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手机变成学习机
信息时代,人人一部智能手机、数字化生存成为常态,在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对我们更好的管理自己提出了要求。手机是把“双刃剑”,用好了是“阿里巴巴宝库”,用不好就是“潘多拉魔盒”。我们要善于汲取“沉迷”手机的教训,既要让手机这把利剑“为我所用”,又要及时入鞘“”“不伤自身。
在炫耀为荣的浅薄氛围,不要成为朋友圈的观光客。社交软件的兴起,从人的自身说,满足了人的两大底层心理。一是炫耀欲。向周围同伴炫耀我们的生活,是网络时代人最爱干的事。手机掉汤盆里,不是先捞手机,而是要照张相发个朋友圈。咄咄怪事,看似不可思议,一旦沉迷手机定能感同身受。二是窥私欲。从心底人对其他人充满了好奇心,愿意偷听一耳朵多看一眼,以为谈资。不管是炫耀也好,还是窥私也好,有一个基本道理要懂。那就是,我们的生活,90%是平淡无奇的,5%是值得炫耀的,5%是丢人现眼的。所以我们不必太关注别人的生活,既不要被别人朋友圈里时尚的生活所迷惑,又不要被自己眼前的困窘所吓倒。你可以参与其中,无伤大雅地放纵一下自己的虚荣心,但当“晒”与“秀”成为网络社交的日常动作和普遍心态时,你必须明白这不过是个展演虚拟事实的虚拟空间。这里的一切都是经过改编的,你可能不会经由被美化的照片看到生活的真相。生活是自己过的,与其临渊羡鱼,不如推而织网,过好自己的一生才是王道,不能成为别人朋友圈的观光客,实在没有必要浪费过多的时间在朋友圈刷存在感。
在自媒体遍地的潮流中,不要让思想长成杂草从。微博、微信、公众号、客户端,爱奇艺、优酷,蜻蜓、喜马拉雅等等,文字的、视频的、声音的,网络时代为自媒体注入了活力。当你整天沉浸于此时,接受着免费的信息和廉价的解读,看着缺乏深度智慧沉迷于感官刺激的视频,你还有自己的思考吗?越来越多的碎片化知识信息,让我们对这个世界认识越来越模糊。信息丰富没有变成好事,反而变成了信息冗余。知识扩展没有造成认识统一,反而形成认知鸿沟。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没有自己的思考,沉迷于自媒体提供贩卖的二手货,让自己的思想长上了别人家的荒草。
在刷屏不止的痴迷中,不要使手机成为新型鸦片。智能手机时代,人类又多了一种病,叫无意识划屏,心理学上称之为
“软瘾”。本来刚刷玩微信微博、刚放下手机,准备休息休息,但是手又不自觉的拿起手机划开屏幕,随便翻翻又关闭,如此反复,最后发个朋友圈说又失眠了。有数据统计显示,美味智能手机用户平均每天看手机35次,有的频率高达10分钟一次。之前有人曾把手机与清朝末期的鸦片做类比,现在看来真是如此。手机不仅在消磨着我们的时光,瓦解着我们的斗志,也正在吞噬着我们健康,毁灭着我们的生命。手机给诸多人带来了腱鞘炎、颈椎病、失眠等等,更有甚者因为埋头手机造成车祸等人间惨剧。
凡事皆有正反两个方面。我们要成为手机的主人,而不是手机的奴隶。智能手机的便携性、智能化对我们来说,用得好就是好助手,用不好就是坏仆人。智能手机厉害,就在于他把电脑微型化,把软件移动化,使我们随时与世界链接。用好智能手机,我觉得最重要的是选好用好各类工具软件。各类软件是智能手机功能拓展的手和脚,是发挥作用的桥梁和纽带。
自我管理,自我记录。效率类软件和习惯类(自我管理)软件,是我们必须要装的两类APP。这两类软件都是针对人自身的弱点,发挥智能手机的特有便携性、实时性开发的。效率类软件解决我们工作生活的时间安排问题,在统计大数据的基础上,为我们更好的安排工作和生活,提供基础服务。习惯类软件在与督促我们更加规律工作生活,提高效率。舞蹈界有句名言叫“限制产生美”,少有人走的路说“自律提升幸福感”。只有更过的管理自己,你才能在朋友圈中秀出闪亮,而不仅仅只是靠美图秀秀。为什么强调记录呢,因为只有整天记录,分析记录结果,才能发现时间都去哪了,才能发现为啥过得不好。记录也是在用手机为平凡人写史做传,为我们消磨时光留下痕迹备查。推荐软件,番茄时间、奇妙清单、种子习惯、forest等等。
自我学习,自我更新。网络时代知识迭代更新速度为3年。最好的投资是投资自己,最大的升级是认知的升级。知识服务类软件是智能手机必装的一类。不论是微信公众号也好,还是得到、喜马拉雅也好,还有其他云课等等,专注一类不要贪多紧跟不放逐步逼近,随着时间的延长必然会提升自身的认知层次和思考水平。此类甚多,不做推荐,根据个人兴趣取舍。
日日精进、周周提高。笔记软件和语音输入法也是手机必备。管理自己也好,学习知识也好,要想使其真正成为自己的东西,必须进行深入思考。各类笔记类软件就是我们随时记录所悟所得最好助手,同时也可以作为前面知识类软件的辅助,记录学习内容。语音输入法解放双手、提升效率,增强体验。两者互相配合,相得益彰。推荐印象笔记、为知云笔记、有道云笔记和讯飞输入法。
写于2017年年初
图片来自于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