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窝”

作者: 露醉 | 来源:发表于2020-08-26 06:00 被阅读0次

    上个世纪六七十代大西北的一个非常偏远的小队——六队。

    随着河坝边缘不断塌方威胁到老六队的安全,老六队从河坝边迁到了“狼窝”西侧一片相对平坦的地方。

    “狼窝”实际是一块几百亩的丘陵地,地势普遍比周边高出十米八米;“狼窝”上都是黄土,黄土既厚也非常松软,平时走在上面双脚会不由得陷至踝部左右;“狼窝”上没有水源,也非常干旱,松软的黄土上长满了琵琶柴(一种沙漠戈壁植物)和风滚草;“狼窝”的四周是高低不平的盐碱洼地,长满高高低低的芦苇、红柳,看起来比较有生机!因为“狼窝”四周有很多芦苇、红柳等植物,有生长植物的条件,所以老六队的搬迁选址就确定在了“狼窝”附近的西侧——一块相对平坦的芦苇、红柳滩子地。新六队之所以选址在“狼窝”附近,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便于六队社员就近开垦周边的荒地,用来种小麦、玉米、黄豆、高粱等能够让人吃饱肚子的粮食作物。

    在老六队时期,“狼窝”真的有野狼,“狼窝”也因此得名。

    老六队的不止一个社员偶尔穿过“狼窝”附近的时候都证实远远地看到过野狼,而且据说还看到过不只是一只野狼。那段时间一到晚上,特别是三更半夜的时候,老六队的社员们也经常听到由远及近的野狼凄婉悠长的“喔,喔喔,喔……”的哀嚎声。野狼那哭吼似的哀嚎声在漆黑的雨夜里会随风传得很远很远,笼罩着现代人很难理解的恐怖氛围!后来,“狼窝”附近有狼的事在大人、小孩口中不胫而走,流传得沸沸扬扬、神神呼呼!于是,知道“狼窝”有狼的人都尽量避开那里或者不去那里,时间长了,在老六队社员们心理也留下了阴影,“狼窝”成了社员们心中的“禁区”,小孩更是恐惧得害怕天黑、害怕单独一个人呆着。

    为了消除老六队社员大人、小孩的恐惧心理,也确保老六队搬迁到新六队的搬迁工作顺利得进行,队里将此事报告给了大队书记,经过大队书记的批准特意安排了持枪的民兵排巡逻并搜寻消灭这些野狼。有一天,手持半制动步枪巡逻检查的民兵排果然在“狼窝”的复地靠西南侧的地方发现了野狼的踪迹,后来也找到了真正的狼窝,狼窝由几个深不见头的洞穴组成,而且狼窝洞穴周边也有野狼经常活动的新鲜痕迹。于是,民兵排排长安排民兵轮流昼夜隐蔽值守,一旦发现野狼就当场开枪击毙。不用说,没过几天就发现并开枪击毙了五六只大小野狼,在民兵排继续蹲守几天再也没有发现野狼以后,民兵排排长安排民兵全部封堵了野狼的洞穴。

    “狼窝”上的野狼虽然被消灭了,野狼的洞穴也被封堵住了,但,“狼窝”还继续在老六队的社员们心里存在着,野狼造成的恐怖阴影还依然留存在社员们的心底。凡是不管什么原由提起“狼窝”这个地方,社员们都非常熟知它,“狼窝”也成了老六队社员们熟悉的定位坐标。

    新的六队经过几年的陆续建设、搬迁基本组建完成。新六队的房屋不像老六队的房屋——绝大部分是搭建在半地下的“地窝子”。新六队的房屋都是各自以家庭为单位组织各种材料等,左邻右舍共同出手互助帮忙盖起来的,都是“升级版”的露出地面的房屋——由草泥墙或者干打垒、木头檩条、苇席麦草、草泥屋顶等搭建起来的房屋。这种房屋通常是屋内顶棚露着苇席和麦草,内外墙用草泥抹平,屋内地面是用原土铲平夯实的,而内外墙用草泥抹平就算是现代意义的装修了。这种房屋在当时的大西北的有些地方是一个时代的普遍做法,也是解放后有些地方升级版的大队社员居住感觉非常满意的房屋!

    秋日的早晨,每当站在新六队的村子东头向东望去,迎着“狼窝”经常可以清晰地看到通红的太阳裹着万道霞光慢慢升腾起来!这时候,秋收的六队社员们也开始陆陆续续顺着“狼窝”边上的土路上工去了……

    “狼窝”还是那个“狼窝”,经过两代人的经营建设,六队“狼窝”周边的戈壁荒地基本都开垦完毕,而且都实现了大块农田的机械化耕作。现在的乡村路面都是干净的柏油路,农民们也盖起了砖瓦房,有些还在城里买了楼房,过起了城里生活、乡下耕作的现代化农民生活。

    当我近几年再次回村远望“狼窝”的时候,感觉“狼窝”的范围似乎变得越来越小了,高度也似乎变得越来越矮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长大了,到了更大的城市,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的原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狼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aqzj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