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在海边捡贝壳🐚随笔散文简友广场
关于XX天书,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关于XX天书,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作者: 印第安城主 | 来源:发表于2023-03-17 00:01 被阅读0次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北岛


今天在XX班的群聊中,我意外接触到了一本书,叫啥XX天书,请原谅我实在太反感这种东西了,我实在不愿意说它的名字。忽然间让我如同吃了苍蝇一样难受,产生了强烈的表达欲,但是请原谅我拙劣的文字,我可能实在没办法把我的感觉描述清楚。

起因是群里提到某处投稿可获得奖励,征的是对于某本书的读后感,而这个某本书就是指的这本书。当我读了几章之后,忽然一种格外熟悉的感觉就回来了,那种感觉叫我怒火中烧,且几欲作呕。

我成长于一个有信仰的家庭(请原谅我不愿意说出是何种信仰),自我记事起,母亲就皈依了这个宗教。在我的成长过程中,经历过太多这样的回忆。这些回忆实在不够美好,我不愿提起。那是一种精神上的折磨,我常为自己为何有这样一个奇怪,不可理喻,又固执的家庭氛围而感到遗憾和惋惜。

在我的家庭中,一切似乎都与正常的家庭氛围有些不同。这样的家庭里好像缺乏一种应该有的温暖,当母亲对所有的传统习俗嗤之以鼻,并不加以重视,以至于很多仪式感能省则省时,其实我们的童年也就不剩下些什么了。我曾经历过大年三十的夜晚,与我两个年幼的弟弟妹妹站在黑灯瞎火的家门前,等着父母回来与我们阖家欢乐。只因为她更关注的是她的信仰,而这些传统的仪式则是可以忽略的。

我曾在这样的精神暴力下患上过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也曾接触过母亲推荐给我的那些“大师”(原先的词汇太具有辨识度了,我使用大师来替代吧)的谆谆教导,他们无一不具有着得天独厚的洗脑能力。他们如鱼得水地操控你的思维,引领你的思想。你思想上任意地妄图逃走,怀疑,跳出,你理智上任何的尝试回归,都会在他们的话语中被当头棒喝。他们无一不是心理学的大师,有着令人叹为观止的操纵人心的能力。

如果你注意观察,就会发现往往陷入其中的中老年妇女始终处于多数。她们拒绝理智,热爱情绪,拥抱感动。在“大师”们热情的感召中热泪盈眶浑身颤抖。她们感觉“大师”的话语如同三月的春风五月的春雨温和而又湿润,像电流般涌遍全身,让她们周身发麻,泪水夺眶而出,放声痛哭。

我了解,我太了解这些了。她们会以真心对你好的心态,她们打心眼里为着你好,希望你可以加入她们。她们真诚地希望分享自己的幸福,分享自己的感动,分享自己发现的真理,以及超越时间洞见一切的永恒。她们打着这些诸多的旗号,搅乱你的生活,让你永无宁日。

她们在精神上折磨你,在自我感动中催眠你。有时候更可怕的不是赤裸裸的自私和作恶,反而是无知的伪善和借爱之名的暴力。当你尚没有能力逃脱,尚没有知识足以教你辨别是非之时,这一切除了能让你精神崩溃,也会让你自我怀疑。

当我看到这样一本所谓“天书”的时候,它与我曾看过的那些书籍,与我所经历的那些往事是那样的相似。它蛊惑性的话语,恫吓式的警告(虽然它已采用温和的方式)让我产生了生理性的反胃与不适应。

而且它那些拙劣的文字比之我曾经看过的那些经典之作,简直就是贻笑大方,拾人牙慧,自作聪明,欲盖弥彰。创作它的作者,推广它的读者,非蠢即坏,且前者一定占大多数。

对于这样的玩意,我从来将其斥之为邪教,害人不浅。但是对于这本“天书”它大约够不上这个档次,因为它实在是太过恶心,恶心到即使将它扔进垃圾堆里还会弄脏其他垃圾。

爱屋及乌,恨乌同样也及乌。我有点不喜欢这个XX班了。太过宗教,太过仪式,太过正能量,太过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虚伪。

终究要独善其身,我常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我曾满怀热情的进入一个又一个江湖,又失望而归。我终究是不能忍受那些伪善虚伪,虚与委蛇的群体。

我看着他们的微笑的面具,就看到了他们面具之后的面沉似水。我听到他们的温热话语,就听到话语之后的刺骨冰凉。

韩寒有个金句:听说过太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而我想说的是,有太多的人讲着似是而非的大道理,却救不了自己的心。

写到这里已经是23:57了,我要等到24:00过后发出去,这将是新的一天的日更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XX天书,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bad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