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疫情封控没法出门的时候生出了“姑且要做一点事”的想法,“思而不学则殆”
以下含剧透,不是书评,总结一下喜欢的/适合记录的书
持续更新,学无止境(*´︶`*)
1.《人行道王国》米切尔·邓奈尔
把这本书放在第一个纯粹因为它是目前我读过的专业性最强、篇幅最长、最适合论文引用(当然是人文社科)的社会学作品。
聚焦人行道上的书摊贩、流浪者、看摊人、占位人等人群,总结分析他们的日常生活、秩序规律、道德准则、社会特点。
“这些人在怎样的道德秩序中生活?面对基于种族和阶级的污名与歧排挤,他们如何富有独创性地生活?他们的做法如何冒犯了工人阶级和中产阶级?他们的行为如何以城市公共空间的管理机制产生交集?…”
从大人物到小人物、公众人物到个体,我觉得专业性著作并不是在于“教会人们什么概念”,而是“指出人们平时根本不会在意的细节”。
比如对我来说因为生活在相对平等的地方,很少甚至不会在意肤色和人种的阶级性,比如“作为白人能够使用黑人无法进入的快餐店的厕所”,“黑人占流浪汉的大多数”等现象,这本书也讨论了一些作为流浪汉的黑人之间的交流和互相影响,他们在也许并不顺利的生活环境中寻找自己的生存答案和生存规律,在此中寻找一些平衡。从某些方面来说这作为社会学的缩影即使在我们的社会中也有现实意义。
人行道上的人“为什么不一样”,我觉得更多在于他们不同于社会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不同寻常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也许是所谓“正常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变形(比如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变成“边缘人群”的可能)。我们对少数群体的讨论是否也会发生在“少数群体”中?在他们眼中我们这样的“多数人群”是否也在过着“扭曲的关系”的生活?在不甚清晰的界限和流动的人群外思考他们的生活,我觉得社会学的自身带入的意义在于此。
2.《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丹尼尔·凯斯
我个人觉得这是一本剧透和不剧透都无所谓的书,也许不剧透带来的情感冲击更大,下文含剧透介意勿点。
这是唯一一部从表现形式到内容同时震撼我的作品。故事结构是一个弱智少年经过手术变聪明后因为手术副作用而变回弱智的故事。
在表现形式上作者采用了一种很有意思的方式,他全篇用主人公的视角来描述整个实验的开始进行和结束,前期主人公作为一个弱智时写的报告中的的字词拼写、逻辑和标点使用都错误百出且颠三倒四。
虽然我们的大脑有在阅读中自动更正错字的功能但在如此漏洞百出的情况下大脑还是难以用最快的速度做出反应,于是人的阅读速度跟着被迫放慢,在放慢的阅读里让人有一种“自己的表达也颠三倒四起来”的错觉。一般作品中作者需要费心思营造氛围遣词造句以达到让读者共情的目的(这也是作者的追求之一),但此书中报告的词句随着主人公变聪明而越来越通顺、准确且有内涵,作者通过这些“直观的变化”来强制读者共情,读者的阅读节奏随着主人公写作节奏的改变从而产生一种共振般的效果。另一种效果是当后期主人公回归低智商时词句和标点的改变极具冲击力,完美完成故事框架构建的同时将读者的情绪轻而易举地拉扯到巅峰(比如我注意到主人公表达上的变化时心里一揪),用感同身受最大化来达到作为小说的艺术效果真的很牛…
我个人觉得这是一本剧透或不剧透都无所谓的书。对被剧透的人来说当看到主人公的智商和思考深度达到令人惊讶甚至惊艳的巅峰时会跟着调动情绪,但在这种不断达到兴奋最高点的同时“他后面会失去所有思想再次变成一个白痴”这样的冷冷的提示会像背景音一样持续播放。如果没有被剧透过后期一定会被带着走,在发觉“巅峰后的下坡路”后不受控地加快阅读速度,像下山冲刺那样冲到尽头发现结局,这种大落完全用粗暴的形式把人的情感带到谷底。只能说这种强制带入读者情绪的方式真的很牛。
它的内容给我的感觉是由社会学、自然科学、宇宙学、艺术等等学科伸出的藤蔓共同托起的。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主人公的智力达到最高点时所看到的、感知到的关于宇宙和原子的描述,这些描述把前文所有的他的关于社会等等晦涩片面的认知、所感受到的痛苦和在社会中无处不在的违和感全部回收(也许到这里就已经超出我的认知范围了)。这本书的扉页是“理解”,引言是“黑暗与光明”,基调是“感受”。人生在世客观存在的“痛苦”、科学实验中“实验品还or值得尊重的人?”、社会上的“朋友”、爱情中“曾经的自己窥视着一切”、“不仅为自己负责,还要为其他的即将接受手术的人负责”、“哥哥,我们需要你”等等,这些是否是客观存在的“人生意义”?变聪明的主人公为这些问题烦躁又是否是一个正常人应该经受的“智障体会不到的苦恼”?“变聪明”对主人公来说是不是一种“人文关怀”?
