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先认识妹妹的,她很安静。共同读书时,她总是沉闷地坐着,读到触动内心的片段,大家都喜欢停下来,讨论一番自己的感受,只有她静静地听,很少参与其中。
带教老师是一位心理学教授,有意无意地会点拨一下她,慢慢地她有了改变,浅浅淡淡地参与其中。终于有一天,她开始敞开心扉,和大家倾诉自己的原生家庭,还有自己的婚姻,说到动情处,失声痛哭,泪流满面。
因为婚姻的失败,她的心里是藏着怨恨的。在最初的谈话中,我们感受到了她的偏执。她认为别人都在用异样的眼光看她,甚至瞧不起她,包括自己的母亲和姐姐。
从她的描述中,我们感受到的是一个控制欲很强,总是管束她的母亲,还有一个和她性格格格不入的姐姐。她很少和她俩来往,她已经一个人做了很久的独行侠。即使母亲和姐姐电话请她回家吃饭,她也推三阻四,以此作为和她俩抗争的尺码。
然而她的原生家庭真如她所说的那样吗?当我看到她的姐姐,我突然明白了她的自卑的根源。我们经常调侃两个孩子的家庭,“大傻子,二尖子”,当她的姐姐站在我们面前时,这句古话失灵了。
这是个得体的女人,保养良好的皮肤,搭配整洁的服装,还有挂在脸上恬淡幸福的笑容。而她站在姐姐身边,妥妥的一只灰突突的丑小鸭。不知道,和如此光彩照人的姐姐生活了20几年,她的内心是怎样的煎熬。
经过了半年心理读书小组的学习,心灵成长是我们最大的福利,她也慢慢摆脱了内心的阴影。学习察觉自己,一切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她终于迈出了向家人敞开心扉的第一步,内心柔软的种子在发芽。
这期的读书会,应共读书友的心声,我们读美国作家马歇尔,卢森堡的作品《非暴力沟通》,这次姐姐也来参加了,她在妹妹的带领下走入我们中间。
只是在来之前,出现了一段小插曲,姐姐没找到读书课堂,在大街上来回转悠,妹妹拿着手机遥控着,不住的埋怨姐姐,姐姐越发着急,越发找不到,妹妹抱怨的情绪越重。两人迟到了。
妹妹是铁青着脸进来的,姐姐白皙的脸露出一丝无奈,和大家打了招呼。读书是每位学员读一小段,轮到妹妹读书时,她突然站了起来,表情很凝重的说:“在读书之前,我想向我的姐姐道歉”,她的姐姐惊讶的看着她,似乎在说:“道什么歉啊”!妹妹说:“刚刚听大家读书,我突然意识到刚才当姐姐找不到地方时,我一直在埋怨姐姐,想的都是姐姐的不好,却不去想自己的原因,让姐姐委屈了”,她的声音有些颤抖。
姐姐的泪点很浅,顿时眼圈就红了,眼泪流了下来,她激动地说:“谢谢老师,我妹妹真的和以前不一样了”。老师笑了,看着妹妹:“接下来和姐姐说句道歉的话吧”?
“对不起”看似简单的三个字,和自己的亲人正式的说出来,可能还是有些别扭,妹妹缓了缓情绪,郑重其事地说了句:“姐,对不起”。
姐姐笑了,眼泪再一次落下来。这一句对不起,唤起了更多的姐妹情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