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不是两个字,不是一纸订单,更不是一单业绩,它是让我体面地、负责任地去面对重疾和死亡的方式。它不是一个只为了利益的诅咒,而是一张写满了承诺的祝你平安!
——引用自《我是演说家》房琪演讲
我是演说家房琪:保险的力量_腾讯视频
知识拓展:(资料来自于知乎大V:保险精算师 李元霸)
第一部分:中国保险监管体制
国务院通过“一行三会”,即央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管理整个金融市场。
保监会或者英文简写CIRC,全称“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保监会根据国务院授权履行行政管理职能,依照法律、法规统一监督管理全国保险市场,维护保险业的合法、稳健运行。也就是保险公司、保险产品、保险购买销售消费理赔行为等等,只要是商业保险行为有关的都归保监会管。
因为从偿付能力监管来看,中国是目前世界上保险业监管水平最全面最先进的国家之一。也就是说,你们在中国的保险公司购买和持有的保单是世界所有国家中是最安全的,接受了最全面的监管保护。
结论:从监管理念、监管制度和执行人员来看,中国保险公司即使在世界范围内看也是非常可靠安全的
第二部分:保险概况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如果你要经营保险业务,你如果要卖保单给自然人或企业,根据保险法,你必须持有保监会批准的保险业务经营许可牌照,并接受偿付能力监管。保险公司牌照是稀缺资源!
国内根据保险业务类别:一共有4种牌照:人寿保险、健康险、养老险和财产险。其中前3种牌照在目前情况下大部分经营范围实际是重叠的,所以可以认为是同一种,即人身险牌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保险公司只分为两种:寿险(说人身险、人寿保险也是一个意思)公司和财险公司。
(1)保险公司的经营目的是什么?
赚钱,再说一遍,保险公司不是慈善机构,股东掏钱出来开保险公司都是为了要赚钱的!
(2)为什么要买保险?
购买保险是为了减少预期以外的事件对被保险人的财务状况造成冲击,为受益人提供经济补偿减轻负担。也就是,用经济学原理来解释就是被保险人通过缴纳保费换取未来财务状况更大的确定性。
(3)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和社保有什么区别?
虽然都有保险两字,但压根是两个世界的东西。社会保险包括常说的五险,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社保不以营利为目的,它的收入来自于政府税收等财政收入的再分配和参保人的社保缴费。社保当年即使有结余,也会滚存到下年继续使用。
而保险公司同样能提供商业性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这些保障,并且还能提供更广的保险项目。保险公司的收入来自于投保人购买相关险种的保费和相关保费产生的投资收入。还有,上面说了,保险公司要赚钱,今年赚到的钱是不会送给投保人的,都要当年瓜分掉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3897891/54a959240144e012.jpeg)
那么中国现在有哪些保险公司呢?保险公司是如何命名的?
截止2016年4月,中国实际有76家人身险保险公司(含人寿保险、健康险、养老险公司)和75家财产险公司合法经营。因为每家公司必须定时向保监会报送统计数据,具体名录可以侧面通过保费收入统计表来了解:
人身险公司名录:2016年1-2月人身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情况表(www.circ.gov.cn/web/site0/tab5179/info4024086.htm)
财产险公司名录:2016年1-2月财产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情况表(www.circ.gov.cn/web/site0/tab5179/info4024082.htm)
再看看网销保险平台做的比较好的首富网(特指淘宝网),财险公司和寿险公司分得清清楚楚,说实话,很多保险销售网站连寿险和财产险都没区分清楚就来卖保险了。尤其要提醒大家注意下图最下面的“代理经纪”。
![](https://img.haomeiwen.com/i3897891/d7c3da66ba2dc29b.png)
代理经纪即保险经纪,他们其实是一个中介,只是保险公司众多销售渠道的一种,代销保险公司的产品,本身是没有承保资格也不需要接受偿付能力监管。保险公司和保险经纪的差异,差不多就和链家地产和万科地产的区别一样,虽然品牌里面都有地产两字,但是链家地产只是中介。
保险销售渠道:
保险代理人(阿姨,这里有份儿童教育金非常适合你小孩)
银行柜台(您存这个利率更高)
电话销售(您好,我工号是,今天给您打电话是为了...)
