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学习历史读书
古代印度的典籍之多,真是孙悟空也背不回来

古代印度的典籍之多,真是孙悟空也背不回来

作者: 火山君666 | 来源:发表于2017-12-01 20:42 被阅读25次

成书于公元前六世纪的荷马史诗,可谓是古希腊文明的源泉,为古希腊人保留了很多历史记载、神话故事和文学诗歌。古希腊的哲学家、历史学家以及后世的西方学者,经常引用荷马史诗,从中汲取营养、智慧和佐证。我国古代的《诗经》也有类似的作用,但诗经的篇幅无法与荷马史诗相提并论。诗经共311篇,而两部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共48卷,约2万8千行。

而印度史诗《梨俱吠陀》规模更为宏大,有4万多行诗。并且成书年代要远远早于荷马史诗和《诗经》,一般认为在公元前1300年至公元前1000年。它是人类保持至今最早的诗歌集。

《梨俱吠陀》是雅利安人在祭祀、祭神时用以唱诵的,早先没有文字,靠世代口口相传,成书为后世笔录。“梨俱”意为“赞颂”,“吠陀”本意是“知识”或“明”,可理解为“赞颂明论”。

《梨俱吠陀》之后还有三部吠陀:《娑摩吠陀》(歌咏明论)、《耶柔吠陀》(祭祀明论)、《阿达婆吠陀》(禳灾明论)。

《娑摩吠陀》是歌曲集,有1549首圣歌。《耶柔吠陀》是祭祀用的祷文集,共84章。《阿达婆吠陀》是密语和符咒的总集,共20卷,731首诗。

这四部吠陀称“吠陀经”。吠陀经的注解书是“梵书”。“梵书”又分为《仪规》、《释意》、《极意》。其中《极意》最为重要,《极意》有多部,以《森林书》为最重要。《森林书》又有多部,以《奥义书》为最重要。印度各教派哲学大多从《奥义书》来,相传有108部。

《森林书》是哲人们栖居于森林深处苦思冥想后撰写的,属宗教哲学书。(印度通用的季节分法是三季:暑季、雨季、凉季,暑季酷热,人们常躲进树林乘凉)。《奥义书》是探索宇宙奥秘和吠陀启示的精华之作,意味“深奥的论述”,是关于自然现象与事务的神学推理,是关于至上灵魂(梵天)的性质的推理。

吠陀文献的最后一部分是《经书》,是研究吠陀各学科的简明论述,可独立出来。经书又分广义、狭义两种。广义六类:声调学、音律学、文法学、难字集解、天文学、礼学;狭义(礼学)三类:所闻经、家范经、法经。从生到死、从此生到彼生都包括了。

以《法经》为例,讲述人们的社会职责、行为规范和宗教义务,可以说是印度最古老的法律学著作。《法经》中有部分叫《法论》,以韵文写成,现存八十多部。《法论》中论政事的叫《实利论》,共五派十三部。

吠陀文献的编成可分为三个时段。第一阶段是《梨俱吠陀》的前九卷。第二阶段是《梨俱吠陀》的第十卷和另外三吠陀经、梵书成型期,形成于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前600年。《经书》编成最晚,在公元前600年到公元后200年。

吠陀文献还只是印度古代典籍中的一类。以史诗为例,印度史诗是讲故事的形式,吠陀用梵文写,而史诗用俗语写成。以对句构成,每句分16音节,两句为一对,末尾有抑扬的声韵。

史诗数量很多,最重要的是两部:《摩柯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其中《摩柯婆罗多》共10万对句,8倍于荷马史诗。这部史诗主要描写部落战争,也叫“大战争史诗”。《罗摩衍那》有24000对句,讲述一个王子复仇的故事。

公元前后,有许多的仿两大史诗的历史著作,称为《往世书》,有十八部。

这些印度古籍记录了印度古代历史的方方面面。如种姓制度的二分格式(皮肤颜色区别,分割雅利安人和非雅利安人)最早见于《梨俱吠陀》第九卷。第十卷则已经可以看到种姓制度的四分格式。

印度古代典籍对我们现代的生活也有影响。如“业”、“轮回”这两个概念,最早见于《奥义书》。来生是幸福是悲惨,取决于今生,与西方的上帝支配人不同,印度人和中国人相信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相关文章

  • 古代印度的典籍之多,真是孙悟空也背不回来

    成书于公元前六世纪的荷马史诗,可谓是古希腊文明的源泉,为古希腊人保留了很多历史记载、神话故事和文学诗歌。古希腊的哲...

  • 印度阿三,象恒河一样永恒的话题

    印度的海啸让世界再次关注印度,碰巧朋友11月底也刚从印度旅游回来,大谈旅游见闻,印度可真是奇芭得让人刷新三观啊。 ...

  • 佛教造像艺术知多少?

    佛教产生于古印度,是古代印度文明的结晶,随大乘佛教而兴起的佛教艺术,也产生于古印度,自然深深地浸润着古代印度文化的...

  • 东西方艺术家笔下的美颈标准

    【导语】 “美人”这个称谓,在古代一般人还真是担待不起!因为古时候的美人标准有十三条之多,从口、鼻、眼、脸五官到手...

  • 莫高窟藏经洞📘文书的价值

    藏经洞里最多的就是宗教典籍和文献。其中佛教典籍和文献占九成,《法华经》就有五千件,可见佛经之多。 这里秘藏着几个世...

  • 古代典籍对占梦的记载

    希腊神话中有很多梦神,但中国神话中,一般认为是没有梦神这个神祗的。不过明朝有一本《广博物志》里记载说,梦神的名字叫...

  • 中国古典文献学笔记整理

    第一节:中国古典文献学 ·古文献学:有关古代文献典籍整理和研究的学问。它以古代文献典籍的形式内容和整理它的各个环节...

  • 崔瑗《草书势》

    书契之兴,始自颉皇;写彼鸟迹,以定文章。爰暨末叶、典籍弥繁;时之多僻,政之多权。官事荒芜,勦其墨翰;惟多佐隶,旧字...

  • 三顾茅庐时的诸葛亮 399

    而对于靠近当今的现代时期,多数古代的典籍和传说有着惊人的类似。 这些典籍多半崇尚古法,认为他们那个时期是好的,有道...

  • 期末必修技之码书

    每当期末,儿子总会背回来几书包的书,从小学到初中,每次背回来的书量只增不减,收拾它们可真是令人头疼不已。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代印度的典籍之多,真是孙悟空也背不回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ztgb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