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则教学案例:法国某校的一堂社会公民课,主题是“人要有同情心”,可以给我们许多启示。
上课铃声一响,老师面带微笑走进教室,边走边脱外套,边脱外套边对学生提要求:“同学们,像我一样把外套脱掉”,孩子们很高兴把外套脱掉了,脱掉之后,老师又提出一个建议:“同学们,像我一样用一只手把外套穿上”,孩子们很高兴用一只手把外套穿上了。这时孩子们在想:今天老师怎么叫我们又是脱衣服又是穿衣服?他到底在搞什么明堂?但是,课堂气氛非常的活跃。
接下来老师又提出一个建议:“同学们,你们尝试两只手都不动把外套穿上”,这个建议一提出来,全班同学都傻了眼,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不知咋办。整个课堂冷静了下来,过了一会,孩子们的本性表露了出来:有些孩子主动弯下腰,低下头,用牙齿咬着另外一个孩子的衣领叼起来,你帮我我帮你把衣服穿上去。就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形成一个基本的看法:任何人在特定条件下,他都可能需要帮助,需要关心的。
这节课还没有完,老师又提出一个要求:“今天我为同学们准备了几把残疾人坐的轮椅,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坐着轮椅出去玩一下,到大街上转一下马上回来”。孩子们非常高兴,嘎吱嘎吱摇着轮椅出去了,一出校园,孩子们的心灵受到震撼:只要经过的人,无论男女老幼都主动去帮助他们,真把他们当残疾人来爱护、关心了。这个时候孩子们的心灵又一次受到了洗礼:无论是作为残疾人还是作为健康的人,都是要相互同情的,都要有同情心。
等同学们回到教室,这节课的时间差不多了。最后剩下一点时间,老师要同学们交流一下自己的体会。有的孩子反思自己说,那天在大街上看见一个残疾人,但没有帮助他,现在很自责;有的说人要相互帮助;有的说人要有同情心。孩子们就是在这个自然活动与交流讨论过程中达成了一致的意见,形成一个基本的信念:人要有同情心。
于是,这节“人要有同情心”的公民课讲完了,整个过程中老师没有一句说教,全部是创设情景,让学生在自然活动中自己来体验、经历这个过程。
这种“无言”的教育方式,体现了苏霍姆林斯基所倡导的“把自己的教育意图隐蔽起来”的“无为”而教的教育境界。正是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却实现了心灵与心灵的融合,生命与生命的互动,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此情此景,肯定会令所有的孩子念念不忘,在其心灵的深处会打上深深地烙印。
“教育”一词,据说在英语中有“自我生成”的意思,而在德语中则意味着“引导、唤醒”。有位教育家说过:当学生意识到你是在教育他的时候,教育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魅力。那么,对于我们老师而言,这种“不露痕迹”的无声教育——无痕教育,应是我们所追求的教育理想境界。教育无痕,彰显出教育的最高境界,似雪落春泥,悄然入土,孕育和滋润着生命;虽无痕,却有声有色;虽无痕,却有滋有味;虽无痕,却如歌如乐,如诗如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