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安德烈)书评

作者: 存凤呢姑娘黄莺 | 来源:发表于2017-04-09 19:33 被阅读260次
有思想有颜值的帅哥

对于一个生活在中国内陆的人来说,国家认同感比较高。

但是对于生活在台湾和香港的人来说,自我身份的意识比较簿弱和纠结。

就如狄更斯所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翻开这本著名学者龙应台和她德籍的混血儿子安德烈之间,前后三年,三十六封来往书信集成的(亲爱的安德烈)一书后,忽然产生一种飘忽的喜欢,捉莫不定的感慨秘密侵袭占据我心。

这本书中不仅仅是一个在东方文化教育长大的女人和一个在西方社会(欧洲-德国)教育长大的男孩之间剖白心迹,不造作,不虚假的真情流露。

还是一个焦虑而又耐心的智慧母亲和一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迷茫儿子从冷漠到接纳,从不了解到相互尊重的真诚对话。

母与子背靠背,心连心

这是一本每个父母都值得拥有的好书,你有多久没有和子女共进晚餐,去参加他(她)的学校活动或是和他(她)促膝谈心?

这是每一个为人子女应该好好阅读的好书,你有多久沒有和父母写过信,聊过天,沟通过想法了?

此书里龙应台不仅和儿子分享了她18岁那年的迷茫,也告诉读者18年那年世界上发生的大事。

不要以为这本书是教育类书藉,通篇说教。

其实这是一本有趣的书。

龙应台在写给安德烈的一封信里提到:真假勇气和智慧的细微差别在(左传)公元前722年一468年,以及(战国策)公元前460年一220年有很多。

看到这里,我马上把(左传)和(战国策)写进我的必读书单内。

我个人浅见,表面看来龙应台想通过和儿子的书信往来了解儿子,让儿子从心里接受尊重自己。

实则深层次是通过专栏的形式让广大作者得到悟到学到。

我觉得,人与人的差距在于有没有一个会思考的脑袋?

不管你生活在哪里?学习和阅读一本有思想和智慧的好书,会令你的生活充满风合日丽,鲜花不败的美好感觉。

下面是13段我从书中摘录的金玉良言,震撼人心,给人力量,希望大家喜欢。

1,人生像条大河,可能风景清丽,更可能惊涛骇浪。你需要的伴侣,最好是那能够和你并肩立在船头,浅斟低唱两岸风光,同时更能在惊涛骇浪中紧紧握住你的手不放的人。

2,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为爱,所以正常的沟通也不必了。

虽然心中有爱,但是爱,冻结在经年累月的沉默里,好像藏着一个疼痛的伤口,没有纱布可绑。

3,多少父母和儿女同处一室却无话可谈,他们深爱着彼此却互不认识,他们向往接触却找不到桥梁,渴望表达却没有语言。

4,人生其实像一条特别宽阔的平原,走进森林的路。

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结伙而行,欢乐地前推后挤、相濡以沫。

一旦走进森林,草丛和荆棘挡路,情形就变了,个人专心走个人的路,寻找个人的方向。

那推推挤挤同唱同乐的群体情感,那无忧无虑无猜忌的同侪深情,在人的一生中也只有少年期有。

离开这段纯洁而明亮的阶段,路其实可能愈走愈孤独。

你将被家庭羁绊,被责任捆绑,被自己的野心套牢 ,被人生的复杂和矛盾压抑。

你往丛林深处走去,愈走愈深,不复再有阳光似的伙伴。

到了熟透的年龄,即使在群众的怀抱中,你都可能觉得寂寞无比。

5,希望以后我的孩子到了这个年龄,我还记得这样告诉她。

思想需要经验的累积,灵感需要孤独的沉淀,最细致的体验需要最宁静透彻的观照。

累积、沉淀、宁静观照,哪一样可以在忙碌中产生呢?

