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开始,心理学家去了一所小学,在所有班级的学生中抽取了一批人,然后将这些孩子的名字写在了名单上。
随后又将名单交给了老师,并告诉他们,这些孩子将是未来最有发展前途的人,但需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老师受到了名单的暗示,平日里对这些孩子的赞许更多,指责更少,这些孩子也变得更加自信乐观,成长得更加优秀。
事实上,这份名单的人都是随机挑选的,可在暗示的力量下,在赞赏的作用下,推动孩子们走向了更好的人生。
在家庭中,语言对每个人的作用也是如此。
父母经常说什么样的话,就会影响孩子造就什么样的心态,从而成为什么样的人。
父母的说话方式,就是孩子性格养成的关键因素。
父母总是将消极的话挂在嘴边,只会让孩子生命里的福气“偷偷溜走”,给人生增添更多阴霾。
央视《心理访谈》栏目有一期,展现了一个真实案例:
33岁的女孩范成金,毕业十年一直待在家里,依靠父母生存。
有人质疑她“啃老”,她满腔怨恨:“现在这样都是父母造成的。”
在她的记忆中,父母很少给予她正面的鼓励和支持,有的只是数不尽的否定和批评。
年少时,不管她学习成绩进步多大,不管多么努力,父母只会冷淡的表示:不够好,要更努力。
毕业后有一年,她本想计划创业,跟父母交流自己的想法,可得到的只有一句:都是空想,没用。
她尝试养鱼赚钱,每次喂鱼的时候,母亲都会批评她:“又在那摆弄那些东西,只知道玩。”
她做好饭和父母一起吃,母亲直截了当表示:真难吃。
她聊起自己的人生规划,父母还会嘲讽:“你成事了,狗都成事了!”
在长期被否定、打击、指责下,范成金心中装满了恐惧和压抑,无法正常社交,一步步走向了深渊。
提到成长的经历,她感慨道:他们剪掉了我的翅膀,却怪我不会飞翔。
毕淑敏说过:“在纷乱和丑恶的气氛中成长的孩子,是伪劣家庭的痛苦产品。
他们在家中最先看到并习惯的待人处事经验,是破碎流离和粗暴残酷。”
父母的嘴,就是孩子的路。
父母面对生活满是怨言,孩子的内心也难以住进阳光,解决问题只会消极,生活也会越过越糟。
父母教育子女只剩指责,孩子的人生就会失去光与热,每天接受到的只有负面能量,生命中留下一道道伤痕。
一个家庭中,父母好好说话,拥有积极的能量,才是送给儿女最好的礼物。
请相信:积极的说话态度,和善的语气,良好的沟通方式,会让家的和气越来越多,也会让孩子的福分越来越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