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悟《黄帝内经》——酒与浆
古人对酒的定义,不是从酒的化学成分而是针对酒对人产生的作用来描述的。如《説文解字》:“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惡……;一曰造也,吉凶所造也;古者仪狄作酒醪,禹尝之而美,遂疏仪狄;杜康作秫酒。”酒就是“就”,那“就”又是什么意思呢?《增韻》解释:“从也。”酒可以从人性之善恶,会把人的善恶本性表现出来(如喝了酒就会露出本性,或豪爽、或羞赧、或无耻);另一说法,酒是“造”,“造,就也。(《説文》)”,归根结底都是“就”,好像与前面一个说法没有区别,但还是有所不同的,这个“就”是造就、创造的意思,东西从无到有的制作叫作“造”,酒会把吉凶的事“造”出来,酒喝多了会无事生非,“酒能乱性”、“喝酒滋事”就是这个原因;因此,大禹尝了古昔时代仪狄酿造的酒醪(酿造酒)后,虽觉得甘美爽口,但由于酒会导致恶与凶的原因,于是疏远仪狄;烧酒(蒸馏酒)是杜康发明的。
《周礼·酒正》记载,“酒正掌酒之政令,以式法授酒材。”酒正是朝廷任命的酒的官长,职掌制酒的政令,根据规定的酿酒方法,并按标准发放酿酒原料,并监督酒人,遵守酿造“六必”的操作规程。酒人每日记载其数而将十日的会计文书上报给酒正,酒正每月将当月的会计文书上报给小宰,由小宰加以评断,年终总结全年的会计文书上报给大宰加以评断。按照造酒的法式,考核酒人造酒的好坏,以决定赏罚。
酒人负责酿造五齐、三酒,然后送到酒正的府里。所谓五齐,一是泛齐,郑玄注:“泛者,成而滓浮,泛泛然”,就是酒色最浊,上面有浮沫的酒;二是醴齐,郑玄注:“醴,犹体也,成而汁滓相将,如今恬酒矣。”相当现在的恬酒(醪糟);三是盎齐,郑玄注:“盎,犹翁也,成而翁翁然,葱白色,如今酇白矣。”陆德明释文:“酇白,即今之白醝酒也。”就是现在的酒酿。四是缇齐,红赤色的,不是太清的酒。五是沈齐,就是糟滓下沉的清酒。所谓三酒,一曰事酒,随酿随吃,适用于有事而饮的酒;二曰昔酒,冬酿春成,适用于无事而饮的酒;三曰清酒,冬酿夏成,适用于祭祀的酒。五齐与三酒,只是对酒的分类而言的,五齐是从酒的质量角度分类,三酒是从酒的适用场合分类。
浆人掌管供应王的六种饮料:水、浆、醴、凉、医、酏,送到酒正的府那里。水,又称玄酒,是古时祭礼用于代替酒的清水。因为,水归于黑色,玄也是黑色的意思,所以称为“玄”,用清水做祭品,目的是对无酒时代以水为饮的一种追忆。浆,“酢浆也。一曰水米汁相将也(《说文》)”;醴,“酒一宿孰也(《说文》)”;浆与醴,都相当现在的恬酒(醪糟);凉,即加冰制成的冷饮;医,煮粥而加醪糟的饮料,比醴的酒精度还要低;酏,本意是指酿酒所用的清粥,严格意义来说不算为酒。
由此可见,古代酒与浆是有区别并分开管理的。除了酒人掌管的“醴齐”与浆人掌管“浆”和“醴”有相似外(应该都是醪糟,酒精度极低),浆人掌管的水、凉、医、酏几乎是没有含酒精度的饮料。
酒喝起来很爽口,并几乎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生活和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宴”似乎成为共识。但是,历史上戒酒限饮也比比皆是,如夏禹意识到饮酒可丧志误事,而疏仪狄;周公吸取了殷商由盛而衰直至灭亡的历史教训而“刚制于酒”,颁布《酒诰》历史上最早的戒酒令;孔子“唯酒无量,不及乱”也道出喝酒不能过量。从中医角度而言,酒是一味药,用的好是“百药之长”,如果“以酒为浆”饮酒无度,对健康是十分不利的。
酒与浆可以用来养生保健的。《素问.玉版论要》说:“其色见浅者,汤液主治,十日已;……其见大深者,醪酒主治,百日已。”也就说,病情较轻服汤液(属五谷之液,色清而味淡,与醪醴相对。张景岳注:“汤液醪醴,皆酒之属……汤液者,其即清酒之类欤。”)就可以好,病情深一些的服醪酒也可以治。《素问·汤液醪醴论》也说:“自古圣人之作汤液醪醴者,以为备耳……中古之世,道德稍衰,邪气时至,服之万全。”古代做汤液和醪醴,只是备用,到了中古代,知道全德的人少了,为了抵御邪气,服汤液醪醴,也是一个好办法。由此可见,平时吃一些醪醴还是有利身体健康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