第三方网络销售平台(淘宝、京东等)
团体保险(各个公司为员工投保的商业保险福利计划)
保险公司官网销售(比如平安的官网)等等。
保险产品:
![](https://img.haomeiwen.com/i3897891/8e43d5d23090d2d2.png)
在专业人员眼里,人身险产品按照保险责任只分为三种:寿险、健康险和意外险。
我国保险产品是有命名规则的,大致为:保险公司名称 + 可选的吉庆名字 + 具体保险类型。
主险和附加险有什么区别?
在个险产品范畴,主险通常单件保费较高,能支撑业务开展成本,保费中所含的费用可以打的比较高,可以单独销售。附加险保费通常比较低,如果单独销售不太能支撑业务开展成本,因此通常采用与主险搭售的形式。
那么发生保险事故后,保险公司会不会故意不赔?
结论:只要符合保险条款中保险事故定义的理赔,无论你买的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的保单,保险公司一定会赔,槪无例外。各地保监局也会提供消费者保护机制,你们可以上保监会官网查找您居住所在地保监局的联系方式,在有纠纷的时候,这个是比直接找保险公司客服更管用的方法。
还是请注意你的理赔必须符合保险条款定义。比如你不能拿原位癌的诊断证明去找重大疾病保险索赔,因为重大疾病保险中恶性肿瘤的定义已经明确将原位癌排除在外了。精算定价时,你的保费也不包括原位癌的发生率。市场上有额外保原位癌的重大疾病保险,但是保费肯定会更高,一分价钱一分货。
教你们一个看保险条款的窍门,很简单,就看保险条款里“保险责任”和“除外责任”那两节即可。
投保的问题:
要先给大家说一个概念,商业保险承保的基本原则是被保险人在投保时必须是健康体或标准体。这个健康指的是保险意义上的健康,不是医学上的健康。我们保险产品定价的其中一个最基本假设就是被保险人在投保那一刻是一个健康的人。
统计数据说明:以法定《中国人寿保险业经验生命表(2000-2003)》男性死亡率为例:一个在30岁生日当天健康的男性在生日后一年内死亡的概率(你看精算对死亡率的定义多拗口)为千分之0.881
40岁男性为千分之1.715
60岁男性为千分之9.313
80岁男性为千分之76.187
我们可以看到60岁长者的死亡率是30岁的10倍多,而80岁的时候更是30岁时候的86倍。很多人都说老年人保险为啥那么贵,那不是因为贵,是你们没意识到长者风险有那么高。
用一个简化的一年期定期寿险定价说明,假设除了死亡成本外,还有20%额外成本作为保险公司各种运营成本和一丁点利润要求。
30岁时候你如果要买一年期10万元保额,只需要0.881*100000/1000*(1+20%)=106元
40岁的时候就需要1.715*100000/1000*(1+20%)=206元
60岁的时候就需要9.313*100000/1000*(1+20%)=1118元
80岁的时候就需要76.187*100000/1000*(1+20%)=9142元
所以说保险公司不好开发长者保险啊,这个市场是大大的有,但是不是每家公司有勇气去赚这个钱的。这也造成市面上老年人保险产品非常少,即使有,费率在定价时也加了不少安全边际令到保费“不便宜”。这种情况下,对于老年人的寿险和重疾险保障,我个人还是认为以储蓄为主比较好。
什么是长期险和短期险?
