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工具技能姿势
情绪在管理中的学问3人会因为什么而努力工作?

情绪在管理中的学问3人会因为什么而努力工作?

作者: alexkingjs | 来源:发表于2019-02-22 10:53 被阅读0次

    人会因为什么而努力工作?

    我曾经问过一个身居高位的领导,说你认为什么样的人适合做管理者?

    他回答说,情商高的人。

    这句话虽然听起来像句常识,但我却认为它远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也并非是说那些特别会跟人打交道的人,就一定适合做管理。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我看来,管理最核心的本质,其实是「激励」。

    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绝对的公平,尤其在日常的工作当中,你每天一定都会遇到大大小小的摩擦。

    但凡有摩擦,你就多少会产生情绪。而想要消除这些大大小小的情绪,你就一定需要更高层次的认知。

    那么放在工作当中,什么才是化解一切情绪的最高层次认知呢?其实就是一个人认为,“我的利益和企业的利益是捆绑在一起”的时候。

    正如前面所说,绝大多数人都倾向于做「我想做的」,而不是「你期待的」。

    因此,管理者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想办法让「我期待的」变成「你想做的」。

    举个例子:

    宋美龄生前非常注重保养,经常请医生给自己做定期保健。

    然而,在宋美龄之前,其它大多数领导人并没有给保健医生设立激励制度,只是说那个医生能给领导人治好病,就给多一些的奖励,或者封个“妙手回春”的称号。

    于是,绝大多数医生不但不会想法子帮领导人预防疾病,相反,潜意识里还会盼着领导人得病,因为这样才可能获得奖励。

    后来,宋美龄设立了一个简单的激励制度,改变了这一状况。

    他要求医生将“治病”转向“预防”和“治未病”。如果宋美龄和家人一年不生病,那么医生就可以得到丰厚的奖励,可如果万一生病了呢?奖励就要相应的减少。

    这个制度一出,许多医生就开始争先抢后地钻营免疫技术,开始主动上门帮宋美龄及其家人诊断预防。

    最终,宋美龄才以106岁的高龄离世。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不会平白无故做你期望的,他们只会做你所激励的、你所强调的。

    换句话说,管理者的任务其实就是通过一个个的激励手段,不停地与团队之间建立共识。

    反之,也许有人会说了,明明激励制度也有了,权力我也下放了,甚至资源也都配齐了,为什么还是有人烂泥扶不上墙?

    这个时候,除了此人真的是摊烂泥外,还有一种可能,即:一个人的情绪是流动的,它不是一成不变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情绪在管理中的学问3人会因为什么而努力工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yvs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