与主人公一起接受实验的叫做阿尔吉侬的小白鼠更像主人公状态的映射。最后送给阿尔吉侬的一束花更像是主人公在拾起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块碎片。
除此之外此书的艺术性与人物设定也很有趣,很像在白纸黑字打印出的严肃材料背后画的一道彩虹。
3.《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弗雷德里克·巴克曼
看这本书是在阿尔吉侬之后,如果说阿尔吉侬是文学和科学结合的严肃而壮丽的雕塑,那么欧维就是典型的完整的充满爱和理想的便当。
全书分别讲述了欧维的现实生活与欧维的曾经,一个决定去死的男人周密而庄重的死亡计划被邻居家的倒斗车搅乱,从此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一般,生活里的琐事和突发事件不断打乱欧维的计划。古怪教条欧维为此不断更改计划的同时逐渐走上另一种生活道路。结局是标准的大团圆可以放心食用。
当然早在前期就为结局埋下了伏笔所以结局说不上出人意料或者很精彩。接近结局的时候有一小段别出心裁的设计。有一种作者并不是想写他的故事而是真诚地想描述死亡,有种“用白巧克力在草莓上雕花把草莓打扮得漂漂亮亮后一口吃掉”的感觉。推荐宁檬的译本(真的是很戳我萌点的有趣)。内容上有很多巧妙的小心思用来把人物形象立起来,区别于很多老生常谈的描述方法。可能知名作家都很有营造艺术和浪漫氛围的能力,我在读的时候一直在想如果让我来拍这本书一定要在某一章加褐色滤镜、在某一章毫无节制地铺阳光之类。总的来说故事整体是大众很喜闻乐见的有趣的生活小故事,欧维是性格尖锐的夸张性的艺术形象,描述的苦难也是可能真实发生的、看完后会心里酸酸的深刻的苦难,最后的结局是圆满远远大于遗憾甚至没有遗憾的结局。
作为一本完整的小说,它可能不涉及很多专业的论述或思考,作者想表达的所有对社会和人的想法都体现在欧维身上。
想被治愈的人可以去看看,很适合在旅行前的最后一个下午带着兴奋感去看。(虽然后期会心痛但真的很有趣)
此外我有一个很主观的关于“写作素材是越有新意越好吗?”的感受,但因在这本书中体现不够明显,放在后面《时生》里。
4.《山茶文具店》小川糸
日本的很多作品都自带“盛夏 猫和少年”的和煦感。《山茶文具店》像一张干净的茶绿色为底、细细的黑色字迹、大块留白的纯色贺卡。
主人公是位代笔人,以主人公代写各种信件、与邻居和朋友的交往以及对祖母的怀念和理解展开。每个故事都很短,不是单元形式,而是穿插在主人公与朋友和记忆中的祖母相处之间。很新颖的是书中有作者写过的所有信的图片,图片配合文字将日本的社交文化和代笔文化体现得更直观。
