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旅行,我漂泊了一程又一程,从韶华年貌,到眉宇沧桑”
图片来自花瓣网图片来自花瓣网01
北京,上海,天津,广州,重庆,成都,西安,云南,海南……说到旅行,这些城市的一幕幕便如彩色幻灯片,一遍一遍闪现。
有人问,你去过哪些城市?
答道:生于成都,学于四川,至于上海。真正意义上的旅行,便只一次。
说到底,我见过的景色不如书里多,看过的人也不如书里有趣,遇到的事也不如书中变化多端。20芳华,书便是路,走走停停,终不曾回头。
02
上学期,英语有堂课讲的是travel。老师问:Why do you travel?
不曾想会抽到我,但不惊。“The world is so big,I just want to see.”便是我的答案。
不由想到高考暑假后读过的书,窝窝写的,《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讲诉一个女孩在陌生的国度行走、生活、遇事。书名源自于一位老师的辞职信,而她想要逃离工作的原因,是“爱”。
旅行是解药,让人从枯燥繁琐的生活中抽离,去寻一场诗意。
图片来自花瓣网网上报道这位老师于成都寻到真爱。旅行的脚步至此停下,因为“他在我身边,走哪儿都一样”。她的旅行意义,闪耀无限。
无论走多远,世界有多大,还是要与你相遇,沦陷于你的天地,至死不渝。
旅行的意义到底有多少,因人而异。有人说是风景太美,流连忘返;也有人说是现实残忍,想寻一处宁静平和。有人欣喜,也有人悲伤。五味杂陈涌入漂流瓶,随着海浪与心脏,一起一伏,一点点去向远方。
03
我喜于一种看法。
去寻一种可能性。与现世的安稳相匹配,或是摆脱不快。
若不是出自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历史的传承,那么哪里的风景都一样。人群、商业、相似的产业链。我们的旅行,不为走多远,不为到哪儿去,而是换一个环境,偶遇一人,尝一味道,解一难题。
她说:去旅行,不是风景太美,而是决定要去。
很多时候,我们先是做出要去旅行的决定,然后再选择去哪儿。找地点,订车票,看地图,一系列的行为由此衍生。人生就是要多做这样的决定,不怕麻烦,不怕未知。就是这样的决定让我们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感受山川、湖泊、冰雪,再看清人性的冷暖。生恨,生爱,却不留遗憾。
回来后,你暗下决心,我会成为越来越好的人。
04
不会旅行,便蹉跎了岁月,遗失了时光。少了美酒,少了故事。又是重复的繁琐。
旅行给了我们窥探世界的机会,去发现那些未曾流入眼中的细节。而这些细节在嗒嗒的光阴里汇成涓滴,伴你在人的成长里随波而流。你所见到的景,温暖黑暗;你所遇到的人,化成肖像;你看到的美好细节,教你做人。
比起一群人结伴,我会选择独身上路,没有羁绊,一行囊,一心脏。出发。
很遗憾,我这样的经历少之又少。
朋友父亲的儿子,大三穷游去西藏,毕业旅行去新疆。我不时会将他的游记翻出来阅读,那不仅是美的感受,更在敦促我,孤独的人会成长的更好。看到飘扬的幡旗,和一片茫茫的高原,我便如此心生向往。他的这次旅行意味学生身份的结束,却也是作为一个男子汉的真正开始。
图片来自花瓣网
生活里有太多牵绊,我们匍匐于这张网上,起来、倒下、又起来。睿智的人原宥宿命,选择乐观,因为太阳会落下,也会升起。看着风景里云卷云舒,知道责任重大,他叹了口气,却舒展了眉。不如一跃而起,把这最高大也最渺小身影留在苍山野莽里。
拍下身上的尘土,那是归家的时候。
05
春节时,我尤其珍惜与父母的每一次出行。逛街、做事、或者驱车去一小镇、看些小风景。我深知,往后这样的时日不多,便对每一次陪同生出一份敬意。在路途或是观赏风景中,少不了谈吐。因此,这些年思想开始成长的我,话便多些。聊些趣事,谈谈自己对某事的见解,或是撒撒娇,父母总是来者不拒。因为他们怕跟不上我们这一代人的步伐,便努力的听着,和传统博弈。这样的他们,是怕有一天我们与社会格格不入时,他们能理解我们并给予支持。偶尔和父亲会有争议,那便更生了乐趣,那需要磨嘴皮子的功夫,也需要厚脸皮。我总会是赢家,毕竟母亲永远都在我的战壕里。
图片来自花瓣网当时光翻过一页,回过头来望向记忆,模糊的景与幻影,只有一抹微笑,挂在脸颊,如茉莉。
这是和家人出行的日子,简单,平凡,笑语欢声。
06
《何以笙箫默》的结尾说:
这样好的天气,适合出门,适合偷拍,适合与你携手同行。
待阳光正好时,着一袭素衣,在湖的那一畔,待她/他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