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解忧杂货店芳菲散文集《人生感悟ABC》
《夏日沉沦 纳粹高徒》:远离诱惑

《夏日沉沦 纳粹高徒》:远离诱惑

作者: 扬子居 | 来源:发表于2018-09-21 23:13 被阅读34次
《夏日沉沦 纳粹高徒》:远离诱惑

“或许德国人的所作所为中有一些什么东西,会触动我们内心深处埋藏的幻想。或许我们有一部分的恐惧,正是因为其实我们内心深处都知道,在适当——或在错误——的情况下,我们自己可能也会建造出这样的地方。或许我们也知道,在某些情况下,每个人埋藏在内心底层的某些东西就会高兴的爬了出来。”——斯蒂芬金

“魔由心生”

斯蒂芬金认为每个人都有埋藏在内心底层的“魔鬼”。这让我想起宗教故事:天使导人向善,魔鬼导人向恶。何去何从则由人自定。

人们普遍以为走上犯罪路的是问题家庭的问题孩子。可托德呢?绝对是个优秀家庭的优秀孩子。“他的父亲是个建筑工程师,年薪四万元,母亲念大学时主修法文。”老师对他的评语是:“拖德是个非常优秀的学生。”“小学一路念下来,成绩单上不是A就是B。”“百万中才出一个的小孩!”

可以这样推想:托德如果不是在朋友家车房里发现那些关于集中营的杂志,又偶然在共车上遇到了穿着黑色雨衣的杜山德,就不会纠缠上杜山德这个来自地狱的鬼,从此踏上不归路。

可这么长的三年中,天使到哪里去了?他的母亲曾察觉了他的不安。可他的父亲认为:出问题时,成绩单总是会先反映出来。否则就是没有问题。就这样托德一次次失去了能够回头的机会。

一次次,托德的父母和魔鬼擦肩而过。却浑然不觉。直到儿子的脸变成魔鬼。

带女儿上暑期辅导班时,碰到了一位母亲,她是个法官。她给我讲了她审理的一个案子。三个16、7岁的男孩子因为一点小事殴打一名同学致使他死亡。她说她接到案子时都觉得难以置信,一个案子就毁了四个家。“环境很重要!”这位法官母亲不停的重复这句话。

好的环境一定是父母和孩子无障碍沟通。所以是沟通很重要。远离魔鬼的方法,就是在孩子的心里放一个天使。

听孩子说话,用欣赏的目光看自己的孩子。这样才会和孩子达到有效沟通。

了解孩子心中所想,必要时用自己的人生经历为孩子出出主意。

更重要的是:教给孩子爱。

作为母亲,我尽我所能,让孩子远离诱惑。

相关文章

  • 《夏日沉沦 纳粹高徒》:远离诱惑

    “或许德国人的所作所为中有一些什么东西,会触动我们内心深处埋藏的幻想。或许我们有一部分的恐惧,正是因为其实我们内心...

  • 夏日沉沦 纳粹高徒

    夏日杂想 冲着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买了这...

  • 夏日沉沦——纳粹高徒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纳粹党,在打开恶魔的牢笼之前,可能不会意识到里面装的是恶魔。但是与恶魔相处久了,就会浑然一体。...

  • 读《夏日沉沦 纳粹高徒》有感

    初读《纳粹高徒》是压抑的。但还是会跟着斯蒂芬金的娴熟的语言技巧沉入其中,探个究竟。 结局是让人遗憾的。 托德还是成...

  • 读《夏日沉沦--纳粹高徒》有感

    尤记得十几年前第一次看史蒂芬·金的书--《宠物公墓》,看完之后一个人待在房间里彻骨的寒冷和无助的恐惧那种感觉。这之...

  • 【阅读摘录】《夏日沉沦 纳粹高徒》

    夏日沉沦 纳粹高徒 斯蒂芬-金 古特-杜山德脸上顿时闪现出紧张和戒慎的表情,或许还夹杂着惧怕,但随即恢复平静。 ...

  • 0010_2_夏日沉沦 纳粹高徒

    夏日沉沦 纳粹高徒 斯蒂芬-金 古特-杜山德脸上顿时闪现出紧张和戒慎的表情,或许还夹杂着惧怕,但随即恢复平静。 ...

  • 读《纳粹高徒》

    斯蒂芬金在《肖申克的救赎》这本书中共叙述了四个故事,分别是春天的希望--肖申克的救赎,夏日沉沦--纳粹高徒,不在纯...

  • 《纳粹高徒》 优等生的自我毁灭

    《纳粹高徒》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史蒂芬 金的中篇小说集《肖申克的救赎》中的第二篇之“夏日沉沦”,昨天我读完了这篇...

  • 《纳粹高徒》

    斯蒂芬·金的小说真的让人惊叹。不管是他写的《肖申特的救赎》也好,还是《纳粹高徒》也罢。平淡翔实的文字下总是有着跌宕...

网友评论

  • 紫罗兰_955e:远离魔鬼的方法,就是在孩子的心里放一个天使。:+1::+1:

本文标题:《夏日沉沦 纳粹高徒》:远离诱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yct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