值得一提的是主人公在代写每一份书信前都会经历聆听-交流-思考-自身带入-选信纸-选墨水/写字用笔的过程。在她的自身带入的过程中能感受到人真的会经历很多场合和困境,但主人公的纯粹的真诚又会让人觉得立即受到了安慰和净化。主人公毫无保留地把自己带入委托人的情感里,又别出心裁地创造多种写信和表达方式,同时对书信敬语严格把控,在选信纸、墨水、笔的过程中能感受到代笔文化和代笔人对自己的高要求和对文字、情感的尊重以及对书信特点超高水平的把控。或许干一行爱一行,每一次信纸的严格选择、每一份关于书写的礼节、每一段斟酌后的字句,加上配图,这些都能让人觉得代笔是一个情感满溢的传统行业。这背后套用一个中国的词“匠心”。书中对日本书信体的礼节文化也有科普。
故事框架依然是温和治愈的“和解”主题,叙述节奏也非常舒缓平和,期间没有大的情感波动但能使人全程保持在润润的平静感里。适合在没有工作的下午做下午茶伴。
5.《夏天、烟火和我的尸体》乙一
这本书的作者比它本身更有趣。16岁的天才少年,日本暗黑风小说作者。这本书也是典型的日式暗黑风格。
这本书重在内容的反转和紧张感,这个剧透真的不太好。能通过语言表达和反转安排看出作者作为一个十六岁少年的天赋。篇幅很短且反转很多,但每一个反转都有道理绝不至于像很多国内的剧本杀、推理小说一样让人摸不着头脑。结局对很多人来说可能细思极恐但对我这种长期混迹在恐怖文学里的人没什么杀伤力。
6.《时生》东野圭吾
时空穿越梗,也许看了简介后第一眼就能猜到结局(也是因为如此我拖了很久才看这本书)
内容是典型的东野圭吾的风格,讲述因为遗传病离世的时生穿越回父亲年轻时并参与父亲的生活、最后因身体损伤离开这个时空的的故事。时生虽然患有遗传病但“没有后悔被生下来”。全文都是爱和理解。
在互联网兴起的这几年可能很多人看到过诸如“地球上最后一个人坐在屋子里听到了敲门声,他走过去开门却没见到任何人,他转身时门已经关上了,于是他敲了敲门”,和“二十岁的他回到他十岁那年父母因看不清驾驶员面孔的车祸而离世时,可时空旅行略早,他心急如焚地开车赶向记忆中的出事地点,却在那儿撞上了一个一家三口的车”。类似的故事在于形成了时间的闭环,在时间的“莫比乌斯环”上因果奇妙地相接从而达到令人惊叹的科幻效果。
《时生》也是这样的莫比乌斯环逻辑。时生穿越后对父亲说“你让我在xx等你”,在这个时空里的时生因伤而死时他的父亲想起了他这话,于是对他大喊“我在xx等你”,时生回来的因造就了果,这无异于新时代的“老梗”。对于新时代已经熟悉这个逻辑的人来说这相当于新奇感被腰斩。
但我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虽然知道结局,还是会被中部内容吸引。时生作为外来者与父亲从尴尬到互相理解的相处、他们一起抹平的遗憾和“因为你存在,所以你出现”的故事,这些故事似乎每一个都不如穿越素材有新意,但对于一个对“新意”失去兴趣的读者来说这些故事反而变成了高光。
所以越是有新意的素材就越是好吗?
