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代表作《安娜.卡列尼娜》由伯纳德·罗斯于1997年拍成一部电影。其中影片《安娜.卡列尼娜》开头的一场戏是二号主人公列文被狼追赶掉入陷阱中,抓住藤蔓,往上是一群饥饿的狼群,往下是一只虎视眈眈的野兽。在进入毫无逢生的绝境中,列文尝了一口峭壁上的蜜糖。对于蜜糖这一细节,导演伯纳德·罗斯注意到了托尔斯泰作品中突然出现关于“死”的标题。他揣摩出了托尔斯泰在这部作品中对于生与死的思考。导演伯纳德·罗斯把生死的考虑用这一场戏表示出:在死境中有希望。
托尔斯泰关于生死的思考是在他完成《战争与和平》之后产生的。1869年,俄国社会生活和人的内心世界正被资本主义冲击,社会与人的矛盾激化,人们处于焦躁不安中。这一年,托尔斯泰途径阿尔扎玛斯,在一个深夜里,他首次体会到忧虑与死亡的恐惧。这种恐惧打破了他之前平静的心境。“一切都翻了个身,一切都刚刚开始。”在这剧烈的社会变革冲击下,托尔斯泰经历精神探索,最后上升到与自身阶级的反抗。“阿尔扎玛斯的恐怖”预示着托尔斯泰的精神危机的来临。《安娜.卡列尼娜》的悲剧色彩正是托尔斯泰在“一切都混乱了”的社会状态下寻求精神出路,求而不得的体现。可以说安娜“生”的悲剧或多或少都有托尔斯泰的思想隐射。
安娜的悲剧是当时上流社会的牺牲品。身为上流社会的贵妇,她做出偷情的事,大家都对她指指点点。她的丈夫卡列文要跟她离婚,剥夺她妻子和母亲的身份。就连她的爱人佛洛斯基与她拥有同样的身份,却能出席上流社会的各种社交,而她只能被束缚在家。安娜的哥哥也是偷情者,他的妻子原谅他的行为,他就过回原本的生活,偷情这件事对他似乎没有影响。而安娜却被这世界抛弃。无论中西方,对女子的枷锁始终存在。
安娜的悲剧纵然有社会因素,但更多的是她精神世界的痛苦。以女性的角度来看,笔者对安娜深感同情。只要知道这部名著的人都知道安娜在这剧中身为人妇,不顾世俗,与佛洛斯基偷情,体现出她对爱情的热烈追求。大多数人都以赞美安娜行为为主。笔者却要同情她,同情她的“爱而不得”。
她身为一个上流社会的幼妇,拥有年轻女孩都有的特性:不成熟。她知道自己在莫斯科与佛洛斯基的一舞之后,喜欢上了他。在她离开莫斯科的时候,她就决定断了这念想。这可以看出她还是有理智的。说她不成熟,还是因为佛洛斯基追她到莫斯科,纠缠着她。她妥协了。因为爱?还是因为不知道,刚好佛洛斯基给了她答案?总之正是她答应他之后,她的悲剧才开始。
两人的爱情似乎只有安娜在努力。想太多的是安娜,做太多的也是安娜。她只是一个女子,一个需要被理解的女子。而佛洛斯基只是爱安娜,却没有理解她,反而对安娜的痛苦不理解。被上流社会抛弃,被剥夺母亲身份,她的内心渐渐地痛苦起来,处于生与死的状态。安娜的最后一棵救命稻草佛洛斯基的离开赴会让她走向了痛苦的深渊。在生即死的情况下,安娜最终走上她的宿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