彻彻底底。

她从小开始学习弹奏吉他,后尝试创作歌曲。高中毕业后,查普曼因获取少数民族学生奖学金得以到大学就读深造。

在大学时,她主修人类学和非洲人文学。求学期间,她迷恋上了民谣摇滚,开始在咖啡馆里弹唱自己的作品。她的歌旋律简单,朗朗上口,歌词深刻,发人深省。

她也于1986年拿到大学人类学学位,其后她继续在波士顿寻求发展。

1988年她以同名专辑与其中单曲《Fast Car》进入歌坛并且一鸣惊人。

美国这几十年来,经历了30年代的萧条和战争,经历了40、50年代的“垮掉的一代”,经历了60年代的嬉皮士运动、理想主义,70年代物质主义又主宰了一切。

当美国来到《Fast Car》所处的80年代末期,性解放、经济滞胀、“挑战者”阴影充斥着社会的各个角落。

也有人说,美国的80年代似乎是60年代的翻版,六十年代是人们为社会正义和变革而抗议的年代。那时,很多美国人示威抗议越战,黑人为公民权利而斗争,女性为男女平等而斗争。

然而到了80年代,相比社会人们更加关心自己,这可能就是精致的利己主义所泛滥的年代吧。对那时的美国社会来说,成功主要以钱赚多少来衡量,人人想要过好的生活,并且得到更多的钱。

这就是《Fast Car》所处的80年代。

而《Fast Car》的内容,则更加隐喻的描述了80年代的美国。非裔女性仍是处于弱势,再加上生来贫穷的家庭,教育机会则更加少。在成长的过程中,也易因现实所迫,做出不好的选择,从而继续影响他们的下一代。最后,一代代重复着父辈的命运,难以脱离弱势族群,打破种族的藩篱。

而那时,80年代的中国也发生着改变。

香港的80年代,刚刚确立了亚洲金融中心的地位,经济腾飞也带起来娱乐事业的蓬勃发展,巅峰则是80年代中后期的谭张之争以及后来90年代四大天王的崛起。

而那时的中国内地,流行文化的出现根本原因就是改革开放,崔健的《一无所有》,红遍了大江南北,唱出了那个时代所有中国年轻人的心声。歌声中那种面对社会变革的无助与彷徨,也造就了那个无比开明的80年代。

再回到特蕾西·查普曼那辆《Fast Car》。她在80年代轻轻地拨动吉他,哼唱着“你有一辆快车,我想有一张可以去任何地方的车票。”歌里表现的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困顿和人们的梦想,主人公想要脱离这一切,坐上快车远离烦恼。现实与梦想就像两条平衡线,主人公想驱使这辆快车使梦想与现实可以相交。“快车”成了解决生活困境,接近梦想的一种深刻象征。

她在那个80年代,因为这一辆“快车”火的一塌糊涂。

也只有她,在那个年代,想拥有一辆“快车”逃离喧嚣的都市与人群。(完)

You've got a fast car

你有一辆快车

Is it fast enough so we can fly away?

能否带我们疾驰逃离这一切

You gotta make a decision

你得做好抉择

Leave tonight or live and die this way

要么今晚启程远行 要么在此终其一生虚度光阴


文 | 秦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988,美国和中国都有一辆Fast Car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xdig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