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那些事(四)—省城见闻

作者: 飞常心 | 来源:发表于2016-07-09 17:22 被阅读32次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母亲口中的一行三人以省团代表身份远赴省城参加省团代会。三个人都来自农村,第一次出远门,他们一路很兴奋,也各自演绎了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下面,暂且按ABC来讲吧。

A:澡堂的一声尖叫

团代表可以免费到澡堂洗澡。这天晚上都快深夜了,A看到有舍友从澡堂回来,也想去澡堂享受一下。

时间已经很晚,澡堂人很少。A进去,发现澡堂不像想像中的小河沟或者大澡盆,而是一排排的水龙头竖立着。他也算是聪明人,先观察了一阵,才找个水龙头站过去。拧开水龙头,却不曾想水龙头原来有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热水,另外一个方向是冷水。他随手一拧,便伸手去接水——“哎呀!”猛然,他尖叫一声,手就缩了回去,原来水管里流出来的几乎是开水,要综合冷水才能使用。A伸出去的那只手的棕色也变成了棕红色,幸亏手快,要不然不起泡才怪。我的乖乖,水还没用呢,冷汗却早已把人洗了个遍。

B:食堂的一场风波

团代表在团省委食堂就餐。那天,B去得稍微早点了,偌大的食堂摆了许多空桌,早到的团代表都围坐着,看着食堂师傅把做好的食物用大盆装着,摆在食堂最前面的长桌上,发出诱人的光芒。

早已饥肠咕咕的B便顾不得本就没有的斯文,拿着碗筷一个箭步冲上前,恨不得一口就扑到菜前。不想脚下一滑,糟糕,要摔跤了,他赶紧往下稳稳重心,才勉强压住脚跟,不至于摔得太狼狈。但就是那个趔趄,碗摔到地上,无疑是碎了。这可是公家财务,作为优秀的团代表,自然是赔偿了。

饭没吃上,却先把腰包掏瘪了!为此,B郁闷了半天,自己一向脚步稳健,在泥泞的小路上快跑都没摔过跤,那天怎么就脚底打滑了呢?后来B勘察了一番,原来食堂地面是水泥地,本来就十分光滑,加上那天地上有一滩水,就像给地板打了腊。跑惯了泥土的B是第一次踩在水泥地上,哪里知道这些奥秘,一脚踩上去,不滑才怪呢。

C:香蕉柜前的一个顾客

团代会开完,团代表们陆续准备回家。C以前听说过香蕉,想要买些回去给孩子们尝个鲜。

C到了卖香蕉的柜台前,看到了在自己传说中的香蕉,今天得以亲眼见到,自然是兴奋异常。不过A、B两人上面的故事已在省代表中作为笑谈传遍,C可不想和他们一样,再出什么笑话。

他果然聪明,害怕询问吃法时留下笑料,便远远站在一边,默默观察。来买香蕉的人一个又一个,但他们都是买了直接拿上就走了......几个小时很快过去了,C没有见到一个当面吃的人,香蕉的吃法始终不得而知,他也就没敢买回香蕉。

本来这个故事别人不知道,是他自己在多年后第一次吃到香蕉,才主动说起。

于是,团代表ABC进省城的“三个一”的故事就这样流传开来,不知今天的你看到会是什么心情?

 

相关文章

  • 当年那些事(四)—省城见闻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母亲口中的一行三人以省团代表身份远赴省城参加省团代会。三个人都来自农村,第一次出远门,他们一路...

  • 当年那些事

    曹澜在计划本里打了最后一个勾,三十二开的纸写了满满五页,有大有小,但是她都格外认真的做完了。 不过她并没有因为这件...

  • 当年那些事(一)

    每次回家,都会听母亲念叨她们那个时候的故事。好多都忘得差不多了,但印象最深的一些故事却一直难以忘却—— ...

  • 当年明月那些事

    《明朝那些事》的作者当年明月,本名石悦,从2006年开始写《明朝那些事》,时年26岁,2009年《明朝那些事》写完...

  • 当年的那些事

    1. 有人说,只有老人才会回忆,而我要说,回忆是一个人心里成熟的标志,也是一个人心智丰厚的体现,更是一个人不断完善...

  • 当年那些事——目录

    第一章 第一节:青梅竹马 第二节:儿时约定 第三节:事故 第四节:离别 第二章 第五节:新生活的开始 第六节:蓝鲸...

  • 当年肯德基的那些事

    今天一个朋友说中午去肯德基吃个饭然后去做火车,这让我想起了多年前关于肯德基的很多往事!

  • 当年建模那些事~1

    那时候刚接到这张原画时,头都蒙了,这么多物件要怎么摆? 先划分好近中远景的物件,然后先摆个摄像头,拉好焦距,洗洗手...

  • 当年建模那些事~2

    这一张当时看到更晕,之前那个只能算是小场景,这个都一个世界了吧? 但毕竟只是打工的,老板让你做能不做吗?公司让你做...

  • 当年建模那些事~3

    这次尝试的是2.5D视角的建筑,因为有了之前两次的制作经验,加上这次主要是单体建筑,所以压力也没有那么大。 这是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当年那些事(四)—省城见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zvlj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