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
“打破沙锅问到底”——孩子到底做的对不对?

“打破沙锅问到底”——孩子到底做的对不对?

作者: H计划 | 来源:发表于2019-11-25 16:25 被阅读0次

打破沙锅问到底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dǎ pò shā guō wèn dào dǐ,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出自宋·黄庭坚《拙轩颂》:“觅巧了不可得,拙从何来?打破沙盆一问,狂子因此眼开,弄巧成拙,为蛇画足,何况头上安头,屋下安屋,毕竟巧者有余,拙者不足。”。

生活中也有这样的孩子,统称为“认死理,较劲”甚至有的家长不耐烦或不能继续解答或妨碍了正在做的事就直接来一句“你怎么那么烦人,问你妈/爸去”,你经常这样对待孩子吗

你可能一时让孩子安静下来了,你可以专心看书、做工作,可是有没有想过当你拒绝孩子的同时也向他传达一个信息“你这样很招人烦”,久而久之就害怕回答问题,害怕“打破沙锅问到底”只是不想招人烦。

有孩子的家庭,话题永远是孩子,当两组家庭在一起的时候又要让孩子多说话,多表达自己的观念,问题是这时候的孩子还有自己的观念吗?都已经被磨没了

在上学时也会有这样的情况,有的老师急急忙忙的走,根本来不及解答学生的疑问,也有一些老师特别的有耐心帮助学生把一个问题吃透。

记得初中写一篇文章,题目选的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发展”,自信满满的写了很多,以为可以得到满分💯,等到试卷发下来时,傻眼了,10分而已(作文满分40分),跟预想的天壤之别,我非常不服气的找到老师,为什么不是满分💯,老师告诉我:“你选的题目,太大了,不是你现在能写的,以后不要再写这类题目”

当我再去表达什么原因却被告知以后别写就行,我承认这这样的题目太大了,当去进一步了解的时候却被“不耐烦的打发”并没有告诉如何去写好一篇文章,没有告诉一篇文章都有什么架构,如何选标题,如何开头,如何写内容,如何结尾。


当然有很多的书籍教学生如何写好一篇文章,也有的老师教学生去写一篇好的文章,可是这只是占了其中的一小部分,还有其他的课程需要教授。如果每个学生都能看得懂,理解的透,那是最好不过的,很显然学生是无法独立完成的,毕竟知识储备和理解能力有限。

也就因为学生单独的看书理解不透,不懂如何去看,如何去下手写,如何去编排顺序,才需要老师,去做“灯塔”指明方向,去做“引导者”让学生走好每一步

老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我非常相信老师已经完成了“传道授业”,可是面对我们的“惑”却有的老师没有没有解答

是认为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够,还是老师本身都不知道如何写好一篇好的“文章”,只是知道不能去写这么大的标题!

如果是第一种情况,那为什么老师不去“授业解惑”,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提高写作能力

如果是第二种情况,哪这个所谓的老师根本不能称为“老师”只是按照“系统识别、设定程序”去判断对与错,跟机器没什么区别。而没有解答“为什么,怎么做,怎么改”,


我记得在语文里有一个题是“古诗词鉴赏”,

首先“古诗词”本身就离我们100~500多年的历史了,

当时的历史什么样?

当时的社会环境怎么样?

当时作者所处的地域文化特色是什么样的?

当时的作者遇到什么事情写下了这篇诗词?

作者是多大的年龄?

经历过什么?

这些我们作为学生都懂吗?不懂,都不能说不懂,是根本不了解,怎么去表达。

再说“鉴赏”,那简直就是让我们跟作者来个“灵魂互换”,要不然怎么回答出来呢,就算回答出来了也不是“鉴赏”而是背诵的答案,那就不叫“古诗词鉴赏了”而叫“古诗词搬运”,是“答案”的搬运工。

现在很多大公司在面试招生时候,会出一道题,让面试的人回答,有的人回答的就像标准答案一样,有的人就按照自己的理解,可是往往后者被录取了。原因是因为公司需要有创新能力和思维的人才,


我自己的真实经历了一次这样的“尴尬”场面,在上大学期间跟着专业老师做培训班,刚刚入健身行业,对很多的知识和技能特别的渴望,记得在一次晚上上课,请来了一个大师兄讲解专业的知识,师兄在上面正在激情四射的讲,下面突然有一个学员举手询问其中一个知识点,师兄只做了简单的回答,为了不影响其他学员课程的进度,她课下又是“打破沙锅问到底”,最后还是把师兄难住了。

当时我的感受特别的尴尬,特别的不好意思觉得无地自容,可是反过来想,如果她的学员这样问她而没有回答上来是不是就影响了她在学员心中的形象进而影响到她的工资。后来我一改常态,也抱着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心态去看待每一节课,每一个动作。

作为一个老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更要去“解惑”,不能让学生在学习上有困惑,有不解,不能死记硬背,只是记住了表面意思,没有真正的去理解“内部的结构”,

作为家长在孩子有困惑或不解的时候一定要耐心给孩子解释,消除孩子心中的疑问,如果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可以大大方方的告诉孩子:“这个问题我也不懂,不过咱们可以一起打开电脑找出来,或去图书馆找资料”,在这样的过程比那些刻意营造亲子关系还要有用,更加的真实。

没有同一样的叶子,没有同一个模样的人,作为老师也是如此,职业高低各有不同,相信每一个想做为老师的人都是值得信赖和敬佩!也希望学生可以“解惑”,达到真正的“会”


我是贺计划,一个在健身行业“摸爬滚打”八年的小白,每天分享儿童健身以及“成长发育”的那些事,希望了解更多实用小技巧,关注我每天学习一点,

毕竟

成长不易,且行且珍惜

相关文章

  • “打破沙锅问到底”——孩子到底做的对不对?

    打破沙锅问到底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dǎ pò shā guō wèn dào dǐ,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出自宋·...

  • 到底做的对不对?

    婆婆最终选择出去租房住,我知道我的原因比较大,我不想让他们继续溺爱他儿子和孙子,因为她的溺爱,她孙子缺少了七年的父...

  • 感赏与投射84 10-31

    摘抄: 教育是慢的艺术! 孩子身上很多问题的产生,往往是父母在教育上没有耐心而造成的。 ❶当孩子打破沙锅问到底...

  • 打孩子到底对不对?

    打孩子不是最正确的方法,但是孩子明显的错误,说教无用该怎么办? 我觉得这个问题是因孩而异的! 因为孩子最好的教育在...

  • 打孩子,到底对不对?

    每次看到留言,妈妈们说孩子如何不乖,如何叛逆,自己气急了才打他,看到这样的描述,我的心情都会很沉重。 一方面,很同...

  • 教育是慢艺术

    孩子身上很多问题的产生,往往是父母在教育上没有耐心而造成的。 ❶当孩子打破沙锅问到底时,没耐心的你厌烦的表情...

  • 10.无从选择了

    到底对不对,狠心做的决定到底对不对。 翻看了两年前的聊天记录,是啊,不知何时,这样亲昵的对话越来越少了。 从理性且...

  • 说说理解力

    我发现孩子的很多「问题」最终都被归结到理解力上。本着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科学精神,我不禁要问「理解力」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 打破沙锅问到底

    老妈总是说我:你这孩子总是打破砂锅问(纹)到底。 砂锅?是潮汕砂锅粥那样的嘛?不是。这是一种...

  • 打破沙锅问到底

    大家听过这样一句话么?一个人,竟然可以在没有钱,又没有事业的同时,还没有时间?真是绝了!你是怎么做到的?哈哈哈,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打破沙锅问到底”——孩子到底做的对不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xdjw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