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优秀文学殿堂
《论道德的谱系》读书笔记——第二章“负罪”、“良心谴责”及其他(

《论道德的谱系》读书笔记——第二章“负罪”、“良心谴责”及其他(

作者: 买烤鱼 | 来源:发表于2020-02-01 17:23 被阅读0次

十七

我关于良心谴责起源的假说是首先认定,那种变化不是渐进的,也不是自愿的。它是一种断裂,一种跳跃,一种强制,一种不可抗拒的灾难。它不容抗争甚至也无法怨恨它。其次,我的假说还认定,把一直未曾受过约束、没有定型的民众关进一个紧凑的模子里,这样一种以暴力开始的行动,必将以暴力结束。

所以最早的“国家”就是作为一个可怕的暴君,作为一个残酷镇压毫不顾及的机器而问世,而发展的。我想我们已经克服了那种让国家起始于契约的幻想,谁能发号施令,谁就是天然的主人。这些天生的组织者他们不知道什么叫犯罪,什么叫责任,什么叫顾忌,“良心谴责”当然不是原发于这些人,这一点早已明确了。

那些被残暴压迫的,退回去的,锁入内心的,只能向自己发泄和释放的自由之本能,才是良心谴责的萌发地。

体会:良心谴责假说是基于强制,源于暴力。

十八

那种积极的力量,使暴力艺术家的作品更加出色,使暴力组织者建立了国家的力量。同样是这种力量在这儿,它内向,微小,狭隘,朝着倒退的方向,正是这种自由之本能,用我的话说就是强力意志,创造了良心谴责,建立了否定的理想。

所以那创新的,残暴的自然力的构成材料是人本身,是人的整个动物自身,而不是另外那些更伟大,更壮观的非凡人。

①这种秘密的自我强暴,②这种艺术家的残酷,③这种把自己当成一种沉重的痛苦的东西加以定型的乐趣,④这种为了从制造痛苦中获得乐趣而使自己受苦的工作,⑤这种纯粹的主动良心谴责。最终是,理想的和臆测的事件的真正母腹,它同时还分娩出大量新奇的美和肯定,甚至分娩出美本身。

如果美的对立面不先自我意识自身的存在,假如丑不先对自己说我是丑的,那什么是美呢?这暗示有助于解释像无私、自我否定、自我牺牲这类对立的概念,在什么程度上能够暗示一种理想,一种美。

我不否认无私的人、自我否定和自我牺牲的人所感受到的乐趣,从一开始就是一种残酷的乐趣。正是良心谴责,正是自我折磨的意志,为所有非个人主义的价值提供了前提。

体会:良心谴责也是一种自由之意志,是一种乐趣,是非个人主义的前提。

十九

良心谴责是如何问世的,这是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的,现代人和祖先之间的关系。

早期社会认定,人种只有通过他们祖先的牺牲和成功才获得延续,而这些需要用牺牲和成功来回报,因此人们承受一种债务,而且债务还在继续扩大。

这不是无偿的,要用祭品,庆贺,神龛,礼拜,特别是用服从来偿还。说到服从,这是因为所有由祖先建立起来的惯例,也成为他们的后人的规章和命令

根据这种逻辑对祖先极其强烈的恐惧,必然随着部落自身力量的增长而增长。部落越是胜利,越是为人惧怕,对于祖先的这种恐惧和负债意识就越是增长。这就是神的起源,也就是源于恐惧。

体会:尼采从祖先崇拜讨论良心谴责起源。

二十

作为迄今为止最高神灵上帝的问世,使得世上出现了负债感之最。假设我们终于进入了反向动作,无神论的全面最后胜利可能将人类从其对先人的全部负债感中解放出来。

无神论和一种形式的第二次无辜同属未来。

体会:宗教的良心谴责。

二十一

债务人被良心谴责所侵蚀和捉弄,最后使他得出结论,认为债务永远无法偿还,所以赎罪也是徒劳的,从而形成了“永恒的惩罚”概念。结果矛头又对准了债权人,人们开始诅咒人的祖先,诅咒神,诅咒产生人的自然,甚至诅咒仅剩的价值真空的存在(虚无主义或佛教及其同类)。

基督教新约的这一绝招使备受折磨的人类找到了安慰,上帝为了人的债务牺牲了自己,上帝用自己偿付了自己,只有上帝能够偿清人本身没有能力偿清的债务。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道德的谱系》读书笔记——第二章“负罪”、“良心谴责”及其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ahbt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