长期险:保险期间为一年以上的保险,多数是寿险(包括两全、定期寿险和终身寿险,分红型或非分红型)和健康险中的重疾险
短期险:保险期间为一年及以下的保险,多数是意外险(当然现在长期意外险也不少见了)和健康险中的医疗险,因为这些产品理赔经验波动很大,做成短期险方便调整费率或终止销售。
如果有长期产品购买就购买长期的,我不推荐购买短期产品,正是因为续保一般不保证和费率一般不保证的因素。
保险期间和缴费期限的选择?
每个人当然希望保险能保障自己的一生,但是常理可以知道,保险期间越长,保险成本越高,保费肯定也是越高。对于保险期间选择,我觉得就四个字“量力而行”。我个人倾向于选择保20年,或者保障到70岁。前者是因为保险期间适中,后者是因为到70岁,子女差不多成年并工作一段时间经济很可能已经独立,那时候万一有事也不会对子女造成太大影响。
对于缴费期限选择,我建议是能缴多长就缴多长,主要原因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认为国内将会是低利率时代(目前一年期存款利率仅1.5%,国外美国欧元区日本这些就更低了),而保险产品目前定价利率一般都在3.5%,这是一个不错的“收益”。
在这种前提下区别保险产品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就是价格便宜(如果是财险中的车险,还需要加个服务好)!对,价格便宜就好!谁便宜买谁。
第三部分:投保实操
(知乎大V李元霸声明:下面出现具体的保险产品我本人或亲人无法通过任何形式直接或间接获得销售报酬,我推荐的出发点完全是因为我从个人出发认为他们是目前国内最好的保险产品!)
第一个推荐的保障:其实不是人身险产品,而是我认为家家户户一定要购买的财险产品:房屋保险。
尤其是在前几年上海胶州路大火和去年天津港爆炸,看到那么多痛失家园的人们需要用各种事实上不太管用的方法去维权,去向肇事机构乃至政府索赔,其实只要买了一个房屋保险就可以抵御这些风险。那么这个保险的价格是多少呢?
非常便宜的平安保险官网房屋险产品的购买链接:平安保险商城(www.zhihu.com/question/22316395/answer/100909780)
![](https://img.haomeiwen.com/i3897891/fe5eb78f0c3be6f2.jpg)
200万房屋主体保额保障因为火灾、台风、暴雨、泥石流等原因造成的房屋主体结构损失,保费才200块一年(其他责任按需投保,我个人觉得最多再保个水暖管爆裂即可)。
第二个推荐的保障大类是重大疾病保险。
重疾产品的类型和重疾的定义:可能各位看到市面上重疾险的时候都会看到“大病”、“保费返还”、“储蓄”等字眼,但对于精算人员来说,绝大多数重疾险按给付方式只分为两种:
提前给付型:重大疾病保险金与产品或产品组合里包含的任何身故保险金责任共用保额,也就是身故或重疾哪个先发生就先赔保额,但只赔付一次,赔付完之后,保单即终止失效,因此产品价格较额外给付的产品会便宜。
额外给付型:只要发生重疾就给付重大疾病保险金保额,保单继续有效,后续如果身故并且产品或产品组合里有提供身故责任的相关保险,再给付一次身故保险金,很明显由于它有可能赔付两次(先重疾一次、身故再赔一次),所以它的价格要比提前给付型产品要贵。
重疾的定义:保险产品中的重疾定义是有严格规定的。简单来说根据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产品监管要求,能冠名重疾产品的保险产品必须按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与中国医师协会的重疾定义提供这6种保障: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塞、脑中风后遗症、重大器官移植术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冠状动脉搭桥术和终末期肾病这6种核心重疾。只有保障了这6种核心重疾的产品才能被命名为“XX重大疾病保险”,这6种重疾占一般人群一辈子能患上重疾的80%-85%。
这个行业重疾定义还规定了另外19种较常见重疾的定义,组成最常见的25种重疾组合,这是目前市面绝大多数重疾产品提供的基本覆盖范围。无论你在国内哪一家保险公司购买了重疾产品,无论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这6种/25种重大疾病的定义都是一模一样的。
保障的疾病数是不是越多越好?还有需不需要保轻症呢?
