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天气都是阴郁沉闷,让人不知不觉昏昏欲睡,如果不做点什么的话,很难振作精神,尤其在手腕、膝盖和脚踝都带点伤的情况下。于是在这个一般安静的午后,伴随着鸟叫和喇叭声中,我要回忆一下前些日子的阿斯汤加培训了。
1.jpg2018年4月9日 星期一
这天,我几乎踩点来到厚朴居,这个坐落于番禺广场附近桥福园别墅区的瑜伽雅居。由于之前参加的一周体验课都在下午时段,只是认识几位同学,掀开帘子,看到不少新鲜面孔,我果断地热情地跟大家打招呼。
环视期间,发现了一位女生,隐约觉得就是杨杨老师了。果然,大家都到齐,围成一圈,开始自我介绍的时候,杨杨老师开口了,“大家好,很高兴来到厚朴居和大家分享阿斯汤加瑜伽,我叫杨杨……” 让我惊讶的不是他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而是“杨杨”的第二个字的音调,读成了轻音,发音微微靠后,就在那一瞬间,我心里就说,这老师口才可以,绝对是经过训练的。我这么挑剔的人,即使那么专注也没有发现任何发音的错误以及磕巴,我想这就是经过训练和未训练的区别吧。同时,也在心里对自己说,交换位置,我能够做到几分?
课堂是从拜日A开始的,大师兄说,他们花一两万的学费去参加“大王”的课程,前三天都在讲拜日A……足见拜日A的重要性。同时,大师兄也不断强调“计数”的重要性,说到,无计数不阿汤,以前跟掌门人学习阿斯汤加的,没有学会计数,是不可以练习阿斯汤加的……
反正,我们知道了,计数是很重要很重要的。
至于为什么要学习梵文,大师兄讲了一个很好的例子,阿斯汤加在全球越来越热,只要我们熟悉了梵文计数,无论你去到世界的哪个角落,你都可以练习阿汤,教和学都没有问题,大家都知道怎么做。作为传承得最好的一个瑜伽体系,阿斯汤加的圈子是属于全世界的,想想自己可以和全世界语言不通的人一起享受阿汤的练习,那也真的是一件美妙的事情。花个几天时间学习一下梵文,也确实意义重大,超值。
我是很慎重选择老师的,比如第一位瑜伽老师是仙子,因为有缘,在我未曾学习瑜伽之前,就跟仙子老师一起排练瑜伽节目,进行公益演出了,在仙子老师全身心地为佛学公益做贡献的时候,我被仙子老师的精神感动了,那时候觉得身边的人都很慈善很有爱心,世界很美好。后来,也发现仙子老师拥有的优点正是我所缺乏的,比如高情商、隐忍容忍的精神等等。从第一天决定学瑜伽开始,我就知道,自己寻找的是精神导师,而不仅仅是技术工。
大师兄也是学佛的,说来,我与佛也算有缘了。给自己起的名字叫“止语”,本意仅仅是提醒自己言多必失,百度一下发现仍然是佛教术语。恐怕这就是缘分吧!
大师兄吸引我的,是他的气息和声音,喊口令的范儿不是谁都学得来的,有气沉丹田,有三腔共振的技术在里边。我一开始要学瑜伽,也是想改善呼吸发声,正好是我需要的。
大师兄和杨杨都讲到如何发音,如果使用膈肌,呼吸到骨盆腰腹四周,还举了一个例子,小孩子玩的悠悠球,声音就应该那样,呼气的时候,像悠悠球一样忽地放出去,但没有甩出去了不见了,而是又旋转回来,这样形成一个花环。有始有终,而终点又是开始,呼中有吸……
大师兄说,呼吸不能说得太具体,否则容易误导初学者,大量错误的重复反而有害。一开始,只需要关注呼吸到下背部,骨盆四周,让呼吸自然流动。 这点,我也是认可的,毕竟一切都需要亲自练习,大量的练习,在正确的方向不断靠近真理。
中午,我们还一起去素食馆吃了饭,发现杨杨老师走路特别快,总是领头在前。
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