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令我久久难忘的乞者,那天我经过他的地盘,有过短暂的交谈,然后彼此消失在人海。他给我上了一课。
那是2021年的冬天。
南宁的冬天说不上严寒,人们却也穿上了羽绒服,路上的人结束了并不愉快的谋生工作,行色匆匆往家赶。我去建政路夜市购买食材时天已半黑,街道的景色万年不变,旁边的树木长得百无聊赖,就像不起波澜的日子一样。
建政路夜市是本地有名的美食街,确实有几家美食尚可,比如桂筱葵、淘桃糖水店、田螺姑娘炸鸭爪,还有一家不记姓名的螺蛳粉店和叉烧店。在这里能买到最具性价比的时令水果,比如释迦果、杨桃、芒果、玫瑰葡萄、草莓等等,蔬菜和各种肉类自不在话下。
夜市是丰盛的,汇集了这座南疆城市的口味和风情,是最具人间烟火之地,人间冷暖、人情世故也在这里一幕幕上演着。熙攘人群和电动车车流中,我看到了一位乞者,独自远远地坐在一个角落。这位上了年纪的乞者,戴着一个灰不拉几的老式鸭舌帽,就像80年代电视里出现过的那种,上衣是洗得发白的蓝布衣,下面是难以分辨颜色的宽腿裤。拐杖斜斜搭在腿上,军绿色胶底鞋边放着个搪瓷碗,碗里躺着几元硬币。也许是要跟紧时代,碗里安置着收款微信二维码,不得不让人感叹要与时俱进。
一开始我的速度并没有放慢,因为城市里光鲜之下的无家可归者不在少数,是他微微低头的神态,背靠墙壁席地而坐的所处位置,以及喧闹之中的晦涩背景打动了我。在走出300米后,我折回到一家包子铺买了最能充饥的叉烧包和豆浆。一路上,我想或许他会对我说几句感谢的话,日行一善我也觉得开心。
“你好,这个给你吧。”我笑着说。
乞者远远看到了我,连声说谢谢,但是不能接受我的馈赠。
“为啥?”
“我看到你折回去了,太麻烦你,谢谢你,但是不用了。”
所料未及,我产生了兴趣,便多问了几句。原来是桂北乡村人,妻子早逝,无儿无女,早些年在南宁务工,一开始打些零工,现在年龄大了没有工地肯要他,迫于无奈才沿街乞讨。听到这里,我同情心又开始冒头,说:“买都买了,我自己做饭,不吃包子的。”“感谢你。”他做了个推辞的动作,席地而坐,满脸沟壑,背却显得很直,竟有些肃然起敬涌上我心头。
这时路过手挽手的两个女孩,他们看到我竟和一个乞丐对话,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们,捂着嘴低声说着些什么。我一眼瞪过去,他们溜走了。于是我告别了乞者,径自回了家。
一棵芦苇之所以与别的芦苇不同,在于它让人参悟了哲理。而这位乞者让我久久难忘,因为他的原则。与一味索取的乞者不同,他的拒绝让施予者刮目相看。虽处困境,饥肠辘辘,但如果过于麻烦别人,他也愧于接受,竟有“不食嗟来之食”的君子之风。
而我们的社会,不乏抛弃原则、尊严、名誉去追求金钱与权利的人,他们的学识、财富是这位乞者无法想象的,而在这位乞者面前,上位者或许会感到受之有愧吧。
因为善良,所以同情;因为原则,所以拒绝。“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不论情感、事业还是财富,“不食嗟来之食”、“坚持底线原则”永远有效,而一位有原则的人会得到更多机会。假如因为坚持原则而失去机会,不必感到惋惜,让你牺牲原则的“机会”未必是“真机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