刚才说了保险行业协会的重疾定义只规定了25种,但是很多公司甚至有产品会提供超过100种疾病的保障,这多数是在再保险公司的帮助下进行了一定拓展,但对于99%的国人来说,遇到超过行业25种重疾之外的其他重疾概率实在是微乎其微,保险公司推出这种产品更多是出于增加噱头的意思。如果增加的这75种重疾对于费率增加影响不大,比如只比25种基本重疾增加了10%的费率,我认为多点保障也是无妨的。但问题就是现在很多保险公司(特别是香港的地下保单)把这100种重疾营造成比25种重疾要多了3倍保障,保费也顺势给你加了很多。
还有轻症多数并不能严重威胁人的生命,不一定像重疾那样要最好的治疗,也并不一定会对人的财务状况做出重大影响(治疗费用一般人咬咬牙也能承担),我认为只有在增量费率最合理的情况下才需要考虑这部分保障。
知识类比:拿买手机举例子,这就好像你本来买个手机花了2000块,商家又给你搭售了钢化屏幕贴、真皮手机壳等等,然后加收你100块。殊不知2000块手机,成本就要1950利润只有50,但是屏幕贴手机壳这种看起来花哨但是实际成本很低的只有10块的东西,反而让他赚了90块,比单独卖手机还赚的多。很多保险公司重疾产品多于25种重疾以上部分的疾病和轻症保障目前就是扮演屏幕贴和手机壳的作用。
重疾险应该买多少保额?
无论购买哪种保险和购买多少保额都需要根据自身条件量力而行,因为保险不是免费,是要花钱的。至于像每年应该花多少钱在保险上的问题,由于每个人的风险偏好都不同,我实在无法做出个定量标准。
但从充分保障角度,根据我们医学专家的建议和理赔经验,建议重疾保额最好能在50万元人民币以上,因为一般重疾治疗整体费用大致在30万-50万左右(我们的医学专家说的很直接:50万都治不好,人多数也快完蛋了,不要再浪费钱了)。
保险就管两件事:第一件事是什么呢?指的是挣到的钱跑不掉。
重大疾病保险保障了挣到的钱跑不掉的问题。
— —引用于保险资深从业着候会军
股市投资就像种地,而保险就是仓库,无论你多么好的收货,都需要仓库来留到冬天,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做到保值。
重大疾病保险中,保险行业协会与中国一时协会共同定义了25类重大疾病,也就是说保险公司所保的重大疾病,只要超过25类,那么前25类的疾病是一个字都不差的,所以选择重大疾病时,如果所包含的病种超过25类都是可以的,不必要贪多,有些病种是摆设。
建议重大疾病保额,有两个标准。第一、5倍年收入,即花5年的时间疗养,我的生活品质都不会受影响。第二、(15-20万)+(2-3倍的年收入),即有钱看病,有钱疗养。把保额确定了,再根据自己的预算来配置产品。长期的和短期的,消费型的和储蓄型的相结合。
我第一推荐的是:华夏人寿优优宝重大疾病保险(17年7月更新,由于华夏人寿实际控制人目前不可描述的原因,此产品受牵连无法上市销售,需待监管发放通行证)
这个产品是华夏人寿和悟空保(一互联网保险中介平台)合作产品,诨名“至尊保”,但实际承保人为华夏人寿。(现在停售期间,悟空保主页挂的重疾是另外一款国华人寿承保的产品)
该产品保81种重大疾病(请注意,再说一遍,超过25种以上的疾病数目不重要,不是购买重疾保险要关注的重点),价格非常便宜,再次刷新目前市面上包括港澳台在内最便宜的长期重疾险产品的记录!
这款产品最后一定会赔钱,我非常肯定!不要和我扯什么大数据监控,风险控制什么鬼东西,这款产品对应的净费率保险公司和背后的再保险公司最后一定肯定绝对赔钱!