我相信,奔忙,使作家无法写作,音乐家无法谱曲,画家无法作画,学者无法著述。

奔忙,使思想家变成名嘴,使名嘴变成娱乐家,使娱乐家变成聒噪小丑。

闲暇、逗留,安德烈,确实是创造力的有机土壤,不可或缺。

6,安德烈,这个世界里,见风使舵的投机者绝对是大多数。

所以你说的“勇气”和“智慧”,永远是稀有的品质。

更何况,“暴虎冯河”的勇气和“谋定而后动”的勇气,有时候很难辨别。

投机和智慧,看起来也很貌似。

7,我们自己心里的痛苦不会因为这个世界有更大或者更“值得”的痛苦而变得微不足道;它对别人也许微不足道,对我们自己都是绝对的,真实的,很重大,很痛。

8,人生像条大河,可是风景清丽,更可能惊涛骇浪。

你需要的伴侣,最好是那能够和你并肩立在船头,浅斟低唱两岸风光,同时更能在惊涛骇浪中紧紧握住你的手不放的人。

换句话说,最好她本身不是你必须应付的惊涛骇浪。

9,安德烈,你我常玩象棋。

你知道吗?象棋里头我觉得最“奥秘”的游戏规则,就是“卒”。

卒子一过河,就没有回头的路。

人生中一个决定牵动另一个决定,一个偶然注定另一个偶然,因此偶然从来不是偶然,一条路势必走向下一条路,回不了头。

我发现,人生中所有的决定,其实都是过了河的“卒”。

9,可是,我的儿子21岁了,是一个独立自主的成人。是成人,就得为他自己的行为负责,也为他自己的错误承担后果。

我看着你点烟,翘起腿,抽烟,吐出一团青雾;我恨不得把烟从你嘴里拔出来,丢向大海。

可是,我发现我在心里对自己说,MM请记住,你面前坐着一个成人,你就得对他像对待天下所有其他成人一样。

你不会把你朋友或一个陌生人嘴里的烟拔走,你就不能把安德烈嘴里的烟拔走。他早已不是你的“孩子”,他是一个个人。

他就是一个“别人”。

我心里默念了3遍。

安德烈,青年成长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大家都知道,但是要抱着你、奶着你、护着你长大的母亲学会“放手”,把你当某个程度的“别人”,可也他妈的不容易啊!

10,对我最重要的,安德烈,不是你有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

而在现代的生活架构里,什么样的工作比较可能给你快乐?

第一,它给你意义;第二,它给你时间。

你的工作使你觉得有意义的,你的工作不绑架你使你成为工作的俘虏,容许你去充分体验生活,你就比较可能是快乐的。

至于金钱和名声,哪里是快乐的核心元素呢?

11,我怕你变成画长颈鹿的提摩,不是因为他没钱没名,而是因为他找不到意义。

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12,我们最终极的负责对象,安德烈,千山万水走到最后,还是“自己”二字。

因此,你当然更没有理由去跟你的上一代比,或者为了符合上一代对你的想象而活。

13,最平凡、最普通的恐惧吧?我恐惧失去所爱。

你们小的时候,放学时若不准时到家,我就幻想你们是否被人绑走或者被车子撞倒。

你们长大了,我害怕你们得忧郁症或吸毒或者飞机掉下来。

我恐惧失去所能。

能走路、能看花、能赏月、能饮酒、能作文、能会友、能思想、能感受、能记忆、能坚持、能分辨是非、能有所不为、能爱。

每一样都是能力,每一种能力,都是可以瞬间失去的。

显然我恐惧失去。

而生命败坏的过程,其实就是走向失去。

于是,所谓以智慧面对败坏,就是你面对老和死的态度了。

以上话语充满智慧,书中很多,就不一一摘抄了。如果你能阅读到此书才是真正的收获。

钱穆先生说过:我们读好的文学作品,其实是在仰望一个更高的人生,接触合乎自己喜好而境界更高的性格。

但愿你在此书读后遇见更好的自己。

感谢主,阿门

相关文章

  • (亲爱的安德烈)书评

    对于一个生活在中国内陆的人来说,国家认同感比较高。 但是对于生活在台湾和香港的人来说,自我身份的意识比较簿弱和纠结...

  • 《亲爱的安德烈》书评

    第一次看《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是2009年的时候。当时对龙应台非常着迷,买了她的《目送》,《亲爱的安德烈》等一系列...

  • 《亲爱的安德烈》书评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

  • 学会放手,学会尊重

    《亲爱的安德烈》书评 大多数的亚洲母亲,总是希望孩子听她的话,甚至是依赖她,龙应台也不例外,...

  • 书评|亲爱的安德烈——各自的活法

    原文: 大树有大树的长法; 小草有小草的长法。 这世上大部分的人,都是小草。 评论: 也许是由于小时候武侠片和警匪...

  •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亲爱的安德烈》

  • 【12月读书清单汇总】 玫瑰不慌

    【读书清单1201】亲爱的安德烈 【读书清单1202】《亲爱的安德烈》 【读书清单1203】《过你想过的生活》 【...

  • 安德烈,你还好吗?

    书评 《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 一直都很想看这本书,豆瓣上它评分很高,今天终于借到啦,开心,我要赶紧读一读! 目录上...

  • 孩子,为什么要逼你用功读书?

    一一一 读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第28封家书有感 《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的作者是台湾著名的作家龙应...

  • 喜欢是吃药,爱是戴套

    01 《亲爱的安德烈》里有人给安德烈写信说:性、药、摇滚,酷啊。言语里透漏着羡慕。 安德烈回复他:老兄,你别忘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亲爱的安德烈)书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yxj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