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之味

作者: 月是今夜白 | 来源:发表于2022-03-30 10:22 被阅读0次

茶之味

平生于物之无取,消受山中水一杯。——题记

茶,是中华文化一大特色,经历了千百余春秋,至今毫不褪色。茶文化如茶本身一样,永远的质朴浓郁。千年的文化流转,茶之味,深深镌刻在你我心中,茶之本色,静静流淌在中华民族血液中。

茶之洁净

茶,无论生长在树上,还是浸泡在水中,都不会失去它洁净的内在。有时在家中,沏一杯茶,看着它翠绿的叶子在茶杯中慢慢伸展,一旗一枪,上下沉浮,一股清香之气蔓延开来,沁人心脾。在茶的世界里,什么都是洁净的,就连饮茶的好环境也需要一尘不染。有诗人说:“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独自坐在小亭中央,用文火慢煮一壶茶,看着茶的变化,闻着茶的馨香,心中仿似忘记了一切尘世的烦恼,在馨香缭绕里,心灵好像得到了洗涤。

这就是茶,一生正气,只为清洁明丽。

茶之清香

茶文化之所以名扬世界,尤其是中国茶文化,就是由于那和着文学传统的清香而闻名于世。 中国的茶文化自成一种体系,古人有云:“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他们将茶比德,将茶香与意境融合,当茶香充满整个屋子时,美好的意境便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这时候茶的清香是淡雅的,是纯净的,是将中华文化和入其中的,它不如酒性烈,不如咖啡更提神,但酌一口清茶,得到的却是心灵的升华。

这就是茶,一杯玉露,只为心满室清香。

茶的朴素

茶经有言:“茶性俭,不宜广,广则其味黯澹。”煮茶,只需一壶清水,一把茶壶,几根绿叶,外加清幽的环境就足以成就一壶香飘四溢的茶。茶经更有言云:“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栎壤,下者生黄土。”好茶往往长在岩石缝隙等恶劣环境里,好的环境却无法成就名茶,其朴素,就如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自在,陶渊明虽不是写茶,但所表达的思想却是相近的。茶的朴素,不仅在于生长环境的艰苦,还在于品茶的朴素。这朴素,更是中华儿女几千年的传承。

这就是茶,一把艰辛,只为千年传承。

茶如人心,一碗茶,一身正气,一杯玉露,一把艰辛,传承了的,是中华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承载了的,是中华几千年的历史演变。时至今日,茶之味已经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的血液里,生生不息。

相关文章

  • 茶之味

    折磨几日的头疼眩晕终于好转,不得不接受身体日趋衰老又易病的现实。 不希望被疼痛与烦躁左右了情绪。捧出茶具,烧水、烫...

  • 茶之味

    饮茶是件雅俗共赏的事,是开门七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是“禅茶一味”。停下忙碌的工作休息时,不妨在淡红的油纸伞下...

  • 茶之味

    我们曾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

  • 茶之味

    茶之味 平生于物之无取,消受山中水一杯。——题记 茶,是中华文化一大特色,经历了千百余春秋,至今毫不褪色。茶文化如...

  • 茶之味

    自己算不上一个茶人,因为只是喜欢喝茶,但是对茶只是一知半解。 因为生活习惯的问题,过去在喜食牛羊肉的的少数民族地区...

  • 🍃茶之味

    最近这段时间一直在办茶会,外出参加活动,有很多朋友问问题,遇到问题点最多的是平时喝茶时经常感觉茶的苦,涩,...

  • 茶之味

    茶与人生一样,苦中有香香中带甜。茶刚入口是先苦,而后甜来。 我喜欢茶,尤其喜欢普洱,20多岁青涩的年龄,不知道未来...

  • 茶之味

    喝茶,怎么喝,如何喝? 周作人说,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

  • 茶之味

    那年这味 在感德歧阳过了一夜。 一夜秋声,偶尔还有三两火车声的长鸣,不是烈马啸西风般的苍凉,而是一番热闹,乡村似乎...

  • 三韵茶坊

    周推荐之:普洱熟茶-布朗之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茶之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aasg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