该产品有购买地域限制,但由于华夏人寿算中等规模保险公司,各地分支机构不少,全国能购买的地方不少,具体可以看悟空保的投保页面。
你至于问我会不会有一个新产品会比华夏这个更便宜?我觉得几乎不太可能了,当然我也不能确定未来是不是还有人想狂赔本赚吆喝了。但从重疾发生率来说,从重疾险最最基本的成本来说,这款产品真的是非常非常划算!
第二款:弘康人寿健康人生重大疾病保险C款(原来排第一,现在比华夏优优宝要略贵,但仍然很便宜)
目前市面上多数想打价格战的新重疾产品很多都对标它(想对标上面那个华夏优优保就别想了),不少产品把费率水平略微做低于它。但从鼓励创新角度和鼓励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角度,我还是在第二位只推荐它,因为它是第一家把重疾险保费再次拉低一大档次的产品。
该产品目前只能通过弘康人寿官方微信号投保。弘康虽然是本土小公司,大家可能会担心赔付的问题。但再说一遍,其实重疾保险的定义非常清晰,只要符合定义的重疾保险公司是不可能不赔的。当然它的主要缺点是目前只接受北京、河南、江苏和上海地区的人投保,因为弘康目前只在这四个省市设有分公司。
第三款是阳光人寿的阳光关爱e生重大疾病保险系列,健康随e保重疾保障计划(product.sinosig.com/product/1666.html)
有A到D款,分别保癌症、6种核心重疾、25种标准重疾和42种扩展重疾。A到D款其实就是保障范围逐渐增大,由于费率低廉,建议直接买D款即可。阳光这个比弘康那个贵了点,但仍然非常便宜,考虑阳光保险属于国内前十的大型险企,推荐给那些不放心小公司的朋友。而且这个产品开放投保的城市比弘康产品多了很多。
个人建议不要购买什么少儿教育金产品,如果真想为小孩储蓄教育金,每年定投保本型基金或者购买分级基金A类基本可以实现,不懂不要紧,存国债总会了吧。投资最大的风险是你弄不懂自己到底买了什么投资品,要记住了。我知道肯定有人问为什么?同志们,我这是普及型保险知识回答,不是精算专业学生课程啊,你们相信我这个精算师的结论就好了...
——引用于:保险精算师 李元霸
最后推荐的保障大类就是定期寿险,也就是保身故,有些定寿产品可能还保全残。
保险就管两件事:第二件事:该挣的钱确保能挣下。
寿险尤其是定期寿险是家庭风险规划的灵魂。定期寿险把该挣到的钱保障了。
— —引用于保险资深从业着候会军
寿险规划中的一种方式叫生命价值法,还有一种方式叫做遗嘱法。定期寿险的保障期限是和家庭责任是息息相关的,比如我有房贷80万,房贷时间20年,那么你就可以做保额为80万。
双十原则:即用年收入的10%,做到年收入的10倍的保额,这就是指的寿险保额。
寿险分为定期寿险、终身寿险、两全、年金等。定期寿险是消费型的,其余是储蓄型的。意外险大多是消费型的,也有像百万身价之类的储蓄型的产品。这样的产品一个是资金利用率有点低,另外是这种保险一般不包含半残的责任,买意外险的目的就是规避寿险所不能规避的半残,所以买这样的保险,违背了买保险的初衷。
定期寿险指:被保险人身故时可提供一笔保险金用于保障受益人未来的生活需求,典型应用场景如父母通过购买定期寿险在选定的保险期间内万一身故也能为子女提供一笔未来经济保障。
例如:那么可以投保保额为300万,保障期限为30年的定期寿险。如果平安工作至60岁,那么就可以创造这笔财富。如果在这30年中因疾病或非疾病身故了,那么保险公司赔300万。
