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尤其是在单位和在家里,我们虽然每个人的角色不同,但都会无意中上升到道德至高点去议论某件事去看待同行、同事和家人。
公益劳动——社区楼道卫生监管,单位两位同事为A、B角;居民不按早晚规定时间去三类亭、四类亭投放垃圾。
——读初中的孩子成绩有所退步,班主任来口信叫家长去学校;因为疫情原因,祖孙两代人不能经常见面;一套处于半闲置状态的房子久未打扫。
如果大家议论或者夫妻之间吵架起来,是否会拿社会公德、家庭道德来说服对方甚至压制对方。
其实,作为人,作为一个个体的存在,不要说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就是进入社会后的思想政治教育,都会在进行集体主义精神学习的同时,不忘进行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的训导。之所以还会出现积极与消极、主动与被动、进步与落后等社会现象,当然主要是思想问题,可以追究到一个人思想是否要求进步,责任是否共担这诸多层面,但也与一个人的身世、习惯和对某一个事件的认识有关。譬如,对公益事业,相信大家都会参与去做,但从哪一个层面去做——出资还是出力,参与到什么程度就会不同。又如,对子女教育,究竟是严管他们好还是鼓励培养他们学习兴趣与习惯好,作为家长在思想认识方面是有分歧的。因为认识的不同,自然采取的方法或办法也就不同。
陈水河整理于2022年5月1日国际劳动节值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