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嘉庆年间,岭南有个夏雷州,知州是个廉洁公正的官吏,在位时地方整肃,洁己爱民,没有冤假错案,博得百姓的爱戴。
然而,岁月不饶人,知州年事已大,准备告老还乡,有多个地方官员的儿子要争抢这个位置,哪知省巡抚已有了算盘,他传令江城府道台着手去办这件事情。
夏雷州有个举人名叫赵清泉,人长得堂堂正正,巍然丈夫,还没某得一官半职,暂时留在家里。
有一天,在他家附近的街上来了一个算命先生,该算命先生自称能算出一个人的过去与未来,赵清泉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让他给自己算一算。
他来到算命先生面前,要让算命先生给他卜一卜,算命先生看了看他的生辰八字,然后说:“年轻人,奋斗路上,有不平的坎坷,有风雨阻挡,成功与否,就看你的运数。”
“能否说详细一点?”赵清泉说。
“你和别人不同,我就给你一个谒语,里面有三个问题,也许能奠定你的没来。”
“好的,先生请出吧!”赵清泉说。
于是,算命先生拿起毛笔,蘸了蘸墨,在一张纸上,画一个人在院子里赶着马车,车头朝院外的方向。
他在画的下方写下一句话:一个人在院子里赶着马车。
他又取来第二张纸,画一个人在房顶上翻跟斗。
下面写着:一个人在房顶上翻跟斗。
他取来第三张纸,在上面画上三座山,一座比一座高,山的左边有一个男子,山的右边有一个女子,男子朝女子的方向而动。
他在画的下方写着:一个男子在山下追赶一个女子。
把三张画下方的三句话取出来得出:(1)一个人在院子里赶着马车。(2)一个人在房顶上翻跟斗。(3)一个男子在山下追赶一个女子。
算命先生告诉他说:“你拿着这三张纸到知州那里去,看看你是否能找到一份工作。”
“谢谢先生!”说毕,赵清泉给了算命先生二两银子,拿着画就离开了。
他来到官府,说明是求职而来的,然后把画交给知州。
知州把每一张画都看了两遍,然后说:“年轻人,你叫什么名字?请报上名来。”说毕,他递给了赵清泉一张表格,让他填上自己的名字。
赵清泉填了名字后,知州叫他先回去,等过几天再叫他过来。
在回家的路上,赵清泉在想,那三句话说名什么问题呢?他必须得有个答案,而且是积极意义的答案。
几天后,知州派衙差把赵清泉请到衙门。
在衙门里,赵清泉看到有四个官员打扮的陌生人,知州把他们给赵清泉作一一介绍:一个是陈知县,一个是包知县,一个是许知县,最后一个是黄岗镇镇台大人徐叔权,人们叫他徐镇台。
赵清泉与这几个大人认识后,四位大人坐在一旁,赵清泉独自坐在另一旁。
此时,知州大人取出原来赵清泉那三张求职画表,通过复制得五份,每人分给一份。
知州对他们说:“这是一份求职画表,各人根据自己的判定,是否能够通过你的眼光,用表达方式写在上面。”
四位大人摊开画,分别给每张看了又看,终于拿起笔来,在每一张的下面写出自己的见解。
一刻钟后,大家都写好了,知州逐一收回求职画表。
他取出两份截然不同的答案来,一份是陈知县的,另一份是许知县的,知州把陈、许的答案同时作对照宣读出来:“第一张画(1)一个人在院子里赶着马车。陈的评判为:多此一举。许的评判为:马车从院子驶出,说明办事细心,必成大器。(2)一个人在房顶上翻跟斗。陈的评判为:目光短浅。许的评判为:说明技高一筹,办事能力强。(3)一个男子在山下追赶一个女子。陈的评判为:痴心妄想。许的评判为:经过的山一座比一座高,说明步步高升,抱得美人归。陈的结论:这人被淘汰。许的结论:这人可用。”
包知县的评判与陈知县的几乎一样,分别是:(1)没有目的。(2)好高骛远。(3)希望渺茫。结论:这人要不得。
徐镇台的评判与许知县的又差不多,分别是:(1)办事认真。(2)有独到的见解。(3)前程似锦,获得如意伴侣。结论:这人用得。
赵清泉自评,分别是:(1)从院子里赶马车而出,说明万事从头起,一步一步前进。(2)在房顶上翻跟斗,说明诚实工作,做出成绩。(3)在山下追赶一个女子,说明爱情完美,人生永远在奋斗的路上。结论:如果获录用,将拼尽全力,做好自己的工作。
知州排除陈知县和包知县的评判标准,站在许知县和徐镇台这边,赵清泉对自己也很有信心,知州把许知县、徐镇台和赵清泉三人的测试分别做成文书,盖上印章,逐级向上投递。
三个月后,上级文书转发下来,封许知县为夏雷州知州;封徐镇台顶原许知县的职务,成为澄碧县知县;任命赵清泉为黄岗镇镇台大人。
陈知县和包知县才如梦初醒,原来这是上级安排的一出好戏,只怪自己知识肤浅,智商不如人。
原夏雷州知州告老还乡,许知县离开澄碧县,到夏雷州上任,成为知州;徐镇台离开黄冈镇,风风光光地走进澄碧县衙门,成了知县。
赵清泉打扮一番,胸前带着一朵大红花,骑着马,在家人以及亲戚朋友的欢送下,到黄冈镇上任镇台大人一职去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