定期寿险是市场上个很神奇的产品,因为即使中国生命表2000-2003的死亡率比1990-1993降低了那么多的情况下,但是各公司的定期寿险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没能出现一款比多年前的市场标杆 - 泰康人寿用老发生率定价的泰康人寿吉祥相伴定期寿险(早已停售)更便宜的产品。原因是发生率不再是最主要影响保障型产品费率的因素了,而是费用(包括公司营运开支、销售人员的佣金等),现在这些保障型产品(包括上面的重疾)包含的费用实在太高了。
第一推荐的定期寿险产品:渤海人寿优选定期寿险
虽然名字里有优选定期寿险字样,但它其实是一款“假”优选体定寿。渤海人寿可能出于促销或者想打开品牌等原因,它所谓的优选体实际上普通人完成健康告知既可以承保,不需要进行正常优选体定寿产品要求的体检,也就是相当于就是直接把优选体的费率拿出来当普通人群的费率来卖,因此价格非常非常非常便宜。目前主要投保渠道是渤海人寿官方微信号。
第二推荐的定期寿险为,同方全球人寿的同方全球「挚爱」优选定期寿险(esales.aegonthtf.com/sales/insureFlow/flow_step0.action)
可以在官网完成投保,需体检。体检后如果能拿到它的最优档费率比上面渤海人寿的费率还要再低一点点,当然最优档费率很难拿,它的次优档费率还是整体比渤海的要贵的。我推荐此产品还有一个目的是,此产品体检后最高可以获得200万的保额(上面渤海人寿产品由于风险控制等原因只有100万),给那些有钱的朋友。
当然还得推荐一下国内优选体定寿的鼻祖:人保寿险的人保寿险精心优选定期寿险(www.e-picclife.com/ECPL/carefullyOptimized/carefullyOptimized.jsp)
但说实话,我觉得它的价格现在已经不算非常便宜了。不过人保集团是超级巨无霸国企,推荐给那些需要大公司信心的朋友。
第一款推荐的渤海人寿优选定寿实际不需要体检,所以我不再推荐其余普通定期寿险产品。
除了上面说的重疾险和定期寿险,人身险方面我不太推荐个人再购买其他保险产品,尤其是医疗险,原因就是之前说的医疗险大多都是短期险,非保证续保非保证费率,保险公司在经验波动时候很容易停止承保或加费,被保险人实质上很难获得预期的长期医疗保障。而医疗险我认为最好还是有工作单位购买团险承保最好,因为一来我已经说过团险竞争激烈有利投保人/被保险人,二来医疗险保费价格不便宜,工作单位能买单岂不最好?
——引用于:保险精算师 李元霸
如果你们还是钱太多,而税优健康险购买起来又麻烦了点,你们就想买一款个人医疗,可以尝试一下平安健康和众安保险带头打开市场局面的中端医疗保险。目前很多公司也有类似产品。这类产品保额非常高,最高每年有300万元的医疗费用额度,对,300万元(癌症可能再额外多300万保额),一些计划还能报销特需国际部的费用,而保费也就一年几百块到几千元不等(但注意这是每年续保产品,随年龄增长保费还会增高)。首次投保等待期竟然只有30天,对比医疗险一般至少要90天。
由于保障成分不高,储蓄型产品如两全险、万能险不在本回答讨论范围内。对于它们除开储蓄成分外包含的那些保障成分,我上面提及的产品都能很好替代。
——引用于:保险精算师 李元霸
版权声明:本文资料主要来自于知乎大V:保险精算师 李元霸
引用文章链接:《如何用保险保障自己的一生?》(www.zhihu.com/question/22316395/answer/100909780)
推荐他的知乎文章:
《如何给儿童买保险?》(www.jianshu.com/writer#/notebooks/14024216/notes/15488867)
《怎么购买一份合适的重疾险组合?》
![](https://img.haomeiwen.com/i3897891/afc19f1c76542879.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