世界上每天发生的事就这么多,加上历史上的故事也不够全世界的写作者同时工作。但写作能够从古到今经久不衰,靠的并不是永远快社会一步的新意,而是写作者本身的串联故事的能力。当然有新意的素材会被大加赞赏,但除新意之外,能够挖掘老故事中不一样的因果也是创造力的体现。
比如《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就像旧瓶中装满新酒。传统的大团圆的结局,如果仅仅将新意作为评判标准,那么大多数读者会在猜出结局后离去了。
(持续更新)
7.《沧浪之水》阎真
这本书讲的是卫生厅系统里的一个小职员浮浮沉沉的故事。这是我在为“绝对的社会公平与正义”振臂高呼的时候我在医药系统工作的老爸推荐给我的官场小说。
本20世纪末知识分子池大为带着同为乡村医生父亲的期许进入卫生厅工作,他抱着知识分子的理想主义且固执清高,在数次被同事和领导打压有苦说不出后逐渐变得同样虚伪奉承,在一步一步向上爬的同时为自己雪耻,最后爬上了高位。坐在高位的他开始思考为官的意义,他试图利用自己的权利作出改革,却因触动了大多数人的利益而受到强烈阻挠最后作罢。他知道自己违背了初心和父亲的期望,他沉浸在虚伪的利益中。最后他在父亲的坟前将《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素描》付之一炬。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几乎每天在微信上跟我爸暴跳如雷,我作为从未涉世的大学生痛骂所谓“真正的社会”的虚伪和不公平。我爸看着我也许就像看着曾经的他自己。最让我感到无力的是前半部分我和池大为共同坚持的医者本性被同事和领导轻蔑践踏、池大为受尽折磨和屈辱最后应得的利益被剥夺到一干二净。但即使我告诉自己小说中有艺术加工依然觉得没法释然。“社会将所有人染成黑色”这种理论第一次在我眼前铺展开。
但我不能去怪主人公,因为他确实失去了太多应得的工作报酬,他并非没有坚持过自我。
我也不能去怪主人公的同事,巴结领导、抢着做面子工作这也是他的一种生存方式。
我也不能去怪主人公的领导,领导很难在一片谗言中精准挑出谏言。
我也不能去怪主人公的父亲,“清廉端正”是古训,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成为一棵白杨。
但好像每个人的正确结合起来组成了一个尴尬的错误局面。真诚的人被嘲弄、虚伪的人被盛赞、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被迫让出应得的利益、社会将理想准则搁置,独立形成了一套“潜规则”。
这本书告诉我的大概是无时无刻要睁眼看世界。真实的社会里虚实各自为战,过高或过低的道德准则都不够合适。社会发展已经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我们需要做的是在不试图破坏平衡的条件下再去追求自己的“自由”。
当然这需要不断的努力。
8.
//
还没有看完的书就不列出来了,只写最近看过的书,会持续更新
感觉持续输出和持续输入都很难。尤其作为一个被碎片化信息包裹两年的人,“阅读复健”是一个有些痛苦的过程。我的方式是把手机和人锁在两个房间里、用双手不能乱动的姿势捧着书来读。最开始很难不溜号,面对长篇文字时注意力难以集中。但在多次“复健”后阅读速度和注意力都会提升。碎片化的时代剥夺了人阅读长文的能力,但阅读永远不应该被边缘化。
不是很推荐去豆瓣或者小红书去看书摘。一方面书摘带着摘录人非常主观的想法,另一方面如果除去全书具体的情境,某些词句本身并没有意义。此外豆瓣的短评过于公式化(比如“我哭了一整晚”“我哭了一整天”),小红书的书摘让人怀疑博主到底有没有看过这些书(比如在严肃的报告文学下写全是emoji的推荐语)。网红时代带来的浮躁不是一两本网红书籍可以压制的,很多书籍也因为被网红化而失去了公信力。
我的方式是去搜高校图书馆的书目目录,在大类下随意挑选自己喜欢的书,或者登入一些电子书找书网站,随机生成书单,自己再根据简介和标题找自己喜欢的书。
很多专业性强的书籍是很厚且很枯燥的,而且作者的思维一般都很跳脱,如果没有总览全段的过程可能会产生“我读了什么”的感觉。我的建议是少读精读专业书籍,毕竟对于普通人来说从一两本专业书籍中得到的社会规律足够受用很长一段时间了。读书不要贪多也不要贪快,否则会更有空虚感的。
最后,电子书的观感真的离纸质书差了好大一截,能买纸质书真的要买纸质书QAQ
祝看到这里的人天天开心(*๓´╰╯`๓)也欢迎评论区或私信推书
网友评论