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在整个明朝皇帝中,绝对是排名靠前的勤政皇帝,然而他还是当了亡国之君,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其一,明朝内忧外患太严重了。
明朝亡于崇祯皇帝,但绝对不是从崇祯时期才走向灭亡的,早在万历年间,明朝就开始走向衰亡。
自从张居正去世后,失去约束的万历皇帝亲政,作为一个皇帝,万历帝酒、色、财一应俱全,疯狂的聚敛钱财,导致张居正改革以来国库积累的被挥霍一空,而皇帝的私房钱却圆鼓鼓的。万历皇帝长期不上朝,致使国家机器运转受到严重影响。
万历三大征,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国家虚弱。万历后期,努尔哈赤在东北崛起,成为明朝最大的外部威胁;内部贪污腐败、横征暴敛、土地兼并严重,导致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整个明朝暗流涌动,农民起义开始爆发。
万历去世后,由于新继任皇帝在位时间太短,政权很快交到木匠皇帝朱由校手中,不爱江山爱木匠的朱由校,加速了内部斗争,眼睁睁的看着明朝千疮百孔还拿着凿子挖根基。
崇祯皇帝即位后,东北地区的后金已经站稳脚跟,东北形势日益严峻。内部农民起义军遍地开花,按下了葫芦浮起了瓢,明朝处在崩溃的边缘。崇祯满怀中兴之志,却难挽救大厦于将倾。
其二,崇祯志大才疏,加速了明朝灭亡。
方向走错了越走离目的地越远,才能平庸的领导越是勤于指手画脚,结果越坏。崇祯当皇帝后,也想中兴社稷,然而志大才疏,加速了明朝灭亡。
崇祯急于求成又患得患失,使明朝疲于奔命。崇祯希望内忧外患两手抓,对后金采取坚决打击的态度。然而,在具体战役时,崇祯不能自始而终,多次干预前线指挥,使明朝在东北一败再败。
在对待农民起义军时,崇祯皇帝也经常干预,致使多次失去剿灭起义军的机会。明朝末年并不是没有能征惯战的将领,比如孙传庭、卢象升、洪承畴、袁崇焕等,但他们都在崇祯的骚操作下要么直接被杀,要么战死沙场。
如果崇祯没那么勤奋,敢于把前线指挥权大胆的交给这些将领,不对他们进行掣肘,局面将会大大改观,明朝也不至于这么快灭亡。
本来就是内忧外患,崇祯却志大才疏,让本就经不起折腾的明朝更加羸弱,最终在这位“勤政”皇帝的操作下,明朝更快的走向了灭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