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句读联盟七色读书工作坊
师者禅心(四)人性纯善

师者禅心(四)人性纯善

作者: 一念yyh | 来源:发表于2019-08-21 22:24 被阅读1次

(四)人性纯善

《维摩经》中的经文:文殊师利菩萨问维摩诘居士:“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当场的五千个菩萨都静待维摩诘的回答,维摩诘怎么回答呢?他默默不发一语,过了一会儿,文殊师利菩萨赞叹地说:“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后来有法师说起维摩诘的这一沉默,忍不住赞叹:“维摩诘的一默,有如响雷。”一默,有如响雷,不发一语之境界,于无言无声中行教,于沉默中唤起“知错便改”的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于沉默中响雷般教育、扶植孩儿们的“偏左偏右”行为进入正轨!当孩儿淘气不听讲不写作业,你只要走到他跟前,什么话也不说一句,他已端坐知道羞愧!你的沉默,犹如响雷回荡在孩儿们心胸!比起当面的训诫,谁都更愿意接受这种无声的指正吧!

当孩儿懒惰不写作业,你只要悄声叫他到讲桌前,说:“看,这几个字写得多好呀!今天的生字要补写啊!”他的愧疚和感激会给你意想不到的举动。或许就是下节课,或许就是明天,或许就是此后的时光,他总会愿意倾听你温软的教诲!这是我亲身得到视为“成就”的经验!说“成就”是因为我一直认为使一个被大家“公认 ”的“差娃娃”一天天变好,更是一种深刻的心灵对话,比使那些智力好沟通能力强的孩子做好自己的本分更具深刻意义。

你觉得呢?让一个好人再好点或许需要费一点力气引导,要让一个小偷不再偷东西吸烟者不再吸烟而变成一个施道行善者,是不是难度更大?的确,从一个方向走起,继续走下去,迈开步子就行;让一个人从荆棘藩篱的路上返回再走上一条从未涉足的路更艰难!是从内到外的彻变!既要拔出原有的惯性恶习,又要思考解决新的问题!对于一个“捣蛋小鬼”,让他“逆原方向”行走,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持续不断的关注!先拉他“出轨”,走出自己或别人划定的“捣蛋轨道”,脱轨后他就会重新定位,自己是好是坏?是捣蛋还是遵纪?

当他开始思考,再扶他“入轨接轨”。

记得有一次测验,有一个孩子考了52分,这个孩子平时不遵守纪律,学习也不认真,上课回答问题不积极主动,答卷时阅读思考题没有做。我在班里宣布了她和其他几个孩子最近遵守纪律、热爱学习、积极回答问题,奖励“红点点”的决定(那种五角钱三四十个各色图案的奖励帖)。课间,她(二年级)问我:“老师,我这次考试成绩不好,你咋还给我发奖品呢?”说实话,我没料到她会问我这样的问题。从那一刻,我知道了任何时候,都不要想着糊弄一个孩子!我用两个手掌搓着她黑黝黝的脸蛋,思虑一会儿,说:“老师相信你下次会考得很棒。而且你也知道你最近就是表现很好呀!遵守纪律,字写得规范,上课发言积极啊!”她得到满意的答案之后,就乐颠乐颠地玩去了。不过,从那次后,这个孩子作业写得整齐规范,上课发言积极,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当我改作业时,我总是被她感动,一打开她的作业本,总能看出她用尽力气想把最好的自己表现出来的奶声奶气的认真劲。每天都是一样的工整,以前潦草的习气不见了,而且每天都要写完必做内容,另找一两道题做。从这样的小细节,我读到孩儿受到尊重和鼓励时,发自内心里想改变的种子生根发芽了!工作起来既省力又愉快!

佛,渡众生的欲念;师,化孩儿胎生出的野性。佛,以无境之境,渡众人灭“贪、痴、嗔、怪、戾”;师,以有限之境,渡孩儿“行规矩、定心力,踏实做人、勤恳做事”。

所以,应时时自我修行,时时渡自己出凡尘;善开心药方给孩儿,灭多动;灭懒散;灭贪玩;灭侥幸;灭谎言;灭戾气;灭自己的心火;灭或赞或怒的个人喜好;灭不能一视同仁的私心……静言对错、耐心礼待、平等视人;言辞温婉,亲而为友,孩儿们才乐于接受你的指正!化孩儿们入“规矩之境”,更有益佛渡众生苦!

一个人在“入世”之后,所遇到的种种苦痛,与学生时代的种种际遇息息相关!一个人从三四岁开始,进入学生时代,直到大学毕业,一部分持续到硕士博士后毕业,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就是在十几年的学生时代形成的。

所以,学校环境更要平等宽松,不过多干涉,让他们的天性舒展、人性纯善。师生之间更要有商有量,认孩儿们天性中的美好、被尊重感得到舒展的释放!走出社会,才会多一些温和绅士,少一些暴虐匪徒!

我常看书看电影时,我被那些做过许多坏事的人重改自信的画面感动;为抢劫犯绑匪等在警察带来他们的亲人时,乖乖就范的场面落泪……劫匪可恶,但他还是个孩子时,不是一样的天真可爱吗?或许,父母老师朋友给于他们多一点关心,多一点尊重,给一点话语权,他们就不至走上人生歧途?

所以,亲爱的同行,不管你从事哪个阶段的教育,初中?高中?大学?都不要让那些“调皮捣蛋”的孩子“被辍学”,或者“被劝退”,好吗?即使影响你的考核,影响你的一两千块的工资,好吗?比起不误入歧途,坑蒙拐骗、抢劫、贩毒吸毒、杀人纵火……让一个生命从始至终走在“正义、光明”之中,这又算得了什么呢?

相关文章

  • 师者禅心(四)人性纯善

    师者禅心(四)人性纯善 《维摩经》中的经文:文殊师利菩萨问维摩诘居士:“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当场的五千个菩萨都...

  • 摘几言

    《棋经十三篇》古之善理者不师,善师者不陈,善陈者不战,善战者不败,善败者不亡。 不要害怕失败,得学会在失败时不被打...

  • 善师者不陈

    古之善理者不师,善师者不陈,善陈者不战,善战者不败,善败者不亡。昔者,圣人之治理也,安其居,外其业,至老不相攻伐,...

  • 十三的瞎子哎

    不愉不悦 不欢不喜 不愿意直面人性 好坏都请敷片纱 开怀留给纯善的人 靓丽留给假装纯善的人 让秋风落叶扫落我 让...

  • 2019-02-24中国传统文化八雅,你知道吗?

    琴棋书画,诗酒花茶。——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 善琴者通达从容, 善棋者筹谋睿智; 善书者至情至性...

  • 师者禅心(五) 温柔半斤

    师者禅心(五) 温柔半斤 读林先生的文章《温柔半两》,猛地就开窍啦!眼前豁然开朗,精神思想得到印证时的自在愉快! ...

  • 善与恶

    谈论文明就会论及人性的善与恶,古代孟子的观点:“人之初,性本善”,而荀子的观点是:“人性本恶,其善者伪”,人性本善...

  • 文言文·《论学习的重要性》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然人性迥异,悟道有所不同,言行受教亦不同也。...

  • 一起读经典《赌经·交往章 第九(1)》

    交往章 第九 赌者,慎交也。何谓慎交,曰:善而交不善而远之也。善交者成事如流自然焉;交者有四,曰师曰友曰事曰邻;...

  • 《黄帝阴符经》中这几句作何解?

    瞽者善听,聋者善视。 绝利一源,用师十倍。 三返昼夜,用师万倍。 第一句“瞽者善听,聋者善视。”非常好理解,盲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师者禅心(四)人性纯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auws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