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逸夫,一代电影人的传奇人生

作者: 听云说 | 来源:发表于2018-01-08 10:06 被阅读26次

    "他生时清末,去时已是二十一世纪,白云苍狗,变化之剧有如穿越,足足横跨一个世纪。谨奉挽联:百年观云涛,从此空院无光影;千楼荫学子,至今公基有公名。"

    ——马伯庸

    这是作家马伯庸对邵逸夫一生的成就所作出的评价。

    白云苍狗间,这位107岁高寿的电影人已经离开人世四年。在他107年的传奇人生中,他不仅是电影人,更是慈善家,也是迄今为止全球任期最长的上市公司CEO。

    他出生的时候,慈禧还活着;他念中学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刚刚成立。漫长的一生中,邵逸夫历经清朝、北洋政府、民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香港回归,他的一生是一部比电影还精彩的传奇人生。

    他不是香港最富有的人,但却是香港最受人尊重的企业家和慈善家。他一生拍电影无数,捧红了香港很多明星,成就了一代代港姐的演绎人生。

    然而,邵逸夫所拍摄的任何一部电影,都比不上他百年的传奇人生更耐人寻味。

    1

    邵氏影业:从有声电影到TVB

    邵逸夫原名邵仁楞,出生在一个富商之家。兄弟姐妹共八人,他排行老六,人称“邵老六”。邵家的子女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邵逸夫在中学时就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即便后来家道中落,邵氏兄弟艰辛创立“天一影片公司”,那股子几代人才能培养出来的贵气依旧在。

    青年邵逸夫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新马泰还被国人笼统地称为“南洋”,那时刚刚从中学毕业的邵逸夫,应三哥邵仁枚之邀,南下新加坡协助开拓南洋市场,从此开始其一生与电影的不解之缘。他们出发的时候,邵氏兄弟带着的,仅仅是一架破旧的无声放映机和“天一”影片,在举目无亲的南洋乡村进行巡回放映。兄弟两人在南洋闯荡了四年,终于在1930年成立了“邵氏兄弟公司”。中国香港第一部粤语有声电影《白金龙》就是邵氏兄弟的作品。为拍摄有声电影,邵逸夫还多次前往美国取经学习,购买“讲话机器”,差点还因为轮船触礁葬身大海。经过邵氏兄弟的不懈努力,到1937年抗日前夕,邵氏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等东南亚各地已拥有一百多家电影院,称雄东南亚电影市场。

    邵氏片场

    后来,在抗战那么艰难的情况下,邵氏兄弟辗转上海、南洋、香港,将电影公司举步维艰地经营着,为中国电影的战后发展保留了最原始的火种。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后,1957年,邵逸夫回港兴建邵氏影城,成立了“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自立发展他的电影事业。据统计,邵氏兄弟共出产了一千多部电影,那时的邵氏影城也被称为“东方好莱坞”。当年风靡亚洲的影星,如胡蝶、阮玲玉、李丽华、林黛、凌波等都出自邵氏门下。

    演员胡蝶

    随着电视的普及,邵逸夫看到新娱乐时代的来临。70年代,他和朋友联手创办了香港电视广播公司(TVB)。在TVB,他延续了此前的模式,创立培训班,批量打造明星。这个体系里涌现出了大批红至当下的“男神”。从周润发、周星驰、四大天王,到郑伊健、甄子丹、古天乐……除此之外,邵逸夫还一手打造了“港姐”选举活动,赵雅芝、李嘉欣、张曼玉等女星因此脱颖而出,成为大众情人。对于内地观众而言,早年的邵氏影业只是一个飘渺的远古传说,而TVB则真真实实缔造了一代人的记忆。现在大家心中的港剧经典,包括《上海滩》《霍元甲》《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鹿鼎记》等曾经引发从香港到内地的追剧热潮的电视剧不少都来自于TVB。

    上海滩剧照

    2

    邵氏婚姻:风流但不下流

    在邵逸夫百年的传奇人生里,他遇见过许多美艳的女子,但只有两个女子让他倾心。一个是他的发妻黄美珍,邵逸夫与他携手度过50年金婚岁月,育有两子两女;另一个则是他事业上的红颜知己方逸华,与邵逸夫相伴40余年,助他开拓影视帝国。

