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11

作者: 疏人儿 | 来源:发表于2018-04-11 12:41 被阅读0次

    当我阅读到某处,感动像吃了芥末一样迅速蔓延到我的全身。此刻我不再思考阅读的意义,只是觉得这一切刚好。


                                            无事时不可或倦,人贤者视其自修。

                                                                                                                 ——左宗棠

    曾看到过这样的一段描述:

        早晨八点就开始坐在咖啡店里用iPad看无聊国产连续剧的女人。坐     在角落里,桌子上有大瓷杯的拿铁咖啡,戴一顶讲究的巴拿马式草编礼     帽。空间里弥漫着连续剧发出来的噪声。

    我不禁暗自猜想,她的生活里究竟隐藏着一种怎样的匮乏。

    我们习惯在生活中随波逐流,把身心交付给流淌中的河流,希望通过短暂的快乐来摆脱现实的虚妄。

    在难以言说的混沌和清醒之间,度过时日。

    时至今日,通过手机和网络,一切都以娱乐的方式呈现,人也逐渐成为娱乐的附庸。我们的确需要更为长久的深厚的单纯的事物来达到物与灵的平衡。

    而阅读书籍比其他任何方式都更有效地把人们从现实的虚妄中解脱中解脱,从而得到真正的可与血肉之躯交融的信念,以此重新认知接纳和治愈自己,完成对自我生命的修复。寻求自我的解决之道。


    早在1772年的时候,雅各布.杜谢就已经有这样的说辞:“特拉华河畔最穷苦的的劳工也认为自己有权像绅士或学者一样发表对宗教和政治的看法......”这就是当时人们对于各种书籍所表现出来的兴趣,几乎每个人都在阅读。

    我们可以粗茶淡饭,衣不蔽体。但我们依然可以拥有语言和文字,这是一种尚未过时的需要苦修的教养。


    一旦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搜罗网络最新信息的箱子,却不给自己的发现留下储藏的空间。也最终会被短暂的快感淹没,逐渐成为娱乐至死的物种。

    我们说出的话,无论声音多么嘹亮,都是别的喉咙里嘟囔过的。我们发表的意见,无论多么周全,都是别的手指圈画过的。在自己生存过的地方,却找不到生存的证据。

    而阅读带来的不止是对自我的解决之道、对看待事物有自己的角度和思维,更是一个人修养本质的外化。最为关键的是:当我阅读到某处,感动像吃了芥末一样迅速蔓延到我的全身。此刻我不再思考读书的意义,只是觉得这一切刚好。


    一如我的写作,要得到的不是认同,只是表达。发乎本心做一件事,做好,做够,做完。且一直写下去,让愿意读之的人读到它。除此之外无他。

    漫长文字路,酝酿、琢磨、更改、推送,时间就此打发。每一篇文图被整理发布,都让我觉得崭新而充沛。仿佛觉得能够以此过完一生。

    如果可以在一件专注及敬重的事情上用力的使用生命,这未尝不是上天赐予的一种恩惠。

    就像是高度的白酒,即便独饮,也使人浑身暖和,心中热烫。

                                                                  ——end—— 

                                                           喜欢请关注:sr56592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8-04-1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xva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