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和大多数人从小就被谆谆教诲的不一样。大人们总是告诉我们说,「你要独立自主,不给别人添麻烦」。
我第一次对这个教会有了不一样的认识,是我刚毕业,在工厂上班不久。
厂长是个食言而肥的油腻中年人,动不动喜欢麻烦别人。今天让你帮他弄个这,明天让你帮他倒腾个那,还都是无关痛痒的私事。
包括并不限于下班后,送他老婆回家;周末接他儿子放学。
后来的工作里,也有很多这种同事。
本来这事能自己干,非把自己当干部,拿同事当保姆使唤的人就够可气了。
而厂长不一样,他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还振振有辞,有一套吊诡的逻辑支撑。
人之所以厚颜无耻的理直气壮,大多都是有一套能支撑自己行为准则的歪理。
而我们,却无法反驳。
厂长的理论是这样的:
「人不要怕麻烦别人,今天我有事不麻烦你,你有事不麻烦我,时间久了,咱们关系就淡了。好朋友就是在这样你麻烦,我麻烦你,才越来越亲密的」
尼玛,好有道理,当时的我无言以对,还差点坍塌了我的整个人生价值观。
后来,我认定这是我离开工厂拥抱互联网的导火索。
我有必要出来看看工厂围墙外边的世界。
2
不管是客户关系也好,是友情,是亲情,是爱情也罢,我们都知道,最好的关系是彼此需要,是双赢的。
一个人终究有太多的力不能及,需要麻烦别人的事情林林总总。
相反,教育我们不要给别人添麻烦的大人们,却是最爱麻烦别人的。
我们生活的社会向来如此,我们迷恋于托人办事,不管啥事都喜欢找找熟人。孩子上学,毕业找工作。
就连我前年在老家盖了个小院子,装电表本来顺理成章理直气壮的事情,我家老爷子不给办事员塞两包烟都觉得不踏实。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
当你放下面子赚钱的时候,说明你已经懂事了;当你用钱赚回面子的时候,你已经成功了;当你用面子可以赚钱的时候,说明你已经是个人物了,当你还停留在那里喝酒,吹牛,啥也不懂还装懂,只爱所谓面子的时候,说明你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你能麻烦到什么人,反而成了你社会能量的衡量标准。朋友有什么难事,你能找到什么人,牵桥搭线。
就连我粉转路的罗振宇在跨年演讲都开始鼓吹,「人的网络是财富的放大器」。
说白了,就是你在重要的节点,能不能找到可以麻烦的人,帮你解决落户,帮你安排孩子上学。
甚至在职场上帮你更进一步。
3
诚然,人们之间的关系是在相互麻烦中建立的,感情也是在麻烦中升温。
麻烦是成年人交往的必然。
现在我们已经习惯,并且太喜欢麻烦别人了。
简直成了巨婴,伸手党,成了麻烦制造机,完全忘掉了从小接受的「要独立,不要轻易麻烦别人」的教育。
这也是厂长之所以至今被我唾弃的原因——能自己解决的问题,不要麻烦别人。
外事不决问谷歌,内事不决问百度,实在不行去知乎。
基础的Excel,PPT制作,太多问题可以已经被互联网科技解决了。
没必要凡事问别人的。
麻烦别人要有分寸感和界限感。
人有远近亲疏。既然人际关系可以随着不断的麻烦升温,那么也有可能一直不温不火。没有分寸感的求助,只会让对方讨厌。
刚认识两天,聊了没两句的网友,你开口找人借几万块钱。即便你真的真的很着急,这真的合适嘛?
能用钱解决的事,不要麻烦别人。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麻烦别人就是为了省钱。而省钱意味着对方要么付出时间,要么少赚钱。
可以几十块打车回家的,就没有理由让朋友开车来接,滴滴打车他不香嘛?这也是对友谊的尊重。
麻烦可以,但不能占人便宜。
很多人之所以讨厌,恰恰是因为他喜欢沾人便宜,并且是一而再,再而三的。
我可以帮忙顺带买包烟,买瓶水,带份饭,也麻烦你把钱给我。
一次可以,两次可以,次数多了,你是不是故意占我便宜。
4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觉得「麻烦」这个词很麻烦,大多是因为彼此对这个事情有了期待。
更有牛逼的人,会觉得别人帮他是理所当然。
你都大明星了,给村里修路不够,你还要挨家挨户买个小汽车。你他妈都那么有钱了,给我几万咋了。
这脸都不要了的事,咱就不讨论了。
毕竟看到这里的都是有头有脸的人。
求助的人期待着对方答应,并且付出行为。被求助的人拒也不是,帮也不是,骑虎难下。
其实换个角度看待,他之所以求助你,是觉得你有这个能力和时间。是对你的认可。
你礼貌的拒绝,告诉他,对不起,其实你没有,这并不伤感情。此刻,稍带歉意的拒绝,以及被拒绝后的感谢都是必要的。
如果帮人是情分,不帮是本分。
虽然人际关系的本质是交情,而不是相互麻烦,但每一个麻烦别人的人都应该了解并接受,你麻烦别人,也要允许别人麻烦你。
我主张不轻易麻烦别人的同时,也主张不要轻易答应帮助别人。
是有些朋友不懂拒绝,尤其喝了点小酒以后,就没有他办不成的事。这样的朋友,只是一块喝酒就好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