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最应该保护孩子的人,可是现实生活中,有些父母往往忽视孩子的情感,语出伤娃。今天我就遇到一位母亲,让我特别印象深刻。
今早,我带孩子去接种疫苗,接种室里人满为患,哭闹声不绝于耳。医生时不时地叫唤着不同孩子的名字。这时,轮到了一个小男孩,当医生叫到这个孩子的名字,一位中年妇女应了一声,立马起身,向医生走过去,可是这小男孩呢?他害怕地坐在位置上一动不动,一脸痛苦的表情,一只手紧紧地按着另一只手,眼里噙着泪水。
母亲好像没看到孩子情绪变化一样,她叫了一声孩子,见孩子迟疑,开始骂了一句:“你按着手干嘛,针还没打,你这人怎么那么令人讨厌?”说完马上命令他过来,嘴里还是那一句这孩子令人讨厌。这个小男孩刚开始是畏惧打针的神情,可是现在他的脸部表情却完全变了,一副特别仇视母亲的样子,低着头,充满怒气,眼睛还往上翻,两手攥紧拳头,我在一旁看着,心里直发毛。
这个小男孩大概五岁的样子,可是他那一瞬间充满仇恨的表情,让我害怕。这位男孩的母亲漠不关心孩子的情绪,也毫不理会孩子畏惧打针的心理,更别提她会及时给予安抚和正确引导。最后当着那么多人的面骂自己的孩子,她的骂完全不给孩子面子,可以说是随意践踏了孩子的尊严,这种语言的暴力,深深地给孩子原本健康的心理埋下了扭曲的种子。
这位母亲没打孩子,看似一句普通的训斥,在很多父母的眼里没什么,但是她当众的骂,不是针对打针这件事而是说你这人真让人讨厌,母亲的骂不是对事情本身而是对人,很明显她没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她骂孩子时,理解过孩子的感受吗?孩子会尴尬吗?以后他自卑怎么办?这位家长根本没想过,她都是凭经验在带孩子,她应该也爱孩子,但缺乏耐心,不懂得情感引导式的教育,所以孩子被骂后的“变脸”,其实就可以这么理解,母子俩的亲密关系必定很难建立起来,孩子那一瞬间是仇视母亲的,可见母亲的语言暴力对他当时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玛利亚·蒙台梭利在《童年的秘密》里说,孩子是有尊严的,父母不要忽视孩子,要努力去了解自己的孩子,学会像尊重一个成年人一样去尊重孩子。如果家长轻视孩子,在一些错误的教育下,孩子的心理可能会产生失调,这种失调带来的扭曲有可能伴随孩子一生。
蒙台梭利经过亲身实践,认为成人很多的教育方法,其实真的阻碍了孩子的健康发展,这不仅仅包括心理,还涉及到孩子的方方面面。所以作为一名聪明的家长,如果你真的爱孩子,则应该为他谋划得更长远一些,远离语言暴力,正视孩子情感,学会科学育儿,才是真正地爱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