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本《精要主义》在读书营第二期的时候,我就已经读完了,但是那个时候,我没有写总结,只是做了摘录,所以,这一次,我又重新读一遍,发现会有不一样的认识。之前看完没有引起我注意的地方,这一次读,让我有了新的体验和感悟。所以,温故而知新,书还是要多读,不能读完一遍就放着再也不管了,这可以说是我读这本书的第一个收获吧。
下面谈谈这本书带给我的其他收获。
1.为自己的生活排序
一开始听Joven老师的音频的时候,我记得老师有给自己的生活排序。当时,我就在想,很有道理,我也要这么排序。但是,也仅限于那几天,之后就完全不当一回事了。
于是,我发现,这也只是Joven老师自己对于生活的排序,其他人无法照搬。如果照搬了, 也只是东施效颦,没办法真正做到一样,就像剽窃他人的梦想说是自己的梦想一样。
我记得有一次,和和要去幼儿园报到,但是公司事情比较多,我不好意思请假。于是我让爸爸带着去幼儿园。但是那一整天,我都没有心情工作,我觉得自己对不起孩子,孩子最重要的日子里,我居然没有出席。
这件事情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现阶段,我是把孩子的优先级放在前面的,因为他现在还小,但是,我因为不好意思,不敢说不,被老板安排了很多的工作。但是整个工作期间,我的工作效率并不是很高。
所以,一定要给自己的生活安排优先次序,如果自己不给自己安排,那么就只能等着别人来给你安排。
2.想清楚自己的目标是什么?
我觉得《精要主义》的核心思想就是专注于自己的目标,删减所有不必要的事情。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最有意义的事情上面。
我之前做的事情很杂乱,每个人找我,我都会说“好,没有问题。”自己不懂拒绝,导致自己的工作效率也很低。看不清楚自己长远的目标到底是什么,总是执着于眼前的利益,这都不是一个精要主义的所为。
而只有想清楚自己的目标,然后删减其他不必要的事情,这才是精要人生。
3.最小的可行性的行动
明确自己最小的可行性的行动,也是自己这两天最大的感触和最大的收获。这两天,我在给孩子做如厕训练,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一周内,让孩子学会主动尿尿。”
但是当我真的设定这个目标的时候,发现这个目标很有问题,因为没有一个具体的参照物,没有具体的行动,这会导致自己没办法行动。于是,我将自己的目标改成了“一周内,如何让孩子第1次主动告诉我他要尿尿?”当我给自己制定这样的目标的时候,很幸运的是,孩子第二天就做到了。
于是我又将目标调整为“一周内,孩子能有一次在马桶上尿尿的成功经验。”
奔着这个小目标,和和一周内真的自己可以在马桶上尿尿了。
这件事给我的启发就是,当把一个大问题拆解成最小的一步行动的时候,我们的行动力真的会增强,而当我们达成目标的时候,内心的那股力量会非常的强大。会持续让自己用这个方法努力实践。而且,很神奇的是,小问题解决了,大问题自己就跟着解决了。
当我用这种方法试过一次之后,我体会到了joven老师说的,书上的东西你看到了,那也只是资讯而已,只有自己用过了,才能真的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因为有了体验,才能创造经验和价值。
4.关于沉没成本
以前只是见过这个词,但是没有体验过。直到最近,我才深刻理解什么是沉没成本。
上大学的时候,我学的是食品,毕业以后也是专业对口的食品研发。但是工作两年后,我就能感觉到自己很不喜欢这样的工作,我一直想换一个行业。
但是,那时候自己的想法永远都是,自己学的是食品,工作也是食品,现在放弃太可惜了,我付出了那么多的成本,我不能说放弃就放弃了吧,再说,我也不会其他的呀。出去换行业我还能做什么呢?我什么都不会呀。
所以,我就在这种纠结中,在同一个公司干了8年,直到公司解散了我们整个部门,我才真正思考自己到底该何去何从?
现在想来真不可思议。我不喜欢这个行业,我居然可以在这个行业忍受那么久,就是因为自己给自己设限,不愿意踏出舒适圈,我对这个行业付出了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就这么让我放弃我能甘心?
如今真当自己离开了这个行业之后才明白,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过去的就已经是沉没成本,不需要让自己活在过去中,我们要看的是当下,只有好好活在当下,才是给我自己最好的礼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