    邵逸夫与黄美珍

    黄美珍曾是邵逸夫好友余东璇的女友,那时刚从中学毕业的邵逸夫南下新加坡帮助三哥邵仁枚,曾经拜访在余东璇门下,就这样,一来二去,邵逸夫就认识了余东璇当时的女友黄美珍,并互生好感。但碍于黄美珍是余东璇女友的身份,邵逸夫一直没有和余东璇说明,直到有声电影《白金龙》上映成功,邵逸夫才大胆的向余东璇说明了自己与黄美珍相恋之事,没想到却得到了余东璇的谅解与祝福。婚后,黄美珍与邵逸夫相敬如宾,邵逸夫还称黄美珍“她是一等一的好妻子,样样都好,回到家里我没有麻烦”。他们这段婚姻共持续了50年,直到1987年黄美珍在美国病逝。黄美珍去世时,邵氏公司停产一年为她哀悼,也是直到黄美珍去世10年后,邵逸夫才迎娶方逸华为他的第二任妻子。

    邵逸夫与方逸华

    方逸华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女性。前不久,2017年11月22日,方逸华因病逝世,享年83岁。她的一生正是因为和邵逸夫紧密联系在一起,才更加熠熠生辉。歌星出身的方逸华,不仅有着姣好的面容和清澈的嗓音,更有着出色的管理才能。方逸华青年时代与邵逸夫在新加坡相识,并为了邵逸夫甘愿退出歌坛,进入邵氏兄弟打理公司。2010年1月1日,在香港娱乐圈打拼了大半个世纪的邵逸夫卸任TVB行政主席,自此,79岁的方逸华,正式接管TVB这个电视王国。邵逸夫与方逸华亦师亦友,她不仅是他的红颜知己,更是他事业上最好的合作伙伴。

    3

    邵氏评价:抠门商人,慈善大家

    邵逸夫是一名成功的商人,捱得苦,做事勤勉,精通业务,市场敏锐度极强。他曾说:“我做事的态度,便是要把每件事都做好,即使是最微细的部分,也要彻底做好。一件事不做到十全十美,我是绝对不放松的。同时我自己的工作时间也很长,一早就来,很晚很晚才下班。”在营商方面,邵逸夫与大多数香港老板并无差别,对经营成本的把控极为悭吝,甚至锱铢必较。其中一个流传甚广的案例,是说当年尚未成名的李小龙毛遂自荐到邵氏,片酬要价1万美元,邵逸夫觉得李小龙太高傲就断然拒绝了他的请求,并将价码压至2500美金,导致李小龙转投竞争对手“嘉禾”怀抱。后来,在李小龙依靠《猛龙过江》红遍世界的时候,邵逸夫曾希望挽回这次的合作,他约谈李小龙,提高片酬的价码。但是,嘉禾随即给出了更大的合同,邵逸夫没有选择继续竞争,于是,最有影响力的功夫巨星和最有影响力的功夫片老板,就此背道而驰。

    电影《猛龙过江》

    不同于他在生意上的锱铢必较,邵逸夫先生在慈善方面却非常慷慨。他在香港的影响力源自于他的影视王国,而他在内地的口碑则主要是因为他的慈善捐赠。从1985年起,邵逸夫开始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祖国大地。当年他向中国保护敦煌莫高窟壁画工程捐资1000万元。为此,有关部门特立碑予以纪念。在茫茫的大漠深处,类似的纪念碑有很多,但唯有邵逸夫,是炎黄子孙。从1985年起,邵逸夫平均每年都会拿出一亿多的善款,用来支持内地的各项公益事业,尤其对教育事业更是情有独钟。邵逸夫捐赠的教育资金遍布神州大地,全中国多家高等院校均有用邵逸夫名字命名的“逸夫楼”。邵逸夫曾说,“国家振兴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培养人才是民族根本利益的要求。”邵逸夫视教育为立国之本,为此多年来他尽心尽责,不遗余力。关于邵逸夫先生的慈善事业,那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逸夫楼,便是最好的见证。

    北京大学逸夫楼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逸夫楼。即使你不知道邵逸夫何许人也,但你的一生中,或多或少会看到镌刻着逸夫字样的大楼,而在逸夫楼里,有无数后辈,正在孜孜不倦的汲取知识。这就是邵逸夫先生带给我们的,除了电影传媒的力量,更多的是慈善的光芒。更有网友如此精辟地总结邵逸夫的一生:“人走了,楼还在”。

    邵逸夫先生的一生有太多值得我们去参透学习的地方,他的百年传奇经历就像一部百科全书。一个时代过去了,但这本书不会过时。邵逸夫曾说,“一个企业家最高的境界,是慈善家”,这表明了他对财富的一种态度,一种人生的境界。他身上那种“大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的精神,值得每一代人尊敬和学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邵逸夫,一代电影人的传奇人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zbv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