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道经》第三十二章 知止不殆

作者: 璞源子 | 来源:发表于2021-08-12 08:52 被阅读0次

原文: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不敢臣。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译文:

知道限度就可以避免危险。“道”永远是无名的,处于真朴的状态。它虽然微小,但天下没有谁能使它服从自己。

君王若能依照“道”的原则治理天下,万物都将自动归顺天地间。

(阴阳之气)相合,就降下甘露,人们不须指使它而自然润泽均匀。

万物兴作就产生了各种名称,各种名称已经制定了,就知道有个限度,知道有个限度,就可以避免危险。

道存在于天下,有如江海为河川所流注一样。

我的心得体会:

《清静经》中说:“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本章内容又把“道”叫做朴,“朴”是道德原始无名的状态,“名”是引发争端的重要根源,因此要适可而止,知止不殆。

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知止的智慧,遵循生活的规律,按规律办事,如果一味的莽撞蛮干,只会害了自己,也伤了别人。

正如《弟子规·信》中所言:“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说话的关键在于说话要说重点。如果说了很多的话,但大部分都是没用的废话,那还不如少说。正所谓多说多错,少说少错,言多必失。

孔子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真正的君子,从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并不是一个能言善道的人,他们通常会话不多,或者沉默寡言,但他们往往是有大智慧的,他们的心思敏捷,在做事的时候,总能找到关键点,并将事情做好。

因此,我们做人应该谨言慎行,知止不殆。少说话,多做事,做事的时候,应该实事求是。正所谓静水流深,沧笙踏歌,厚积薄发,人贵语迟。满招损,谦受益。自我反省,查缺补漏,改过自新,方能行远!

相关文章

  • 学习《道经》第三十二章 知止不殆

    原文: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不敢臣。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

  • 第三十二章 万物自宾,知止不殆

    道德经 老子 李若水译评 5个笔记 第三十二章 万物自宾,知止不殆 >> 道常无名[1],朴。 虽小[2],天下莫...

  • 跟《道德经》学生活(32)

    第三十二章 万物自宾,知止不殆 原文: 道常无名[1],朴。 虽小[2],天下莫能臣[3]也。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

  • 学习《道德经》第三十二章 知止不殆

    道常无名。 朴虽小,天下不敢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名亦既...

  • 《道德经》第三十二章(知止不殆)诗解创作  作者:李府钟

    《道德经》第三十二章(知止不殆)诗解创作 作者:李府钟 原文: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

  • 道德经

    第三十二章 万物自宾,知止不殆 道常无名[1],朴。 虽小[2],天下莫能臣[3]也。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 道德经摘抄~32

    第三十二章 万物自宾,知止不殆 道常无名[1],朴。 虽小[2],天下莫能臣[3]也。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 道德经(32)万物自宾,知止不殆

    第三十二章 万物自宾,知止不殆 道常无名朴。 虽小,天下莫能臣也。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

  • 《道徳经》第三十二章

    《道徳经》第三十二章:知止不殆 原文: 1.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2.天地相...

  • 第三十二章《道经》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习《道经》第三十二章 知止不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atxb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