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去看《我不是药神》,影片结束我从电影院出来的时候眼泪还止不住,它就像一根刺,扎到了我心底最柔软的地方,时刻提醒我不要忘了自己是一个穷人家的孩子,心里莫名的感伤和失落,总觉得是大病了一场。

我没有怪罪自己原生家庭的物质匮乏,只是回忆起小时候到现在,把真相看得越来越明白,跪着的父母教不出站着的孩子。
上学的时候,母亲教我在各方面都要优秀要强,一来我没有家庭背景,二来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学习成绩以外,各种课外兴趣班那时候还没有普及,就算普及了家里也没有钱给我报名。她只要求我在吃喝玩乐上千万不要和别的孩子攀比。
那时候我对穷没有什么概念。只知道母亲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孩子,我们家里穷,比不过人家,你只能和别人比成绩,努力学习考大学。
01我确切了解穷的概念是那一次,母亲拎着筐子装了几十只家里老母鸡下的鸡蛋到集市上卖,带我一起去赶集,我自然是开心的,她喜欢给我买葵花籽,便宜又量大,其实我更喜欢瓜子,但是它比葵花籽贵。
集市的摊位是要钱的,母亲带着我就找一个不碍事的地儿站着,冲着风口,数学老师带着女儿来母亲的跟前,她脚上穿着红皮鞋,白裙子,外面是一件草绿色的开衫。而我,穿着表姐给的红蓝色运动服,屁股那一块薄薄的透风。还有,母亲还特地多给了老师几个鸡蛋。
打从那次起,我见到穿漂亮衣服的人便心里打怵,生怕别人看不起我,不敢轻易的说自己想要什么,就连母亲多给老师几个鸡蛋,我遇到她,便会从她眼神里解读到嫌弃。
自卑就像魔鬼,它不是靠贫穷喂养大的,它是靠别人在你耳边时刻提醒你贫穷喂养大的。
因为你穷,你就不该要这个要那个,因为你穷,所以你就该做一个穷人该做的事,也就是所有除去烧钱以外的事。
记得有一个新闻报道,说是一个接受贫困生补助的孩子想要买一双名牌运动鞋参加体育加试,但是母亲坚决不让,因为她害怕自己孩子穿名牌被举报,教导孩子拿了贫困生的钱就应该有穷人的样子。想想真是难过,这样的教导,是对孩子最大的不负责任和不尊重。
02我年龄再稍微大一点的时候,互联网刚兴起,接触的人少之又少。父亲瞅准苗头,想要去大城市里学电脑。在那个月收入五百块的年代,母亲断然是不会同意的。
你每天挣个几块钱也总比你去大城市花钱学东西划算啊,怎么不会算账啊,再说你都三十多岁了,还能学什么东西,能学出名堂吗?能养活我和两个孩子吗?家里哪有闲钱让你学电脑!
现在想想,其实最不会算账的还是母亲,她从来都是看着眼前的贫穷,精打细算的过日子,自己是这样,教导孩子也是这样,攥到手心里的钱才是钱,花出去投资自己的钱都是浪费。我不怪母亲,她只是犯了一个穷人都会犯的错罢了。
穷人永远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你有一个穷人思维,并且永远被穷人思维操控,脱离不了这个古怪的闭环圈子,越穷,越舍不得拿出钱投资自己提高自己。更可怜的是,推你进这个坑的人,是整天整夜时刻提醒你是个穷人的父母。

听到过网友抱怨,凭什么北京户口的学生考五百多分就能轻松上清华北大?我们需要看清楚的事实,不要仅仅局限于卷面成绩,更要看综合能力。这些学生中,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不在少数,自幼学习小语种的不在少数,唱歌跳舞百般优秀的不在少数。
而反观乡下的孩子,很多孩子都是寒窗苦读十二年,在帝都求学才发现,无论是在眼界认知和学习能力上,均被碾压。因为他们的父母从来都没有想过在孩子身上投资分数以外的东西,在他们眼里,既占用学习时间,又浪费钱。
03出来工作了,谈婚论嫁是绕不过的。即使有条件好的男孩子追求,我仍然开不了答应,原生家庭的条件,我开不了口,爱你的人没有义务跟着你一起受生活的苦。更何况,母亲也不敢答应,在她眼里,嫁给家庭条件好的人家,我必定会受委屈,遭到嫌弃。
倘若要是遇到条件差的,母亲亦是不松口答应,因为她受过生活的苦难,比我吃的盐还多,生怕我步后尘,一辈子吃苦受累。
如此矛盾的寻偶理论,我竟会觉得如此富有哲理。想到平日里和朋友逛街,无论对方怎么说,这件衣服如何如何适合我,我第一反应就是看吊牌看价格,价格才是决定合不合适我的唯一标准。顿觉心里恍然。
因为从一开始,我就一直认定我是一个穷人,我被逼着一点一点认识我作为穷人应该做的事。切莫不要高攀比自己有钱的人,切莫不要忘记自己的出身,这是我一直恪守的信条。
好在,我从来知道我是一个活人,没有人应该被过去定格。
过去的你,无论原生家庭有多么贫穷,你都可以把它当做是梦想的发源地,不断的利用有限的条件,冲破牢笼,剪断这个穷人思维的闭环。
说真的,我不害怕你现在贫穷,我就害怕,你贫穷,你还要硬给自己的孩子贴上贫穷的标签,你不用道德伦理去约束孩子的行为,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你用的是,穷人该怎么做,穷人不该怎么做,来如此教导孩子。

生存的土地贫瘠,你应该有的是一颗向阳的心。永远拥抱希望,从来不忘记成长。
喜欢就转发吧,下一代孩子的成长不应该和父母一样被耽误,更不应该在教育上因为钱而受挫折。之前没钱求学的经历仍然历历在目,有时候感叹,不是我能写出来的东西多,而是,可怜的孩子经历的太多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